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020-10-09 10:01刘玥洋朱博涛
价值工程 2020年27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BIM技术工程造价

刘玥洋 朱博涛

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地运用逐渐增多,这为很多大型工程项目提供便利。通过描述BIM技术的现状,分析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各阶段的具体应用,发掘优点,分析缺陷,并提出完善措施,力争实现我国BIM技术的推广与优化。

Abstract: By 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M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each stage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excavates the advantages of BIM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BIM technology in cost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for perfection and improvement, striving to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China.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管理;BIM技术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engineering management;BIM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7-0216-02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中的弊端逐渐暴露。所以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在不断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中,我国的BIM技术仍需进一步精进与优化。

1  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凭借其可视化、参数化、信息化等优点,帮助实现了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在时间、成本、管理、技术等方面得到最大化的效益[1]。

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2]。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从工程规模来看,大多数企业将BIM技术应用于中大型工程,但由于该规模的工程数量较少,所以BIM技术的使用次数有限,导致该技术的掌握及使用程度还未成熟。从项目周期来看,国内企业将BIM技术集中应用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却没有重视设施生命周期最长的运营和维护管理阶段。

日本的BIM项目管理应用居多,加之信息利用能力强,使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且开发了行业数据标准格式。美国實施国家3D-4D-BIM的项目,应用开放标准软硬件系统构成了BIM应用的基础环境[3]。英国的BPIC为建筑生产信息的内容、形式和编制提供了最佳实践指导, 并在整个行业中传播[4]。新加坡的BCA强制要求提交建筑BIM模型、结构与机电BIM模型,最终在2015年实现所有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的项目都必须提交BIM模型的目标[5]。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可以搭建BIM模型,并把项目策划工具和财务分析工具集成到模型中。利用这个BIM模型,只要项目参数变化,工程量就可以迅速地随之变化。如果配合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它可以随时根据新的工程量计算出新的工程造价。当有多个投资方案时,BIM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不同方案所对应的投资收益指标。这对建设单位做出有说服力的最终决策很有帮助。

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不仅包含建筑设计形体、管线综合等相关信息,也可以基于该核心模型在不同领域中分享和延续BIM的重要特征。BIM帮助结构工程师创建、分析更加协调和可靠的模型。与此同时,运用BIM三维碰撞检测功能,设计人员在计算机帮助下可检测到各项专业碰撞,实时展开修正。在复合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确保最终的模型以零碰撞收尾[6]。

在施工管理阶段,为庞杂的管理内容捋清思路,在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方面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便利和支撑[6]。在此阶段,BIM技术能将施工现场内的二维元素转化为三维元素,随后模拟出施工动画,达到三维可视化的功能。更好地将转化后的元素与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对比,精确地统计出较复杂的施工工程量,从而在疑难的技术节点上实施科学的深化手段,为整个操作提供可靠的成本控制,使其更加直观精确。

在竣工结算阶段,BIM技术提供的结算管理可以提高工程量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也可以较好的规范整个计算过程,根据工程进度随意查看所有的信息。在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整数据库、合同、计算方法以及设计变更等的相关模型,方便更好地进行结算和审核,有效缩短准备资料的时间。

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局限

4.1 设计前期预测准确度不高

在工程前期的项目决策阶段,由于信息的准备不够充分,缺少相关的技术人员等因素,设计的BIM模型完成度尚未适应需求,导致相关的建设单位对该工程构建的虚拟BIM模型了解的准确度低,从而一些具体的信息无法掌握完全,使初步的造价不能达到相应的精准度。在设计的后期也会造成多次的反复以及费用预算增加的情况。

4.2 每一阶段的信息传递不够准确

在BIM技术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整个施工过程较长,施工企业需要对工程进行适当的阶段划分。但这样会造成每一阶段信息数据资料的部分缺失,以及衔接不完整。对于总体信息的汇总与整合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得到每一阶段完整的全面的数据信息,将会不利于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进度推进。

4.3 多个参与方数据改变快

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参与的部门与参与方非常多,这时达到数据实时共享是很难的。因为参与方较多,工程情况也较为复杂,每个部门都避免不了会改变数据,改变方案情况,并且这种现象出现较多,在使用BIM技术汇总信息时,同样很难达到稳定统一的结果,从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不利于整个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

4.4 信息处理的速度有待提高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运用BIM技术需要相关人员手动进行信息的采集以及输入。但由于清单的数量与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都较大,施工现场的环境也较为复杂,保证手动输入数据信息完全准确,是较为困难的。相应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也不可以完全保证,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很难有效地把握精准的工程造价信息。

5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改进

5.1 将BIM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结合

随着BIM技术的应用逐步深入与扩展,应将该项技术与其他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展现多元化的功能,满足不同需求,达到累加效果。目前已初步实现其与云计算技术、项目管理集成等数十项技术的结合运用。例如,BIM技术与云计算的结合是利用云计算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将BIM应用转化为BIM云端服务。BIM应用中存在大量繁琐的数据与计算内容,结合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将计算工作转移到云端,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以及数据在造价分析过程中的可利用性。同时,借助云计算强大的储存功能,BIM的各项施工数据都能在云端同步保存,使BIM技术走出办公室,随时随地供使用者参考。通过云端数据平台的建立,提高工程造价全过程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又如将BIM技术与项目管理集成应用,建立起BIM软件与项目管理系统数据的互通渠道,利用BIM技术的可分析性和直观性,为项目管理的各阶段提供数据保障与分析功能,再与项目管理的统计等过程配合起来,完成从数据的产生和加工、全过程的动态统计以及决策方案的管理闭环,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提供保障。

5.2 提高数字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数据动态变化较多,各阶段使用软件不同,使部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变大。在此前提下,确保数据的完整与正确成为数字信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保障。所以应该合理且规范地运用BIM技术,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收集数据并整合。全部数据统一整合之后,再统一发放给不同的施工部门与单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数据的完整性,以便于更精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除此以外,数字信息的共享也有利于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全面把握项目涉及的各个部分,BIM技术在其中起到全部信息的桥梁的作用,完善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构建更全面的信息网络。例如,加快信息共享、更新的速度,增加更多细节。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库随时处于更新的状态,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7]。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与完成度,对造价精准化提供基本支持。

5.3 完善落实管理制度

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完善,细化并落实,使BIM技术更加精确地运用。2011年是我国建筑行业认为的“中国BIM元年”,此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BIM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例如中国国家BIM标准体系、BIM项目实施的规范流程、BIM数据交换标准等。然而由于体系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目前工程实际操作的落实情况还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仍需要朝着专业技术的普及和统一的方向发展。例如推进统一考核与执业资格制度,提升行业的BIM技术水平;增加BIM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手段。积累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BIM管理制度。使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实现标准统一,流程规范,精准高效的使用,从而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贴合实际工程情况,运用BIM技术展现更全面的数据信息。促进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广和普及。

6  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工程造价管理阶段将会有跨时代的推进,但这也意味着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到运用BIM技术的管理模式的推进将会是艰难的,充分改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局限,完善功能和相关管理政策,才能使其在工程管理过程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效率与准确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程子洪.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 2019,27(10):60-61.

[2]孙忠跃.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控策略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9):249.

[3]杰里·莱瑟林,王新.美国BIM应用的观察与启示[J].时代建筑,2013(002):16-21.

[4]Chen K , Lu W , Peng Y ,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tent Barriers to BIM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J]. 2017.

[5]张泳,付君.从新、美两国经验看我国BIM发展战略[J].价值工程,2013(05):41-44.

[6]董昱含,张俊.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029):198-199.

[7]闫承霞.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 2017,43(024):210-211.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xsky2020105)项目级别:校级。

作者简介:刘玥洋(2000-),女,山西太原人,武汉轻工大学在校学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朱博涛(2000-),男,山西太原人,武漢轻工大学在校学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BIM技术工程造价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