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体会

2020-10-09 04:00邢永华苏占海张昱杨生玺侯成荣王明宁郭映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学习能力

邢永华 苏占海 张昱 杨生玺 侯成荣 王明宁 郭映花

[摘 要] 对分课堂教学是整合讲授式与讨论式课堂特点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将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可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程度、促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发展,还可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过程性评价水平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对分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强、短期见效,是值得在高校中推广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对分课堂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学习能力;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课程建设项目,青海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全英教学课程建设项目(qdyk-160201);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项目(qyjg201709);青海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分类课程建设项目(KC18026);青海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和考试综合改革项目(KG18014);青海大学2017年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qdyk-180104)

[作者简介] 邢永华(1979—),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郭映花(1980—),女,青海人,硕士,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200-03    [收稿日期] 2019-10-24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等逐渐与世界接轨,具有批判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要求的迫切性与由于近几十年的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容,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学与改革工作被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1]。高校教学改革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后者是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MOOC、翻转课堂、SPOC等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但此类模式仍遵循教师知识传播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逻辑,即教学内容被教师按内在联系,组织、打包后灌输给学生,课业成果评价则以结果考核为主。该模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的组织、引导、监督和评价活动缺乏[3];教与学的过程中师与生的权利和责任混淆,忽视教师在“教”过程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4],可见教师教学变革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并且这种变革应该与讲授式教学逻辑有所不同。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揭示生命基本规律、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所有生命、医学科学课程密切联系。伴随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细胞生物学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该课程的教学既需重视基础,又要关注前沿。经两年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该模式对教师教学理念与能力都有显著促进作用,现将课题组教师的对分课堂教学的实践体会汇报如下,以期与教学一线的教师分享经验。

一、对分课堂的提出与原理

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系博导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提出一种结合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优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对分课堂”,课堂的前一半时间学生讨论上节课教师所讲授内容,进行交互式学习,剩余一半时间教师讲授新内容。教师讲授(讲授式教学)在先,学生学习讨论(讨论式教学)在后,此课堂对分形式,学生拥有充分时间完成知识内化[5]。教学过程分三个有序过程,首先为讲授(Presentation)、其次是内化吸收(Assimilation)、最后为讨论(Discussion),“对分课堂”也被称为PAD课堂。与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PAD课堂课业考核强调过程性评价,鼓励个性化思维发展。

二、“PAD课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PAD课堂实施过程如下:首次课教师讲授教学内容,课后学生完成作业(阅读笔记、练习题、存在的问题、自己的发现),在第二次课的第1学时(45分钟),学生上交作业,并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实践“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三环节,并总结个人与小组的观点。第2学时(45分钟),教师讲授新的教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和所讨论的问题。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PAD课堂的实施可更新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做出积极思考,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6],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这一情况在教学流程上被忽略,且学业成果评价以结果考核为主,这为“学而为考”的观念提供了现实支撑。PAD课堂的三个有序阶段使重构教学流程,符合中国学习者“学思结合”的认知策略[7],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讲授)、促进者(布置课后作业)、组织者(组织小组讨论)和支持者(学业成果评价)。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可完成知识的接收、内化。知识接收是深层思考的前提,实现知识理解与领悟。知识内化(独立完成作业、师生/生生间讨论)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课堂讲授知识与之前的知识、经验融合。学生课外完成作业过程中以问题思考,知识框架构建为学习重点,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追问,能将所学运用到某一事件中去,而不是教师总结知识要点,学生背诵记忆,应付考试。因此“学而为考”的认识将被“学而为用”的先进教育理念代替。

(二)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PAD课堂教师的讲授模式是“精讲-留白”式,迫使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基础、学习动机、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及总体难度[2]。從课堂授课与课堂讨论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

课堂授课设计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制作课件,课件内容仅保留核心知识点。内容安排上须具有故事性。教师学习相关幻灯制作的书籍提高自身课件制作水平。其次,以情境导入、故事发展、故事高潮、小结(反思)为授课策略,课前反复进行演练、修改,并总结讲稿。教师以观摩相关教学竞赛或国内外商业演讲,提高自己的演讲(说)能力。时长20分钟的高效率课堂,足以包含2—3个重要知识点。由此可见,对分课堂对教师讲授水平要求更高。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学习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