《青蛇与白蛇》“间离效果”赏鉴

2020-10-09 10:05陈思博
艺术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陈思博

摘 要:舞蹈作品是通过表演者动作和姿态的有序组合去表现人们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以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特色去表现日常生活,显示出编舞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想象和理想希冀。舞蹈作品它是采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去展示编舞者接触的现实生活,舞蹈作品中的人物是舞蹈编舞过程中的主要描述对象,舞蹈人物对舞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舞蹈作品的关键性是一目了然的,怎样使得舞蹈人物形象的刻画变得鲜明而准确,塑造有鲜明特征的舞蹈人物是进行编舞创作时的关键性点也是难点所在,故而本文是以《青蛇与白蛇》这一舞蹈作品中“间离效果”的运用,分析探讨它对舞蹈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效果。

关键词:间离效果;舞蹈作品;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2-00-02

舞蹈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大多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常人的社会生活为创作家们提供创作灵感,舞蹈作品的编写要求舞蹈中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编写创造丰满且立体的舞蹈人物形象是所有作者进行创作时要面临的难题,怎样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怎么描述人物的情感特征这些都是人物刻画时要面临的问题,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必然有着鲜明的舞蹈人物形象、完整的人物背景以及浓墨重彩的感情叙述,如何让自己的舞蹈作品蕴含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及丰富情感变化的描写,这些都是人物形象锐化写作的关键性问题[1]。

一、“间离效果”的概述

“间离效果”即布莱希特最为成功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它惯常出现于那些显示舞蹈人物形象矛盾性的剧作里,在含有内部矛盾性的人物表现中打破人们的刻板形象与惯性思维[2]。“间离效果”的目的是以引导观看者对舞蹈表现人物形象、人物发展历程以及塑造的人物社会背景持有一种批判怀疑的态度看法,促进他们自身的角度去评判,以作品欣赏的角度去看,“间离效果”它不是单纯的塑造一个角色的人物情绪及人物的观点思想,他侧重于艺术家们在写作时用客观理性的态度,以“间情”的方式去打破专一刻板的人物共鸣。“间离效果”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它发挥的效用是理性创作人物形象,注重观看者的观看联想与思考。

二、《白蛇传》的舞蹈创作

作品来源于生活,很多的舞蹈作品其创作来源是传统的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作为一部经典的传统民间神话故事,这段经典的神话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地传承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其中对于青蛇和白娘子的人物形象描写,在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传承变得根深蒂固,而当代舞蹈家林怀民依据《白蛇传》这一神话故事的内容,编写创造了《白蛇传》这一新形式的舞蹈作品,它是以西方现代舞的创作手法结合传统文化表现舞蹈作品《白蛇传》,是对艺术舞蹈作品的创新,给观看者留下了深刻且新颖的观舞印象[3]。

《白蛇传》的舞蹈创作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里的程式化人物动作和人物的语言与西方现代舞的舞蹈技艺二者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将传统戏曲中表现人物形象鲜明特点的“碎步”与“甩发”与西方的玛莎.格雷姆的“收紧—放松”技术结合,将传统故事里的蛇转变为舞蹈作品創作里的蛇,对舞蹈中的人物形象锐化起到推动作用,也突出了戏剧的人物矛盾冲突。舞蹈作品的其中一幕刻画为青蛇独自一人与白蛇许仙二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空间的舞蹈场面,将青蛇独自一人所处时的嫉妒与爱恨情感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舞蹈动作表现与许仙白蛇二人温情脉脉的恩爱画面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舞蹈场面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青蛇形象[4]。是对青蛇作为被抢了最亲密的姐姐,以其单身、寂寞和孤独而对白蛇许仙二人产生嫉妒,通过编导者“收紧”加“放松”的舞蹈设计来对两个画面中人物的情感体验进行外化展现。这也与传统对人性的礼教束缚有关,礼教告诉人不能说爱也不能说嫉妒,通过对人的约束来规范社会行为。《白蛇传》则以其直白的情感表达和炽烈的身体表现,宣扬着人性的解放和天性的打破束缚,对观者的心灵带来情感触动,也以其炽热勇敢的情绪表达鼓舞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勇敢的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白蛇传》本源于传说的奇幻故事,在编者以巧手编导,以巧思设计后,突破了原本单一讲述悲剧爱情的故事表达形式,而且以对主要人物的所有脉络细节进行再创造,在其中融入当代推行的人性哲理意向,在传说故事的人物意向上丰满人物形象,塑造出一个个全新的血肉生动的人物风貌。例如通过法海庄严肃穆、沉稳坚定的舞蹈动作和情感设计,将其转化为人世间的道德约束,以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特性矗立于故事和生活中;许仙则以其摇摆不定的舞蹈动作和模糊不清的真实意图,引动了观众希望他做出坚定选择的催促之心,而许仙的变动选择,也满足了观众人心易变的人性本质;白蛇则既带有母性的包容,又带有成熟之坚定,还带有青春之无怨无悔,在以妖身爱上许仙后坚定要与他在一起,被他所背叛也是此爱不移,展现出超越人世的真爱;青蛇则是炽热情感和爱憎分明的代表,因情感和好奇而追随白蛇,因自我追求、固执己见的人格特性,在“间离效果”下形成了丰富的故事。

三、《青蛇与白蛇》中的“间离效果”应用

《青蛇与白蛇》这部舞蹈作品又是基于《白蛇传》的基础进行改变的双人舞,这部舞蹈作品只选用了白蛇传说中的青蛇与白蛇两个人物作为舞蹈的表演人物,它是对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与当代舞《白蛇传》这两者中青蛇、白蛇形象进行提纯精炼化的描写刻画,巧妙地将双人舞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此舞出来过后惊艳四座,受到众多观看者的一致好评,成了现代双人舞的经典代表作。《青蛇与白蛇》这一双人舞的创作将现代威亚技术与传统的舞蹈表演相结合,在舞者的舞蹈表演过程中运用威亚技术完成一些非常规舞蹈动作,对舞蹈的表演起到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对于舞蹈中人物形象的表现则是更加得淋漓尽致。在《白蛇传》和《青蛇与白蛇》这两部舞蹈中,编舞者都运用非传统的舞蹈表现技巧,通过这些非传统的舞蹈动作以及舞者的表演,将新的白蛇青蛇二人的形象进行演绎说明,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约定俗成的人物形象,打破观舞者对于舞蹈表现人物的传统客观印象,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评判,这就是“间离效果”在传统舞蹈创作中的体现,对传统的人物形象进行新颖角度的分析探讨,是一种传统艺术形象新型架构。“间离效果”的运用,很好地介入了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够让舞蹈创作者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理性看待并设计人物形象。

近年来,在各种艺术作品创作中,都会利用新型技术来增强故事表演的视觉、听觉感受,但对主人公的设计却常常显得过分柔和、过度完美或者太过幸运,利用“间离效果”来表演舞蹈,能够对角色特性实现锐化,既增强了观众对人物本身和故事发展的印象,也能够让观众在带入感之下感受到角色的独特人格魅力,真正的“圈粉”。《白蛇传》舞台剧的表演融入了实景演绎方法,通过威亚、声光电综合喷泉和灯光效果等技术的应用,来烘托舞蹈表演中激烈的人物矛盾和故事冲突。仿佛借高新科技打造的航行之船,带领观众置身金山寺中,许仙白蛇初遇的西湖边,看许仙白蛇之“缘”和他们的“断桥定情”,体验白蛇被下雄黄的“端午惊变”,还有那个咬着牙四处“求取仙草”的青蛇。在“法海不懂爱”的矛盾激化和“水漫金山”的灾难时刻,激烈的人物矛盾、故事中的紧急状况与声光电的现代技术结合,让人好似感受到观众席都要被淹了似的。等到各方都有所归的“轮回”部分,观众早已在虚实结合、如梦如幻的间离效果下,仿佛游离刚刚自神话中走过一遭,对《白蛇传》在当下的艺术魅力也因“间离效果”也更有体会。《白蛇传》作品在传统的故事构架之中,和金山寺的空间背景之下,发展出适应当代艺术表现的传统文化别样显现,以在舞蹈表演中的可视化舞蹈语汇,将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和人物的情感情绪,与故事的脉络走向并为一体。借“间离效果”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锐化了人物形象,让许仙、白娘子、小青和法海都从面貌模糊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转变为个性特色鲜明,情感情绪变化多样的人物形象。

四、结束语

这也给我们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以很大的启示,舞蹈作品中应当设计充分的方法和措施来增强舞蹈本体的表现效果,以更宽广的视角和时代发展的思维来对舞蹈作品的创作、编排和表演进行指导。艺术的创作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艺术的突破也需要不断地创造新事物,艺术的价值实现则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创造性。借有效理论和有效方法来指导艺术创作,例如《白蛇传》中“间离效果”的介入,才能更好地解决具体操作中的困难盲点,也对艺术表达应有的感染力和创造性进行开拓发展。舞蹈创作中借身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也许困惑之处有多待解决,利用“间离效果”的创作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机协调多种方式手段,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寻求人物个性化的更多出路。

参考文献:

[1]赵源.浅析《黄金时代》中对间离效果运用的成败之处[J].小品文选刊:下, 2017(04):69.

[2]王龙阳.试分析《暗恋桃花源》對“间离效果”的运用[J].西江月,2013(01):5.

[3]王菂.“戴着枷锁舞蹈”——中国画创作中的戏剧“间离效果”[D].中国美术学院,2010.

[4]周艳芮.现实题材舞蹈编创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实践作品《守望》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4):111-116.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人性之美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共时性与历时性视点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意义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