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10-09 11:13莫常武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7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

摘 要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智慧旅游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旅游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云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以移动上网终端为硬件开展的旅游业模式。智慧旅游的模式能够满足个性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全新趋势下,保障智慧旅游的人才队伍供应是确保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手段需要从高校开始发生改变,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智慧旅游新形势的创造性、应变能力强、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专业

引言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旅游团式的旅游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智慧旅游理念是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个性化旅游方案定制理念。智慧旅游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广度提出了更广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智慧旅游标准的专业型人才成为旅游专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普遍存在对口就业率偏低,失业率偏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不利现状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个设计范围极为广阔的课题,需要投入极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由于旅游专业的实践性质远强于理论性质,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接受理论教学,还要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同时鼓勵学生扩宽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

1.1 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情况不相符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旅游业也得到了跃进式的发展。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各高校均开办了旅游专业,我国的旅游人才教育也形成了阶梯形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而这套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为我国输送旅游人才。根据我国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大多数旅游专业就读人员的未来工作领域并非旅游业,如此之低的就业率和旅游业的高失业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1]。这种情况的诞生是因为旅游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一个非常之尴尬的局面:从事旅游行业工作,自己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实用性较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不一定强于半路出家者。而且旅游专业毕业学生具有就业范围窄、理论性强的特点,因此他们也很难选择其他职业就业。

1.2 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满足旅游用人单位的要求

按照正常的行业发展规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会越来越受欢迎。但是现象反而恰恰相反,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反而越来越艰难。一方面,旅游业的用人单位发现旅游专业的学生用人成本更高,但是实际能力与其需求不相符合。并且,旅游专业学生不具备不可替代的能力,他们的工作,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例如,市场营销的营销策划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一些宣传类的工作,中文专业和传媒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国际旅游接待活动上,外语类的学生可以胜任等等[2]。这些因素导致了旅游专业的学生严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员工存在流动性大,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等特点,新毕业的旅游专业学生在进入这一工作环境时易产生不适应感,并且难以实现个人进步的需求,因此旅游专业学生三个月内的跳槽概率很大,旅游企业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培训费用白白流失。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目前的旅游业人才市场专科生或者研究生受欢迎程度要远高于本科生,这是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缺乏实践性的学习,理论学习也只是照猫画虎,不能做到结合实际,而专科生在实践经历,工作经验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这种情况的形成,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旅游专业的教育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把握行业需求,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专业型人才。

2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未来智慧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的旅游专业人才,而且智慧旅游对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人才培养体系之一,大部分的旅游专业人才都是应用型人才。目前,旅游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办的比例较高,为我国的旅游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证明了,现有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效率落后等误区[3],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人才的评定标准、培养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优化升级,并且还要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

2.1 确立培养目标,转变培养理念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拉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也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加强实践学习在旅游业教学中的占比,培养出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目前的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管理型、理论型及应用型,这与目前大多数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目前,我国的旅游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综合性、②涉外性、③创新性、④实践性。旅游专业的教学管理者应当结合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市场的专业能力,要尽可能规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发展方向单一的缺点,将学习方向与教学内容进行细分,让学生能够接受多样化的教育,符合智慧旅游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并且,教学老师和学院管理者要根据旅游市场的行情变化,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精确的把控,并且要和用人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教学人员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云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自行适应行业需求。

2.2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增强信息素养

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同其他专业相似,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专业课还根据课程对专业的重要程度区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旅游专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在旅行社、景区、酒店三大工作地点上。一方面,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各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上,应当注意汲取学生和企业的意见,特别是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基于方便管理的考虑,我国一些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岗位安排在酒店等固定岗位,而这其实主要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内容,因此学生实習期间的学习内容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智慧旅游是通过网络等平台将旅游设施、旅游交通、旅游资源等信息进行整合与交换,使人们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进行产品的比较分析,使旅游消费变得更加透明[5]。因此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大云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类课程的分量,加强实操训练,增强信息素养尤为重要。

3结束语

随着智慧旅游这一崭新的学科和理念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国高职院校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要不断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要,顺应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认识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创建智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促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浩宇.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3):20-22.

[2] 陈胜花.智慧旅游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20(4):112-113.

[3] 杨玲.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92-94.

[4] 张蕾蕾.基于智慧旅游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123-124.

[5] 毋兆鹏,李勇.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5):157-159.

作者简介

莫常武(1966-),男,广西荔浦市人;专业:旅游管理,学历:在职研究生,职称:讲师,现就职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旅游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大数据时代黔东南州智慧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