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篪
◆摘 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语言学习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视,结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注意运用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艺术化的语言教学,进而才能确保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管理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艺术化;策略
一、语言艺术化管理的重要性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声音,是人类思维的外壳,是情感交流的桥梁,是思想表达的有效方式。俗话说,言为心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训,道出了人们对语言的要求与期待。人生从幼童慢慢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人的语言慢慢提升的过程。会语言、识语言、品语言、慧语言的过程,正是人类升华智慧、学会创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艺术是神奇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了解语文的真谛,展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价值性、思想性、文化性的特点
(一)规范学生语文思维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在学习如何规范使用语言的时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方式和特点,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规范的语言管理,怎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索取都是来源于教师的传授,那么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规范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若教师能够很好的管理语言,在课堂上让语言变得艺术化,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沉浸在通过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以语言的艺术让学生明白原来语文也是这么有趣、生动,让学生想要主动深入的去学习语文,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语文思维方式,找到属于自己学习语文的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有调查显示,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幽默风趣更受学生的喜爱。初中的学生正直青春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大胆前卫,热爱新鲜事物,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初中生时下流行的对话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如果课堂中规中矩则无法抓住学生的眼球,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本身是极其丰富生动的、不设限的,所以展现语文知识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传统教学传授。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平淡的语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应用新颖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激情四溢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
(一)以贴近生活的语言方式进行教学
当前初中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他们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教学方式应该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很多专业词汇和高级用词要注意初中生的可接受性,这也就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用一些简单,贴近生活的词语,初中语文教学语言应该注意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能够被初中生所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才能让学生们更好接受所学的知识。如在古文《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陋室”进行一个“家室铭”的仿写:“房不在大,能住就行。书不在多,够读便行。虽然简陋,却很温馨。走进吾书房,翠色映眼帘。心中无杂念,眼中只余书。可以读文章,作诗歌。无鸣笛之乱耳,无游戏之扰心。朝来见星落,暮下望云霞。不禁叹:大好光阴!”以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对古文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文中的含义,也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对《陋室铭》进行一个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这篇古文的印象,让他们以更轻松、诙谐的形式学习繁杂、无趣的古文。
(二)创设优美语言情境与学生课堂互动
优美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有效的进行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以《爱莲说》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的走进课堂,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放一张百花的图片,并用这样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一朵盛开的花,是一株怒放的生命,花开有度,花落无声,面对着人世的悲欢,花无言,花尽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骚客都喜欢以花自喻,随后让学生回答自己喜爱的花,以此进行课堂互动。随后进行铺垫:“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頤,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样以古诗语言形式的优美铺垫使得学生带着这样的热情进入课堂,顺势引出本节的新课《爱莲说》,让学生来感受周敦颐先生是如何来描写他所独爱的莲花。
三、结语
初中是语文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在教学上也进行了创新,教师应该尝试有趣的语言艺术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主动学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詹作永.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管理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1):81-82.
[2]杨天武.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语言艺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0):94.
[3]张文.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47-48.
[4]司景凤.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