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英
摘 要:家校衔接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衔接制度政策支持缺失、双向互动衔接机制缺乏、家校沟通不足信息不畅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平台和组织建设,加强思想观念引导,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家庭;断裂;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3-0001-04
一、家校衔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减少大学生教育盲区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以专业、年级、班级为组织形式,有计划地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各种有益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观观、道德观教育[1],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倾向、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它在内容、体系、职责上具有规范、普遍、稳定的特点,常常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如情感需求、人际交往、爱情观念等,容易形成教育盲区。特别是升入大学后处在“断乳”期的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更加强烈,这时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父母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与子女沟通的同时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这种教育和引导会涉及到大学生学业、生活、交往、情感、娱乐、婚恋等方面的内容,使高校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宽度和广度都得到拓展,能有效填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
(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增强大学生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与大学生互动的纽带,只有恰当运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才能和大学生建立起良性协调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必须讲求针对性,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通常是从整体上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采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尽管高校一再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事务繁忙等原因,高校很难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點、实际思想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差异,因人而异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针对性教育。而父母对大学生子女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情感意志等特质了解最为深入,对其思想状态的微妙变化能精准察觉,家长可以直接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或及时将孩子的思想变化告知高校教师,并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样,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开展教育。
(三)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形成大学生教育的正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党组织、共青团、社团、家庭、社区、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其他各种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时是一致的,有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有时则不尽一致甚至对立和冲突,需要协调和整合。家校有效衔接的建立,能够自觉地消除家庭和学校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差异,消除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避免不同教育主体力量的相互抵触,利用并强化其中的积极因素,使不同教育主体的影响协调统一起来,同向发挥作用,形成大学生教育的正合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断裂及其根源
(一)断裂表现
1.制度政策支持缺失
我国一向重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先后颁布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意见、纲要,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等。这些教育法规与政策对统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但是这些法规政策都是宏观方面的指导,且多数注重的是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育,缺乏针对高校教育和大学生家庭教育衔接的可操作性政策制度,也缺乏高校和家长间协作的具体权责细则,高校大学生家庭教育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主管家校合作事宜,社会也鲜有组织对家校合作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家校合作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导致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难以落实。
2.双向互动衔接机制缺乏
高校与大学生家长沟通的途径,主要有传统方式和新兴方式两种。传统方式如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电话联系等;新兴方式是利用网络通讯,如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微信好友、QQ好友等方式。从形式上看,家校沟通的途径比较多,但是,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沟通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沟通,家长很少有信息反馈。在校园开放日、家长会这些传统沟通方式中,家长基本都是被动参加而很少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家长微信群、QQ群也仅仅在学生刚入校一个月左右比较热闹,之后就形同虚设,其作用也局限于供学校发发通知、家长相互攀谈之类,家长很少在群里向学校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至于微信好友、QQ好友,由于家长人数众多,辅导员和老师很少把一个个家长添加为好友,即使添加为好友,也很少联系。电话则由于通话时间短,很难进行深入沟通。
3.家校沟通不足,信息不畅
目前,高校与家长大多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进行联系和沟通,如学生违纪违规、多门挂科、出现心理疾病、面临学籍处理及其他突发事件。平时家校之间基本不沟通交流,据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家长曾与子女所在高校的老师联络,将近 60%的家长在子女升入大学后,没有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过,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教师不知晓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家长不知晓学校的教育管理安排及学生的在校表现。一旦学生出现严重问题,家校往往相互推诿,继而发生矛盾或冲突。
(二)产生断裂现象的原因
1.家长存在认识误区
家校教育衔接的断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存在错误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解放型、成年型、供养型、麻烦型、能力不足型、高校职责型、家庭私事型等几种(见表1)。
2.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多数中小学家校共育已经初显成效。但是,对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整个社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的机构和组织缺乏。各地教育部门、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组织多将精力集中于中小学生和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升。高校也没有把家庭教育放
在重要位置,在组织、人员、资金、教育内容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对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养成缺乏指导,致使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保障条件不足
家校衔接不畅与高校的组织、人员、资金保障不到位密切相关。首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主管家校合作事宜,中小学设立的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组织在高校基本没有。其次,高校辅导员、党总支书记(或支部书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家校衔接重要的落实主体,但是高校辅导员、党总支书记(或支部书记)平时被繁重的日常事务缠身,往往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与每名学生谈心、与家长密切联系。再次,大学生地域分布广泛,进行家访、组织家长到校交流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高校既没有设置家校衔接工作专项资金,也没有为相关人员提供与家长联系的津贴补助。
4.高校思政工作者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在高校,有的辅导员没有责任意识,缺乏责任心、爱心、耐心,遇到家长与其联系时,觉得家长没事找事,采取爱理不理的态度。有的辅导员则对与家长沟通存在错误认识,要么害怕学生议论自己是向家长“告黑状”,要么认为学生家长也不容易,把孩子的情况告诉家长只会增加家长心理负担,要么认为学生没有犯错,没有必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思政工作者能力不强,面对知识结构、修养程度等参差不齐的家长,不会采取因人制宜的方式对待,与家长难以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路径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家校衔接提供制度政策支持
我国在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衔接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宏观方面和倡导性质的措施,学校和家长在是否实施、如何实施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选择余地。鉴于此,国家有关机关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的可操作性政策、制度、方案,明确规定家校之间联系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没有尽到义务的惩罚措施,使之具备严格的约束力,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法律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平台和组织建设,为家校衔接搭建载体
平台和组织是家校衔接的必备载体,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平台和组织建设。首先,优化传统交流平台。传统交流平台在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采用,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高校,由于受到地域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高校应结合实际不断优化传统交流平台,例如,抓住有利时间节点开展家校合作,在新生报到家长送孩子入学时,或者学期末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举办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会;或改变家长单向被动接受的交流方式,采取让家长充分发言提问,开展面对面的深度交流等。其次,拓寬并完善新兴交流平台。新兴交流平台因其沟通便捷、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优势而在高校的家校衔接中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缺陷和没有被充分利用等问题,高校应发挥科技优势,拓宽并完善新兴交流平台。除微信群、QQ 群外,还可建立家校衔接信息系统,针对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分别设立不同的帐号,授予不同的权限,设置成绩查询、服务答疑、留言、评价等栏目,增强家校衔接的紧密度。再次,高校要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组建家校衔接机构,可由高校分管领导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学部)和学工处承办,教务处、网管中心、招生就业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参与,并邀请若干家长代表参加,建立家校衔接工作组织,推动家校合作深入发展。
(三)加强思想观念引导,为家校衔接构建认识基础
如前所述,大学生家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错误认识是家校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要促进家校衔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思想观念引导。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社区、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培养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念。其次,搭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舆论环境,使家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体验家校衔接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家长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沟通的意识。第三,高校要对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教育,引导其正确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所在,树立起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以积极的态度与大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衔接。
(四)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为家校衔接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是家校衔接的主导者,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为家校衔接提供物质保障。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人员,减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并通过传帮带或师徒制等方式加强辅导员能力培训,增强辅导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保证其有充裕的时间开展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衔接。其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金保障制度。高校要制定家校衔接专项资金制度,并对资金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家校衔接活动经费的充足。再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评制度,将家校衔接情况作为辅导员和学生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分别细化高校和家庭衔接的内容、权责等,以体制机制的力量促进家庭衔接的开展。
參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9.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Guangying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disconnection problem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uch as the lack of policy support, the lack of two-way interaction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lack of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sconnection, and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aimed at promoting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milies; fracture; coh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