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教育需要教师、学校、社会共同关注,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既可以让进城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又可以培养一大批栋梁之材。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学校;社会
一、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自幼离开了父母,缺失了人生的启蒙老师。在性格上,他们内向、孤僻、自私;在行为上,他们习惯差,物质欲强;在学习上,他们缺乏家庭辅导,困难重重。再加上学校教育不力、社会关注度不够,于是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困生,要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帮他们树立自信。自信是孩子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成人要还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如,可以鼓励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为全班同学讲故事,事前帮助他做好充分准备。如果该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那么他的自信心必然大增。另外,教师可以给他们讲成功人士的故事:希腊雄辩家德莫斯尼小时候声音微弱,口吃重,为了让声音变得洪亮有力,他常在海边大叫,为了增加肺活量,他跑步登山,为了舌头灵活,他口含小石子练习朗读,最后成为著名的雄辩家之一。这个事例表明:让孩子拥有发展的空间,并有机会获得成功可以增强自信。
二、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纽带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各个行业人员工作时的情景资料,特别是建筑工人、清洁工、送水工等底层劳动人民的工作情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外出工作的辛苦,爷爷奶奶养育自己的不易。让他们明白,父母辛勤的付出都是源于对他们的爱,父母离开他们去他乡工作,都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明白,其实自己并不孤单,而是一直处于家人的爱和呵护之中。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恩,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及中秋节这样特殊的节日,提醒留守儿童给远方的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道一声辛苦,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做一次家务,并真诚地说一声谢谢。组织这种活动的目的在于缩短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心灵距离,让他们在师爱、父爱、母爱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
三、教师给予充分的关爱
教师要努力担负这些孩子的“奶妈”作用,扮演第二父母的角色,给他们以爱的哺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这种难以割舍的师父情结。教师对一个人影响仅次于其父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积极当好学生的第二父母。要注意这些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多同他们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学习的态度。班主任要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创建友爱互助式的学习氛围,促使建立正常同学间的和谐关系,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缓解其心理负担,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抚慰,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和煦春风和同学之间的纯真友爱。
四、去掉留守儿童的虚伪
这些孩子一般情况下基础非常差。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千方百计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先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在你周围,然后逐步加大教学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善和进步。其次要在教学中、活动中做几件让他们信服、羡慕的事,这样他们才会靠近你、尊重你、以你为偶像,并冲破他们对你的防线,从而才会和教师交朋友,才会对你无所不谈。知道他的困惑,了解他的困难,发现他的优点,窥探他的秘密,从而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五、社会学校共同关注
要真正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光有班主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还需引起学校社会的充分关注。我认为还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定期开放机房让留守儿童和家长通过微信、QQ交流和沟通。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予回复。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7.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学校要广泛動员社会各界,逐步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定期帮助他们做心理辅导。
我相信,有了班主任、教师、学校、社会的充分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这些孩子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乔丹.生命教育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干预策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