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摘 要] 食品免疫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文章围绕食品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食品免疫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田 静(1985—),女,湖北黄冈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160-02 [收稿日期] 2020-01-01
一、目前食品免疫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免疫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的分支课程,也是连接食品与生物学的桥梁学科。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免疫学的原理已被广泛运用到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和食品成分在加工前后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及其加工特性的研究[1]。由于免疫学具有知识系统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点琐碎、前后章节知识点相互关联、与基础医学关联紧密、与食品其他的专业课程相关性低,所以该学科成为食品学科背景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专业课程之一。常规的教学方式为文字结合图片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授方式很难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免疫学里具有大量的英文直译词和缩略语。这些英文直译词和缩略语又是课程特有。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和记忆。多数时候出现似懂非懂,难以用专业的语言准确描述,学生自我感觉学习良好,而考核成绩偏低,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二、食品免疫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讲好绪论,激发学生对食品免疫学的兴趣,为各章节的知识点讲解做好铺垫
绪论是学生推开免疫学大门的第一课。绪论教学的组织和讲授对于无医学背景,生物学背景弱的食品背景学生尤其重要。绪论中通过介绍免疫学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学生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意义。通过介绍免疫学基本理论与技术有助于学生了解免疫学的主要内容和原则。通过介绍食品免疫学的概念和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食品与免疫学的关联,明确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通过介绍食品免疫学知识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章节重点知识点的内在关联,为各章节知识点的讲解做好铺垫。
在讲解免疫学的发生和发展注意将历史上推动疫苗发展的事件简要趣味的展开,拉进免疫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加学生们的兴趣。比如中国古代实践中发明的人痘苗和爱德华·詹纳如何从挤奶女工身上发现牛痘接种的预防作用进而发明了牛痘苗。通过穿插小故事,有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接着在介绍免疫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时,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其中陌生的专业词汇。最后介绍食品免疫学知识的基本结构,构建各章节和大概念之间关联,有利于学生对免疫学有一个总概的认识和快速的开始。讲好免疫学的第一课,激发同学们对免疫学的兴趣,启发同学们的思考,构建食品免疫学框架认识,为各章节的知识点讲解做好铺垫。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传统授课难以达到学生对知识良好的吸收效果,经常会有“当堂听明白了,课后记不起来”“心里明白是大概怎么回事,嘴巴讲不出来”“记不起那个词叫什么”这种情况。通过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改变食品免疫学在非医药院校的授课现状,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教学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前传递知识,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参与多种教学活动,并及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讨论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模式从美国引入我国后,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食品专业背景学生对传统方式教授的食品免疫学难以内化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2]。
食品免疫学的课本内容包括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免疫学理论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根据这两部分内容的不同性质做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2]。由于食品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较差,免疫学基本理论可以分解成小知识点制作成5—10分钟的微课程。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学习和观看。同时根据知识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3]。比如:补体激活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的处理和提呈、T/B细胞活化过程等,课堂活动可设计为情景剧表演演绎补体激活和抗原提呈等生理活动的过程、或师生角色反转,以老师身份配以图文和动画讲解T/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抗体和抗原的结构与功能可设计为模型制作,并录制视频展示各组制作的模型,讲解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组成、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等这类容易混淆、过程复杂又难以演示的重点知识可设计为课堂笔试的模式。对着课本总结、画结构图和写流程图,并通过小组讨论完善这些知识结构图。笔试给了学生们压力,也会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医学上的意义和超敏反应等这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知识点可设计为案例汇报和机理讲解的形式,给予学生不同案例,让其查阅文献,以PPT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这几个案例背后的免疫学知识和机理。
在讲完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学生们对免疫学有系统的认识。在第二部分免疫学理论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课堂设计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在微课中介绍不同的免疫技术的原理,比如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等。再给不同组学生以不同的代表性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讲解。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制作PPT和讲解过程中,理解免疫技术应用,熟悉专业术语的使用。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课前的学习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基础。虽然现在网络上有大量的免疫学相关的文字和视频,但是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由高校讲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制作的课程视频,能够保证初次接触这门课的学生得到准确的信息。微课程的引入使得课前的自主学习可控。与此同时,微课程由于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又是被动的视频传输,容易导致学习碎片化,思考难以深入和知识点难以形成体系[4]。因此,辅以相关联的互动性课堂活动有助于微课程的知识点内化。传统讲授课堂又可以对不同微课程之间的欠缺的系统性进行弥补。此外,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法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既能加深学生们对理论的理解,又能增加实用性的体会。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课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充分发挥各教学方法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和有效性。
(三)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热点
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異。基础免疫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免疫学的临床价值更加明显,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产生了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比如外源输入免疫细胞的CAR-T疗法、TCR-T疗法等,增强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的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这些免疫疗法能缩小甚至清除肿瘤,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成功地让一些已经濒临死亡边缘的晚期癌症患者存活超过10年成为“超级幸存者”并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此外,免疫学技术在“非洲猪瘟”等食品安全事件上的检验检疫等,这些在重大疾病和重大食品安全上免疫学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讲授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免疫学的兴趣以及免疫学实用性的认识。大学生对迅速发展和产生重大作用的新技术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适当补充这些热点爆点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有很大的益处。
食品免疫学对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食品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食品免疫学知识点的抽象、琐碎、大量英文直译词和缩略语的使用,传统授课效果不理想。如何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目前教学改革探索的重点。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以交互训练为主,对教师提炼知识点、重难点和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掌握制作优质视频和课堂活动设计的能力要求较高。微课程具有时间短、信息量大和针对性强的优点,对教师的多媒体使用、制作水平和制作手段有较高的要求。要想使学生重视并学好这门课,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学习、钻研业务。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于本学科和食品背景学生的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1]牛天贵,贺稚非.食品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2]尤玲玲,李志文,王娜,甄润英.翻转课堂模式在《食品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197-198.
[3]李远婷,安登第.翻转课堂模式下免疫学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9(12).
[4]袁圆阳,陈广洁,席晔斌,钮晓音,蒋黎华,聂红.免疫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与思考[J].教学园地,2019(7):865-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