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思路探索

2020-10-09 11:30陈峰
成才之路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陈峰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活动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烘托氛围,带动学生参与热情,简化问题,突破学生理解障碍,构建游戏,刺激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保鲜,方便学生巩固复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烘托氛围;简化问题;构建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5;G4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96-02

近年来,我国开始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希望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因如此,面对大环境中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成为了必然之举。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端,是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黄金时期,而数学以其逻辑性与复杂性的学科特征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知识的基础。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提升教学成效带来帮助。

一、 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不足

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够完善,常常在学习略显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出现理解偏差和困难。久而久之,这种不良的学习体验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出现厌学心理和逃避数学学习的行为。同时,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学习相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时经常走神、溜号,这也制约着数学教学的发展。

2.教师对信息技术关注度缺乏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思维模式影响着对教学手段的选择。然而,目前仍旧有部分数学教师拘泥于追赶课程进度、提高考试成绩这些单一的任务,忽略了对便捷、高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挖掘,无法主动、自发地进行创新,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陷于被动中,这不仅对提升教学质量毫无帮助,甚至会对后续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二、 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

1.烘托氛围,带动学生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阶段提出一些浅层次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利用多媒体工具烘托出相对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思考,为提高学习效果做铺垫。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风车转动”“火车沿着铁轨前进”“游乐园里摩天轮转动”“过山车平稳向前”等动画,让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运动过程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并打印一些有趣的对称图形,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猜想其中的关联,并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剪纸视频,让学生观察“剪纸人将纸张折叠后再进行剪裁,展开后获得一张左、右两部分完全相同的剪纸图案”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出“轴对称”课题。

2.简化问题,突破学生理解障碍

学生面对复杂、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极易出现学习障碍。此时,教师便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带领他们寻找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化解他们的困惑。例如,学生在首次接触“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时,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已知题目中“运动方向”“出发或相遇时间”“终点方位”“运动主体”等概念。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将题目分解,以“线段示意图”等方式简化题目已知条件,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小刚和小红分别从自己家出发向对方家走去,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刚每分钟走40米,经过8分钟后两人相遇,问小刚与小红家相距多少米”一题为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示意图中以“蓝色房子”表示“小刚家”,以“红色房子”表示“小红家”,以蓝色和红色小人分别表示小刚和小红,在他们同时出发后用相同颜色的“闪烁线段”表示“前进方向和距离”。学生就能轻松计算小刚走了40×8=320米,小红走了60×8=480米,理解“两个人在道路中间相遇,所以他们家的距离就是两个人所走的路程总和”,进而计算出320+480=800米。

3.构建游戏,刺激学生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合适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为此提供一定帮助。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买东西”的游戏情境,一边展示课件一边讲解游戏规则“妈妈给了丽丽10个5角钱、20个1角钱、10个1元钱、5个5元钱、2个10元钱和2个20元钱,让丽丽帮忙买22元的水果和14元的蔬菜,丽丽应该怎么付钱,又有多少种不用找钱的付钱方法”,并示范操作方法。这时,学生既可以尝试用“2个10元钱和2个1元钱买水果”,也可以试着用“4个5元钱和4个5角钱付水果的钱”,并且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讨更多的付钱方法,这对于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4.知识保鲜,方便学生巩固复习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线上学习云平台上传电子课件或者重点知识文档,也可以录制“微課”视频并上传,让学生提前预习数学知识,并能够随时随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介绍“正方形周长与面积字母表示法”的微课视频,以“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C”和“S”分别表示“周长”和“面积”,将“周长=边长×4”用“C=4a”表示,将“面积=边长×边长”用“S=a·a”表示。如此,学生便能够通过学习云平台观看“微课”视频,提前预习“简易方程”的知识内容。教师还可以在授课结束后将解方程“20-x=9”的过程以文档形式上传,让学生能够随时回顾“在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得到20-x+x=9+x,进而得出9+x=20,再将等式两边减去相同的数字得到9+x-9=20-9,进而得出x=11的答案”的解方程过程,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

三、 融合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1.适当使用多媒体

教师应意识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学知识,而教材才是正规的、严格遵照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南。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教师仍然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托,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系统的知识框架展开教学,以网络相关知识信息为辅助,不要本末倒置,完全抛弃教材。另外,教师也不能忽略书写黑板板书的重要意义。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相比,板书书写更加便捷,可以随时擦拭、更改,更容易在书写时达成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知识的目标。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明确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他们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应用者,其主体地位能否得到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就无法在该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时,就算教师想要以信息技术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无济于事,收效甚微。

3.重视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外,还要重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以“引导者”的角色把控授课节奏。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加了数学知识学习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多媒体工具使得学习手段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灵活转变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以最合适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潮流,科学选择最具时代特色的能够产生一定教育意义的方式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应主动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创建更加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将知识更加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稳步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建构[J].天津教育,2019(33).

[2]张英南.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9(36).

[3]宋文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