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将预见性思维方式应用于急诊救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抢救的患者,按照实施预见性思维前(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后(2017年11至2019年11),将所有患者等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预见性护理思维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应用预见性思维后的上报隐患事件率高于应用预见性思维前(P<0.05);应用预见性思维后的意外事件发生率高于应用预见性思维前(P<0.05)。结论:预见性思维方式应用于急诊患者的救治当中,能够明显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抢救;急诊护士;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264-01
预见性思维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能够揭示未来客体的发展本质,也能够评估事态发展的过程,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病情变化[1]。将该种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患者中,可以发现疾病的隐患,进而给予患者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效率与生活质量[2]。本文就我院应用预见性思维前、后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按照护理人员实施预见性思维前、后,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48.69±3.17)岁。干预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67岁,平均(49.05±3.09)岁。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应用预见性思维前给予患者传统的急救措施,接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初步判断后分診,监测其病情、参与抢救。应用预见性思维后对患者展开如下操作:
(1) 预见性思维之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评估,迅速罗列其护理诊断,且将疾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一并进行罗列,迅速给予护理计划的实施;在抢救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等,动态的监测与评估,以便于及时发现患者其他的危重症状;护理人员不能被动地等待医嘱,而是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情况,商讨接下来需要实施的抢救措施。
(2) 预见性思维之抢救物资的使用,急诊科中病情的种类繁多,且抢救时间紧迫,突发事件较多,管理以及抢救任务较重,故而急诊科的抢救物品需要齐全,且归置有序,护理人员应当将抢救药品、物品等,按照疾病进行分类归置,且用完之后归于原位,由值班护士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所有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对于常用的药物、器械等应该贴醒目的标签,节省寻找的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对每类抢救药物的作用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且苦练操作,确保独立值班时可以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参与抢救。
1.3 观察指标
(1) 统计并分析应用预见性思维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量表由我科自制,包含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认可程度、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等。共计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
(2) 统计并分析应用预见性思维前、后,护理隐患与意外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行χ2、t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预见性护理思维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经分析,预见性护理思维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表1。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思维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变化、趋势、方向等,对事件可能的走向与发生的后果进行预测,也是一种推理性思维,属于思维能动性的体现,而该种思维模式也是在质疑与探究的基础上深化的认知过程[3-4]。急诊科中患者均为突发疾病,以多种或者是一种危重现象为首发临床表现,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该类患者具有未知的高风险性,因此需要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提前预测患者可能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早进行干预,能够避免或者是减少意外事件的
发生[5]。
本文将我院应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前、后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应用预见性思维应用后患者的抢救效率明显提高,且护理工作井然有序,护理人员可以做到忙而不乱,与医生配合默契,而且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统计的高危因素,发现隐患事件,进而及早上报,且与医生共同商讨救治患者的策略,能够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患者的救治当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可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思维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在应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后,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进而也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急诊抢救中应用于预见性护理思维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魏群,李俭萍.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04):171-173.
[2] 王思傲,孙凤娇,王雅滨.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3):117.
[3] 王群,于敏.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J].饮食保健,2018,5(48):133-134.
[4] 钟珊.急诊护士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2):231-231.
[5] 孙媛.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