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霜
摘 要:本文基于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初步探析。从混合式教学设计、在线学习监督分析、现场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研究。文章的研究可为高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MOOC;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7-00-02
“互联网+”融合式模式助推着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需与时俱进,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共生才能抓住新的机遇,迎来蓬勃发展的新生。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
《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是面向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涵盖了钢琴演奏技能、声乐演唱技能、键盘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部分。它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也是音乐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同时也延伸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也能得到及时互动和分享,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双重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互动性。[1]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总体思路
(一)课程基本信息
《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是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每周2学时,每学期18周,两学期,共计72学时。课程采用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沿着创造性发展的教学思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直观性强的优势,从理论知识与即兴配奏两个维度开展混合式教学。
(二)混合模式
在线上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线上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授课,并将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回顾及交流探讨。同时,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多媒体,提出本节知识点,引导学生提前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提出问题与难点。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生遇到问题和困惑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答疑,线下课程中重点讲解与交流。
三、线上线下在线教学环节设计
《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成功申报了学校精品在线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以下是《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成都师范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课程的线上教学包括教学视频、资料分享、学生作业、课堂讨论、课程考核五个部分内容。其中教学视频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知识点的讲解视频;第二个部分是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弹唱视频;第三个部分是学生自弹自唱视频。在该平台中有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一)与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二)两个学期的课程。
(一)教学视频
1.教学知识点讲解视频
教学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是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录制成短小的微课,上传至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提前学习该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可开展自主学习,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一个小视频仅有一个知识点,每个小视频结束后,都会针对该知识点留给学生一些弹唱练习作业,以达到巩固提高的教学效果。在每个教学班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微信群,学生将弹唱小作业录制成小视频分享至群共享 ,共同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学生每上传一个弹唱小视频都能获得5分-10分的平时成绩。对于学生弹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示范弹奏与讲解,并录制成小视频上传分享,学生可反复回放学习,纠正弹唱中存在的问题。[2]
2.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弹唱视频
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视频,是将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1-9年级教材中的298首歌曲,按照不同的调进行分类,其中1=C的歌曲50首,1=G的歌曲45首,1=F的歌曲76首,1=bB的歌曲15首,1=D的歌曲50首,1=bE的歌曲45首,1=A的歌曲6首,1=E的歌曲7首,1=bD的歌曲两首,1=bG的歌曲1首,1=bA的歌曲1首。按照不同的曲调进行分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将每一个调练熟悉以后再进行另一个调的训练。该视频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编配并录制,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3.学生自弹自唱视频
学生自弹自唱视频,是将线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自弹自唱作业上传至网教平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二)资料分享
资料分享部分,将一些自弹自唱的谱例以及在线下教学时用到的教案等材料上传到平台上,供大家下载与学习。
(三)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部分,将每节课的课后作业要求上传至网教平台中,并注明每一项作业的注意事项,可将作业完成较好同学的视频上传至平台供大家相互交流与学习。
(四)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部分,分为线上课堂讨论与线下课堂讨论两部分。线上课堂讨论,老师会在平台上提出1-2个讨论主题,供同学们进行线上交流、答疑、解问;线下课堂讨论,将同学们在线下课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习的精彩片段,包括视频或照片等,以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交流的相关内容上传至该平台。
(五)课程考核
課程考核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教学初期考核、教学中期考核以及教学末期考核,通过教学初期考核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期考核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进行检测;教学末期考核针对学生本学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将每次考核的要求与标准上传至网教平台,方便学生查阅,并有目的的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四、线下教学环节设计
(一)总体设计
《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授课方式。线上学习本节课知识要点,学习过程中提出该节课的难点、疑惑点,在线下课程进行讨论、交流,并解决在线上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难点。线下课程主要进行实践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实操,解决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自弹自唱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将唱与弹有机融合。[3]
(二)课前任务单设计
为了让学生做好在线自主学习和线下听课的预习准备,教师需要提前设计课前任务单,包括第一让学生观看的视频;第二学生在观看视频后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第三提出疑问与困惑;第四线下课程的实践操作。
(三)线下教学设计
针对线下环节的课堂教学,教师改进了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帮助解决学生在线上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因而教师收集线上学习问题,并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与梳理,设计问题导向,恰当评估线上学习成效,从而制定线下课堂教学实施的内容。通过讨论知识,提升认知能力,锻炼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讨论与课堂实施两个环节,深度参与、巡回指导,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获悉学生共性问题后,教师统一讲解。将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中,有助于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制定出与学生发展相符合的教学设计。[4]
五、教学效果评估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有机结合,相比传统面授教学更有优势。学生评价侧重于了解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认可度,起到了满意度调查回馈的作用,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闭环管理,对完善混合式教学体制大有裨益。[5]
总之,在不失传统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开放性的在线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直观性及在线教学的开源性推动了《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全时段(课前、课中、课后)”“内化+教授+再内化”等阶段教学过程,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重心迁移。
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学生对为歌曲配弹伴奏的艺术创造过程、创作手段有了基本的了解,熟练掌握了常用调性和指法,能熟练使用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终止四六和弦、辅助四六和弦、属七和弦,能独立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任务,并达到了速度、力度、踏板协调控制的教学要求。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的规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能使学生短时间内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及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蒲东兵,孙英娟,陈阳,张邦佐.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5):149-154.
[2]王皓,林海燕.基于过程数据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研究[J].智库时代,2019(50):201-202.
[3]胡宇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媒体专业中的應用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255-256.
[4]代兴梅.基于MOOC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福建电脑,2018,34(02):74+120.
[5]李建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