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娟
摘 要:本文就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评价方式提出了几点策略和建议,希望能推动相关方面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道德共同体;师生关系;评价方式
评价是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和反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教师就能够及时的了解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教学的效果如何,这些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推动着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保证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及时、准确地为教师提供道德课程的反馈结果。发展师生道德共同体是目前中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新举措,本文以该举措的评价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几点策略和建议,完善了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方面的教学体系。
一、当前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中学对于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评价方式还是沿用过去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方法,即通过思想政治考试的分数成绩与班主任对学生撰写的操行品德评语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估。但这些评价方法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考试分数作为评估方式的局限性
使用思想政治考试的分数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评估是不全面的,试卷的分数只能反应学生对道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法反应学生对道德行为的践行程度。例如在试卷上,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回答关于尊老爱幼有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连在公交车上给老人与孕妇让座这种基本的道德行为都做不出来。因此以思想政治考试分数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在使用时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二)操行评语作为评估方式的局限性
首先,班主任在给学生撰写操行评语时的视角并不客观,由于班主任了解的多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因此在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行时很容易收到该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即学习好等于品德好,但现实情况中道德品行和学习成绩并无直接的关联。其次,操行评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无法像分数那样进行量化,因此操行评语的针对性并不强,无法准确地反应一个学生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作用有限。再次,道德操行评语基本是班主任或政治课老师单方面参与进行的评估,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限,有时无法正确地对学生的品行进行评估,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要想得到好的道德评语,只需“在老师面前表现好就可以了”。总之,以上三方面原因让操行评语很容易流于形式。
二、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评价方式
(一)建立多维的评价方式
多维评价法不同于以往的班主任单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方式,而是由班主任牵头,带领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道德评价。班主任在评价前可以事先拟一份评价表,评价表上全部列出学生具备的道德优点,如果被评价的学生有这方面优点,就让评价者在相应的优点上打勾,并在评价表后设置一道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被评价者在道德方面还有什么优点或缺点”。在开始评价时将评价表发给每个参与评价的人员填写后交回班主任。此举能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在道德方面的闪光点,排除了对一些“差生”的排斥心理。让家长参与评价能让其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道德优点,并针对孩子的缺点开展家庭教育。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让自己发现同学身上的更多优点,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
(二)基于活动的评价方式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行为,加强道德体会,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成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种方式通常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道德活动的组织开展。例如组织学生对校门外的道路的进行清扫,要求所有学生都来参与。二是活动过后,班主任带领学生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引导学生进行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存在争议,班主任要及时进行调解。三是接下来班主任引领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确定自我评价的观点、责任。确定自己今后的道德发展方向。四是班主任先对前三步流程的结果总结,归纳出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之处,然后以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为目标,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合理的领导。基于活动的评价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和事后反思后,进一步加深了道德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養。
(三)分段评估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道德评价方式通常是以一个学期作为评价单位,因此评价内容以总结为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分段评估的评价方式是将对学生的道德考察分为若干时间段,例如以一个月作为一个考评的时间段。班主任先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明白道德分段考评的方式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确定自己在当月的努力方向并为之努力。在每个月初,班主任要及时对每个学生在上个月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价,可以以班级评、老师评、家长评的方式,以便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及时确立新的月度目标。通过这个方法,能使道德教育进行得更加有条理性、紧凑型和系统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构建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评价方式提出了几点策略和建议,希望能推动相关方面研究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