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凤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之义,因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共建共商共享是促進“民心相通”的关键所在。作者揭示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的关键是大学定位,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政府的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现形式是完善政策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形成路径是市场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引言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将国际化教育视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大背景之下,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即“一带一路”。其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之义,因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共建共商共享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政府层面较为重视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问题,并注重从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改革的关系问题。而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践经验恰好为我国加快高教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参考。
1.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的关键是大学定位
目前我国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既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使我国置身于市场经济的考验和综合国力激烈的竞争之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能否成就教育梦想,能否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国际,能否科学合理地定位自身的发展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国高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专业雷同,学科追求“大而全”,地方院校升格以后弃原有的应用型、技能型优势不用,直接反映出学校缺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不明晰等问题。因此,我国高校首先应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准与行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的突破口,确立富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从而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学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应作为政府协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与高校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自觉追求。高校应结合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培养目标,不断实现新的价值。
2.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政府的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
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是难以依靠大学自身来解决的,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予以协调,从制度上完善顶层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是一项综合改革,需要各部门之间跨越职责界限进行合作,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难以单独实施所涉甚广的国际化政策。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决策方面的作用,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值得政府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协同研究。
3.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现形式是完善政策体系
与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相似的背景是,“入世为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与世界全方位的对接提供了一次良机,为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体制改进、机制转换、法律完善、结构调整、政策改革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强大活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保障。与欧洲教育一体化框架相比,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关于教育的条款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仅起到导向与约束作用,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在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急需出台一系列有着明晰目标指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创设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制,力争培育出世界一流大学,增强中国大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形成路径是市场化
俄罗斯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与其市场化改革相伴而生的,更为深层的根源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教育改革举措,以此来重建俄罗斯世界教育强国的地位。换言之,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实质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凭借俄罗斯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盟友关系,并发展和亚太国家的教育合作,使俄罗斯的政府政策、教育机构和大学机制成功向国际化转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俄罗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并非如美国一般将教育视为出口服务,而是将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投入的标准,通过竞争选拔的机制引导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俄罗斯为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创新性大学,增加了与美国抗衡的砝码。
俄罗斯在坚持自身教育民族性的基础上,由国家主导推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在欧洲与亚太地区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其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比较缓慢,缺乏兼容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系是俄罗斯学生去国外留学和外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的障碍,也是影响俄罗斯高教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总之,借鉴俄罗斯的有益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也应与国际接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昕:《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载《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8月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山东交通学院教改课题立项《“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19YB57)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