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现实审视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2020-10-09 01:24何敏学
关键词:绿道共生广东省

辛 玲, 何敏学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16年9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指出:“积极拓展绿道功能,以山地、森林及外部水体等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绿道‘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吸引城乡居民康体健身与休闲度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富之道.”[1]同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城市健身绿道投资少,见效快,承载力强,是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健身休闲产业提质增效、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随着广东省绿道“兴奋点”网络体系的初步构建,绿道功能逐步完善.绿道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运动方式,契合时代主题[3],而伴随绿道体育兴起的健身休闲产业,大有繁荣之式.但绿道体育的公共属性与健身休闲产业的逐利属性之间的排他性原则束缚两者协同发展.因此,本文以共生理论为依据,通过剖析广东省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现状,厘清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路径,实现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局面.

1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1998年,袁纯清将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应用于社会学领域,他认为共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按一定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4].本文运用这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重新认识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

1.1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具有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础和核心.绿道体育和健身休闲产业想要成为共生单元,必须符合质参量兼容原则[5],也就是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是否参与绿道体育休闲需求的满足.健身休闲市场的供需方,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其中,体育培训、健身设施、赛事运营等产业项目的供给直接影响绿道体育休闲需求的满足.同时,绿道骑行、徒步慢跑、定向越野等休闲需求可以为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其中,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即为构成共生关系的两个共生单元,只有两者互利共存、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共生平衡.

1.2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存在共生模式

从共生模式来看,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共生模式在组织维度和行为维度上有所区别.从共生组织模式具有的共生界面特征、开放特征和分配特征角度分析,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属于连续共生模式[6],体现在绿化廊道、游憩公园、特色小镇等共生介质不仅可以相互作用,而且能够在健身实用性、旅游观赏性等方面实现功能互补.从共生行为模式具有的共生单元特征、动力特征和进化特征角度分析,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属于非对称共生模式,体现在绿道体育和健身休闲产业以分工和合作为基础,健身休闲产业在满足绿道体育多元化休闲需求过程中进行能量转换.但由于能量分布存在差异(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配不均衡),导致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之间共生信息不对称或共生界面不畅通,降低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组织效率.

1.3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具备共生环境

从共生环境来看,它是共生模式产生和发展所处的环境.国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两项文件,强调以“健身休闲设施、健身休闲项目、健身休闲服务、健身休闲环境”等健身休闲产业为载体,对“运动健身、休憩旅游、低碳环保、文化传承”等绿道体育功能进行界定.这两项文件的出台对于绿道体育和健身休闲产业供需结构调整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绿道体育和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营造一种正向共生环境.

2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关系的现实审视

仅依靠政府提供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绿道体育休闲需求,也会造成健身休闲市场资源供给的低效、错乱与不均.现阶段,由于广东省绿道体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绿道体育资源垄断现象严重,导致健身休闲产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健身休闲市场对绿道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

2.1 共生单元: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供需的“错位”与“失衡”

2.1.1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供需错位 近年来,广东省绿道体育事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体系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健身休闲市场产品和服务供给“错位”现象严重.从健身休闲市场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来看,结构性问题突出.2014年,广东省绿道体育休闲产业收入中绿道体育用品占74%,而绿道体育服务仅占26%(图1).具体来看,公共自行车、室外健身器材等绿道体育用品约占行业总产值的80%,而运动项目开发、场地设施管理以及健身文化宣传等绿道体育服务供给明显不足[7].从“量”来看,主要是供给量不足.《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十三五”规划》显示:2015年,广东省有近37.2%的常住人口参加绿道体育锻炼,成功举办绿道体育活动与竞赛300余项次.与2011年相比,绿道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增长66.7%,绿道体育活动与竞赛举办增加100余项次[8].绿道体育休闲需求的攀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而从投入健身休闲市场产品和服务总量来看明显不足.2014年,广东省绿道体育服务业新增投资157.68亿,同比增长8.7%;2015年,广东省绿道体育服务业新增投资196.57亿元,同比增长9.4%.总体来看,绿道体育服务业新增投资额仅占健身休闲产业总体新增投资额的10%,供给总量相对较小[7].

图1 2014年广东省绿道体育休闲产业结构图

2.1.2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供需失衡 绿道体育休闲需求是健身休闲产业供给的风向标,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应以满足绿道体育休闲需求为核心导向.近年来,尽管广东省体育锻炼人口不断增加,锻炼形式逐渐多样.但总体来看,健身休闲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依然凸显.一方面,健身休闲市场供给的产品和服务与绿道体育多元化休闲需求内容不同步.广东省绿道多为骑行而设置的线性空间,空间形式单调,体育场所与设施种类不齐全,限制了绿道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形式的开展,这种现状不利于绿道体育多元化休闲需求的满足.以广州市为例,2014年,广州市市民在绿道空间开展体育活动项目最多的为骑行、徒步走和慢跑,分别占56.3%、41.6%和35.8%,而开展其他健身活动项目的人数仅占29.7%[9].另一方面,绿道体育多元化休闲需求与健身休闲市场有效供给不同步.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健身休闲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10].广东省人均GDP已突破10 000美元,绿道体育休闲需求不断提高.而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根据需求变化创新和调整健身休闲产业结构的能力较弱,针对不同地域特征、运动群体定制的绿道体育产品和服务较少,导致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空间不能得到释放.

2.2 共生模式: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运营的“偏利”与“松散”

2.2.1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偏利共生倾向严重 绿道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主体是由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三方共同供给(图2),但三者之间偏利共生发展的趋势日益突显.绿道体育资源在3个供给主体间匹配失衡,具有明显倾向性.政府组织是健身休闲产业的主导者,掌握着大量绿道体育资源.其颁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指出:“建立健全赛事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幅削减群众性健身休闲赛事活动相关审批事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承办赛事.”但是,政府组织对绿道体育赛事资源的管控和垄断使得社会资本长期处于市场边缘化的状态.譬如“惠州绿道”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的举办[11],自行车击剑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造成赛事衍生品销售、电视转播权销售、门票销售等市场化程度较低.此外,广东省绿道体育项目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不高,如水上项目(赛艇、滑水、漂流)、山地项目(攀岩、高山滑草、高空弹跳蹦极)、时尚运动项目(马术、高尔夫)等群众兴趣日益高涨的绿道体育项目市场化开发不足.

图2 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关系网

2.2.2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作用方式松散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具有连续共生发展的条件,但现实中两者作用方式较为松散[12].在利益博弈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利益联结方式松散,导致两者在绿道公用自行车税费价格上很难找到平衡点.以广州市增城区绿道为例,在绿道骑行前,须到各驿站办理自行车租赁手续,租金多达10~20元/h,并交纳约300~500元的押金;与此同时,城区绿道主要线路远离中心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短缺,多数人被迫驱车前往,然而停车费令人望而却步.此外,由于广东省绿道“兴奋点”存在空间“壁垒”,绿道赛事承办的地域性差异明显.如佛山市宣传南庄绿岛湖站自行车绿道联赛、广州市举办番禺区沙湾古镇景区绿道徒步大会.这种绿道“节点”式的赛事承办,导致不同地域在设施配备、培训服务、社会指导力量等绿道体育资源占有方面存在非均等化现象.

2.3 共生环境: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政策机制的“失修”与“缺位”

2.3.1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扶持政策失修 近年来,广东省体育局力推落实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以绿道线路及其沿线发展节点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运动项目,促进产业互动融合.会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旅游局、体育局等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表1),为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送来强劲“东风”.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绿道体育政府组织职能弱化.《广东省绿道控制区划定与管制工作指引》指出:“广东省绿道在省住房城乡建设部统筹协调下,联合各市级发改、规划、环境、体育、旅游等部门做好各项工作.”这种多部门协作的公共机构行政关系复杂,在统筹各区域绿道发展规划及政策落实过程中易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绿道体育政府组织职能弱化,组织管理制度薄弱.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僵化.由于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调解绿道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但转移支付金额比重较小,导致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陷入财税扶持的僵滞状态.

2.3.2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运行机制缺位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运行机制缺位,成为限制健身休闲市场资源要素流动的机制障碍.一方面,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管理机制的模糊性.对于注册的合法体育组织(绿道自行车协会、马拉松协会等)实行“计划-行政式”的管理办法,干预过多;而自发成立、未获得行政许可的草根组织,基本处于放任状态,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健身休闲产业投资机制的单一性.目前,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在资金投入方面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由社会资本筹集的健身休闲产业基金较少,专项资金匮乏.广东省在绿道体育运营上拥有专属的招标企业,例如,路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包绿道自行车采购,天泰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绿道驿站规划等.但上述投资内容仅限于绿道体育基础设施,在绿道体育项目开发、赛事运作等方面投入比例较少,尚未形成特有的绿道体育品牌营销战略,导致社会投资风险增加.

表1 广东省促进绿道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3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关系的发展路径

立足于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供需结构性矛盾化解,着眼于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市场资源要素均衡匹配,致力于政策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空间拓展与创新驱动,推动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向对称互惠共生方向发展.

3.1 “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培育共生关系发展的市场主体

3.1.1 加强健身休闲市场供需组织链管理 加强健身休闲市场供需组织链管理,需要以绿道体育休闲需求为导向,驱动健身休闲产业供应链的运转,提高健身休闲市场供需组织效率.一是加强绿道体育需求侧的管理.以绿道体育休闲产品为载体,着力开发不同类型的绿道骑游产品,积极引导绿道体育需求侧的优化升级,带动健身休闲产业供给创新.二是加强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的管理.结合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人群,合理布局绿道体育场地设施.在市中心区的绿道体育区域增设适合老年人运动的门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场地设施;在城郊和环城的绿道体育区域增设适合中青年的户外运动项目,如攀爬探险类和拓展类项目等.有效满足绿道体育休闲需求,为绿道体育和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3.1.2 培育健身休闲市场多元供给主体 健身休闲市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的关键是培育多元化市场供给主体,扩大绿道体育在健身休闲产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一是鼓励绿道体育营利组织科技成果创新.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绿道体育产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智能穿戴装备产品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搭建以及VR自行车技术推广等创新成果,提高绿道体育产品技术附加值,引导绿道体育产品高端化发展.二是壮大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以绿道骑行爱好者或绿道体育公益人员为切入点,通过发掘和培育一个或多个具有较强社会动员能力的健身精英作为“火种”,推动绿道体育组织网的建设.同时,以绿道自行车协会为抓手,带动绿道驿站、广场及沿线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优化绿道自行车协会队伍建设.

3.2 “资源流动”畅通渠道,建立共生关系发展的利益均衡模式

3.2.1 畅通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运营“界面” 畅通政府组织与社会资本运营“界面”,就是要通过建立共生关系发展的动力模式,为健身休闲市场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打通渠道,实现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一是建立健身休闲市场PPP模式.采取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政府主体与社会资本利益联结方式,政府将绿道体育资源的控制权转移给社会资本,依据市场供求规律,进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招标程序,通过扶持社会资本开发绿道体育项目,扩大绿道体育资源的流动性.二是建立健身休闲市场资源共享模式.推动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广东绿道体育用品博览会品牌建设,打造绿道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论坛,通过电视、网络媒介、App平台等设立绿道体育专栏,以交互式和慕课等形式强化对绿道体育健身方法、服务导向以及科学成果的宣传.

3.2.2 建立供给主体的利益均衡模式 “世界民营化大师”萨瓦斯教授认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而市场组织与第三部门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生产者要按照安排者的要求提供公共服务[13].首先,树立一致的发展目标.尝试在广东省体育局领导下,成立独立的广东绿道体育管理中心,定期召开绿道体育协同发展会议,就绿道体育发展规划、资金使用、联合宣传、服务保障以及信息资讯等方面进行宏观审视和区域整合,统一协调供给主体之间绿道体育资源的开发层次和项目结构.其次,实现供给模式的转变.以市场机制为杠杆,推动供给模式由“政府提供-政府购买”向“政府授权-市场运营”的方向发展.支持营利组织通过委托旅游公司、属地农民承包经营权、公园运营管理等形式推进绿道体育公共服务有限市场化运作,鼓励非营利组织采用BOT特许权方式参与绿道赛事运营和相关配套设施管理,推动供给主体利益均衡发展.

3.3 “正向环境”有效营造,健全共生关系发展的政策机制

3.3.1 完善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面对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扶持政策失修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健身休闲市场环境.一是制定绿道属地管理政策.广东省各市、区(县)、镇(村)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依据本地区实际,颁布关于绿道体育运营管理、产业创新以及项目开发等相关政策.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2016年颁布《肇庆市绿道建设管理办法》,利用环星湖绿道的湖泊资源,开发跳水、划艇、漂流等水上项目.二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后期奖励等方式提高绿道专项资金覆盖率,引导资金按照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对绿道体育项目、产品和服务逐步推行项目评审、产品优化和服务考评等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3.3.2 健全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效应,需要健全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长效机制,增强健身休闲市场运行内生动力.一是完善社会参与投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绿道体育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探索建立社会资本方PPP项目投标保证金制度,允许社会资本在绿道体育设施运营期满后,通过公开上市、股权转让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完成移交,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二是简化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合法程序.探索“一业多会”机制,放宽绿道体育协会、团体及草根组织准入条件,提高注册标准,明确业务种类,精简审批流程,通畅退出机制,使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更易获得合法身份.

4 结 语

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共生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互利互惠”的发展模式.绿道体育的兴起能够实现健身休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则能完善绿道体育功能设计,两者相互依托,互为利益共同体.随着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关系的深度发展,供需结构错位、组织运营失范和政策机制弊病等问题使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向非对称共生方向发展.因此,过渡到对称互惠共生发展方向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运营主体利益联结方式和完善政策机制“顶层”设计,促进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新增共生能量的产生.

猜你喜欢
绿道共生广东省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