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行创 王晓霞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提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5-0213-0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 embodiment
乡村振兴战略是将传统乡村打造为现代化的新乡村,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内容涵盖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其中乡村文化的现代化构建是其中一个重点,因为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要实现现代化,文化发展程度是一个标杆,其影响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曾经在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但由于传统文化承继于封建时代,既有优秀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要充分认识其优秀方面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在新时期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共建新的乡村社会。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应不断满足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努力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要在乡村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提倡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这个目标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大潮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源头活水[3]。在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措施中,要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并借力文化在发展中创新的内在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1 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1.1 传统文化与现实倡行的核心价值观契合,稳定凝聚作用明显
社会发展振兴离不开社会的合力、凝聚力。凝聚力建立在共同信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基础之上,作为传统乡村社会稳定器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起着凝聚力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4]。凝聚力能协调解决乡村实际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中心点是发展共识问题和协作配合问题。乡村要发展,必须达成理念上的共识,有了共识,行动上才能互相配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同一认可是共识和协作的基石。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价值观体现,它主导了中国社会2 000多年,深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有机组成要素的乡村更是起着主导作用。
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价值观核心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它符合人民追求友善、互助、安居、幸福的心理愿望,乡村社会普遍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文化,所以千百年来乡村社会非常稳定,即使发生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还是需要传统文化纽带[5]。乡村大多以同姓、同族、同血缘会聚而形成,乡村内部、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长期稳定依赖着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即使在深受外来文化冲击的近现代,广大乡村仍然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民风、凝聚人心、彰显地方与民族特色、推动经济发展等重要意义[6]。新时期重建乡村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再认同,共同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从而推进乡村振兴[7]。促使传统文化释放出文化在守护乡村历史传续、回归乡村精神故乡、塑造乡村生活图景和促进乡村均衡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并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文化创新之路[2]。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乡贤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引领和传承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全面树立,乡村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核心中的仁爱、和谐、诚信等基本点高度契合,二者有不可割舍的联系。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积累,儒家以仁爱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道家价值观中自然无为对于乡村生态建设的意义,墨家提倡的奉献思想以及兼爱、非攻、节葬等观点,法家以法为本的思想等,均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鉴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注入了时代新元素,引领乡村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價值观增强乡村发展凝聚力、保证发展中的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精华,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8]。两者结合必将极大助力乡村现代化振兴的实现。
1.2 德治功能强大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有效结合,为乡村振兴护航
一个社会的治理,尽管法治的完善是根本性的,道德约束仍然有强大的力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运用乡规民约之乡村传统,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9]。
在广阔的中国乡村,千百年来传统儒家思想一直是和国家法治并存的一种力量,德治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力量是无形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性情和气质,改变社会的风气,形成某种道德的氛围。德治的内容是宽泛的、体系化的,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在乡村其具体化为乡规民约、道德伦理的共同遵守等,例如家庭中的孝道要求,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生活中的诚信守望,公共秩序的遵守等。一旦违反这些乡规民约,乡村社会自动开启解决不良行为的道德判罚机制,轻者被以道德感化而改过自新,重者被逐出家族、宗族、乡里等,有着极强的震慑力。
法治社会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体现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要求,有强制性特点。广大乡村有很多乡规名俗是通过诉诸人们的“良心”从而形成一种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以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不是强制所能解决的。这正好补法治所不及,与法治有效结合,共同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1.3 因时而变的传统文化内在要求与新时期倡行的创新理念相一致,是保障乡村发展的持续性力量
表面上是长期形成的静止不变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它不断地因时势而变,不变的只是人们广泛认可的核心价值,在其内涵上求变、求新才是根本[10]。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求变的过程,它的发轫即为变化中的社会寻求解决方案而形成,经过长时间不断修正思想体系才确立了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求变思想,用传统的方式解读求变思想,可以概括为权变、通变、时变[11]。正因为这种顺时而变,才为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传统文化的停滞不前曾导致中华民族的深刻危机。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在确立了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后,未自觉应对社会的变化,转变为空洞的道德说教,脱离了社会实际,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无力阻止社会秩序的崩陷,自身也遭受了巨大的信任危机。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在先进的外来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因循守旧,抱守残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深深的质疑,几乎被时代抛弃。但毕竟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危机又使传统文化认识到创新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在求新求变中融于社会发展大潮,成为社会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提倡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因时提出的创新设计,时代的要求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一致,警示人们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才能完成国家振兴的目标。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发展的一些消极思想和糟粕内容。典型的如旨在维护封建农耕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社会伦理关系,如今自由平等理念已深入人心,人类社会也正是伴随着男女平等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前进。但乡村社会还存在一些借复兴传统文化之名,以“三从四德从娃娃抓起”为核心,去复辟女德理念的倒行逆施之举;还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封建思想成了乡村某些群体复兴封建迷信的借口,如算命、看风水等民间巫术借机复活,影响着科学思想的普及。再有传统文化里追求名利、崇拜官位、光宗耀祖的思想削弱了人们对实际问题探究和脚踏实地做事的积极性。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思想和糟粕内容在乡村还有存在市场,是乡村振兴中必须摒弃的阻碍因素。振兴乡村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培养科学精神[12]。
2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2.1 精神上铸魂
打造优质乡村文化生活圈,提振乡村文化活力,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反映乡土文化精粹形式入手,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村规民约、族谱家训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同时,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培养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乡村的各个方面,高效植入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的精神动力。
2.2 传承上拓展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传统文化中道德约束的强大功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接影响着乡村管理效率、民众自觉自律程度,影响着乡村的和谐稳定。开拓乡贤文化也是传承拓展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乡贤文化是传统君子文化的代表,它根植于传统文化,扎根于乡土,其表现为忠孝、仁义、爱家爱邻爱国,蕴含着崇德向善、道德示范的力量,是千百年来传统乡村社会达成稳定有序、村民安居乐业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同时也是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
新时代需要新乡贤,乡贤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头雁”,将传统优秀的价值观带入千家万户。乡贤文化具有乡土性和人本性等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乡贤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奠定了思想基础。传承、发展好乡贤文化,助推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觉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有效方式[14]。
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不仅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还要做好形式上的传承。乡村史志、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风建筑等都是乡土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品,需要着力建设保护,如建设村志馆、特色族谱、家谱馆展示馆,传统技艺的传承载体等。同时培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地方乡土文化品牌,促使优秀传统文化以活态化的方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2.3 行动上细化
从细微处入手,培育“活”的乡村文化。“活”的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态的具体化,其突出表现在家风文化上。家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家规家训,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规家训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千千万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家规家训不绝如缕,家风建设造就了无数精英人才,这些人才又深刻影响着社会。家风文化倡导的仁善友爱、守望互助、与邻同乐、宽容谦让等精神形成邻里信任感、认同感、参与感,支撑乡村治理,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有现实意义。
新时期要抓好类似家风文化这样的细节,优秀家风能够以情感呼唤乡村建设主体的回归,以价值导向营造“真善美”的精神家园,以柔性力量优化乡村治理环境[15]。将优秀具体的东西推而广之,培育新型农民,更快、更高效地促进新时代农村良好新风尚的形成,坚定农民的文化自信并借此培育当代中国精神,使之融入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新时代的乡村文明。
2.4 手段上创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除了传统的标语、墙画、广播、电视、报刊等渠道外,要跟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步伐,运用微信、抖音、快手、公益广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乡村实际进行针对性改编,创作一系列题材健康、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使优秀文化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时代气息和时代内涵潜移默化到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化为引导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新媒体使乡村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互动性更强,体验性更好,能够展现农村、农业发展成就,突出现代农民新面貌,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16]。
乡村振兴是乡村文明的新跃升,乡村要全面振兴既要“口袋鼓”也要“脑袋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优秀传统文化铸魂锻人,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同谋共商推进,注入乡村振兴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从而助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李 晶. 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J]. 图书馆论坛,1-7.
[2] 王汉定,万思敏.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60-63.
[3] 李 明,陈其胜,张 军. “四位一体”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建构[J]. 湖南社会科学,2019(6):147-156.
[4] 林少红. 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10-15.
[5] 顾 萍.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6.
[6] 周 磊. 乡村振兴视角下浅析传统乡村文化建设[J]. 汉字文化,2019(15):189-190.
[7] 齐 骥. 社会结构变动中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和思想范式研究[J]. 东岳论丛,2019,40(8):32-40.
[8] 顾 萍.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6.
[9] 郝国强,周玮杰.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78-84.
[10] 萧 放. 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5):28-36.
[11] 石力波. 权变、通变、时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变思想解读[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3):24-31.
[12] 杨清媛. 在科学和迷信之间:乡村巫信现象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7):77-79.
[13] 宋朝丽. 打造优质乡村文化生活圈[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11(008).
[14] 朱 婕. 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以乡贤文化为载体[J]. 经济研究导刊,2019(33):29-30,33.
[15] 胡中晓. 优秀家风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内生动力价值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234-236.
[16] 薛超飞. 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J]. 湖北农机化,2019(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