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平
摘 要:近年来,课程整合成为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但国内医学课程整合集中于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和本科类医学院校,且涉及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极少。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的生物学科课程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医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现状分析、课程整合的思路与目标、整合的具体内容4个方面介绍了高职医学院校生物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高职;生物学科;课程整合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医学教育越来越多样化、实用化。这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内外各医学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热点之一是课程整合和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医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各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较好,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和弊端。第一,学科间界限分明,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第二,各学科内容存在表述不一致的地方,且同一内容在不同学科间存在重复。第三,授课以教师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国内外各医学院校纷纷探索课程整合新模式。
国外的课程整合探索开始较早,早在1952年,美国的西储大学医学院就提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国内的医学课程整合开始于20世纪中叶,目前国内课程整合主要以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和本科类医学院校为主。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新型课程体系;200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构建了“基础医学总论”和“基础医学各论”的整合模块;复旦大学医学院课程整合侧重于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建立了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相接轨的课程体系。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首套以“器官-系统”整合的规划教材正式发布,这意味着课程整合已成为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二、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类医学院校课程整合还鲜见报导。并且,课程整合很少涉及生物学科,而生物学科又是医学教育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科正在向医学多个学科进行广泛渗透和交叉融合,对生物学和医学科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的生物学科课程体系是迫在眉睫和十分必要的。
三、课程整合的思路与目标
生物学科课程整合主要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四门生物学主干课程,目前上述四门课程的整合尚无成熟模式可借鉴。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医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两所学校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进行了重新组合,分别出版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尝试将《医学遗传学》与《组织胚胎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
但是,上述医学院校的生物学科课程整合存在一个问题,即《医学遗传学》的相关内容没有与相关生物课程进行较好融合。随着近年来生物学科的不断发展,《医学遗传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三门课程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医学遗传学》更应该与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然而,根据现有报导,将这四门课程进行整合的做法还极少,很有必要进行尝试和探索。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校情和學情,尝试将上述四门生物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具有本校特色的生物学科课程体系。
课程整合的目的有:首先,通过课程整合,使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减少,结构更精简。其次,整合课程引入多种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养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整合课程的成绩评定有了多种评价指标,能更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整合的具体内容
结合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四门课程进行整合,如表1所示,整合后的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分子生物专题”、“细胞生物专题”、“医学生物专题”和“能力提升”四个模块,按照由“分子”到“细胞”,由“简单”到“综合”,由“基础”到“能力提升”的原理进行设置。
综上所述,课程整合已成为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而目前国内课程整合高职类医学院校还鲜见报导。并且,课程整合很少涉及生物学科,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的生物学科课程体十分必要。本文笔者尝试结合高职医学院校的校情和学情,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四门生物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期能让课程更精简、更合理,更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秀军等.五年制本科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整合[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5):129-130.
[2] 李轶等.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学科主干课程整合与教学体系重构初探[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5,37(4):542-546,587.
[3]孙黎光,方瑾,于敏.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邱广蓉等.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教学体会[J].遗传,2010,32(4):39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