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对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09 01:00秦谊胡晓玲郑媛媛林新晓
中医药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性电热椎动脉

秦谊,胡晓玲,郑媛媛,林新晓

(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22;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北京 100102)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等。严格来讲,颈性眩晕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以眩晕为主症的病证,在中医学属“眩晕”“眩冒”范畴。

目前研究表明,眩晕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中年人群,而由颈部肌肉、软组织病变引起的颈性眩晕在其中约占40%[2]。颈性眩晕在中老年中已成为常见和多发病症,对其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我们采用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8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针灸科门诊颈性眩晕患者66例,男28例,女38例,年龄27~70岁,按照随机号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26±6.77)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23±6.04)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200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3]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诊断标准[4](ZY/T001.9-94):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椎动脉造影检查、椎动脉血流图、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或脑电图检查阳性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观测指标者;③合并心肌梗塞、心衰、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除外耳源性或眼源性眩晕;⑤除外椎动脉Ⅰ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⑥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⑦某些特征人群如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过敏体质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组(电热砭石组)

取穴:百会、四神聪、晕听区(头)、风池(双)、夹脊穴(C1-C7、T1-T3)、肩井、手三里。

本研究选用电热砭石,购自北京海奥思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京药监械(准)字2008第1270207号。

操作:参考陈思[5]的方法进行操作,调节电热砭石(9 cm×10 cm×2 cm)表面温度为50 ℃,恒温。患者取坐位,于颈肩部涂抹刮痧油,先用电热砭石在头顶百会、四神聪、晕听区施以熨擦法;再沿夹脊穴从上而下推刮,重点点按双侧风池穴;第三步从内而外推刮肩部,重点点按肩井穴;最后从上而下点按手三里穴。整体治疗时间约30 min,以局部皮肤发红,或有微微出痧为度。

每周3次,隔天1次,4周为1疗程。

2.2 对照组(针灸组)

取穴:百会、四神聪、晕听区(头)、风池(双)、夹脊穴(C1-C7、T1-T3)、肩井、手三里。

操作:在严格消毒下,取0.3 mm×40 mm毫针分别刺入上述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提插捻转后留针30 min,留针同时予红光照射仪(北京市科宏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京药监械(准)字2012第2260798号)进行局部照射,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度。

每周3次,隔天1次,4周为1疗程。

2.3 观察指标

(1)症状和功能评分: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6]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记录1次。

(2)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价眩晕的程度,在纸上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眩晕;另一端为10,表示剧烈眩晕;患者按照自己眩晕的程度在横线上画出记号,记录其评分。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记录1次。

(3)TCD(观察椎基底动脉参数):左右椎动脉(LVA/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记录1次。参考焦明德[8]所提出的正常参考值,即TCD异常标准血流速度>正常对照组均值±1.5SD, 或<正常参考值下限。

(4)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①治愈:原有眩晕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②好转:原有眩晕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③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100%。

(5)安全性评价:在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一次安全性检测。常规记录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损伤、皮肤过敏、出血、局部肿胀或疼痛、晕针等与施术有关的反应。

3 结果

3.1 症状和功能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症状和日常生活评分两项(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和功能评分

3.2 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

3.3 TCD椎基底动脉参数

3.3.1 两组血流速度变慢动脉治疗前后的Vm的比较

所有患者中,共计42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慢,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18例。治疗后,两组患者LVA 、RVA、BA的Vm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而治疗组LVA、RVA、BA的Vm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见表3。

表3 血流速度变慢动脉治疗前后的Vm的比较

3.3.2 两组血流速度增快动脉治疗前后的Vm的比较

所有患者中,共计28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快,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2例。治疗后,两组患者LVA 、RVA 、BA 的 Vm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LVA 、RVA 、BA 的 Vm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见表4。

表4 血流速度变快动脉治疗前后的Vm的比较

3.4 疗效评价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例)

3.5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变化,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破损和皮肤过敏。治疗组出现3例皮下瘀血,未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对照组出现4例皮下出血,1例晕针。

4 讨论

4.1 颈性眩晕

眩晕为临床症状,其发病常涉及多个系统,颈性眩晕的诊断主要以主诉症状为主,阳性体征及特异性的检查均较少,其发病机制也尚不明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9-12]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狭窄、闭塞或者痉挛等,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眩晕。其主要病因有颈椎病导致的颈部肌肉僵硬,或骨质增生、动脉斑块形成而致椎动脉管腔狭窄,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等。

颈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其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所涉及脏腑主要归于肝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代程杏轩《医述》曰:“病在肾, 则病肩、背、颈项痛”,强调了颈肩部位的病变,其本在肾。颈性眩晕之病因则更为复杂,《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由是可知颈性眩晕主要是由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肝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一方面,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髓海失养,易生晕眩;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脉失养,颈部筋骨拘挛,压迫血络,而致血行不畅,或由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或由外受风寒,有形之邪凝滞,或由长久低头,气血不通,或由七情内伤,气机郁结等,导致气血壅塞局部,血脉不通,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发为眩晕。

4.2 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

电热砭石(专利号:ZL00266752)是一种新型的温熨疗法设备。它是在传统的砭石疗法基础上,通过在砭石内植入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制作而成。既可以长时间恒温发热,又能精细控温。它将传统的砭石疗法和中医温熨疗法及推拿手法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温熨和推拿手法,点、按、推、刮、揉、拍等手法综合运用,作用于局部经络和穴位,通过其温热效应及手法操作,作用于患部经穴,温通经络、舒筋活血,调节经脉虚实,从而治疗疾病。具有操作简便,无痛无创,疗效可靠,安全环保的特点。

温熨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主要是使用某些特殊的介质,或者将某些药物直接加热后,放置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或使用其进行按摩的疗法。民国时期成书的《砭经》一书指出“惟动与热直达病处之奥”,提倡将砭石加热后使用,而温熨疗法则将热疗与按摩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能直达病处。《灵枢·周痹》:“故刺痹者……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说明温熨疗法可以调节经脉虚实,疏通经脉,调节气血[13]。

在选穴上,主要选择了头颈部督脉腧穴及手足少阳经进行治疗。一方面,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头顶部的百会和四神聪为眩晕常用穴位,可以直接改善头部血流,减轻眩晕。另一方面足厥阴肝经上于巅顶,选择头顶部治疗,也可有效地疏通厥阴气血,疏风通络止眩。晕听区是头皮针理论中治疗眩晕耳鸣常用功能区,有学者[14]通过针刺晕听区,使用强刺激手法,可以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素问·五藏生成》记载:“目瞑、耳聋,上虚下实,过在厥阴与足少阳。”重点推刮、弹拨风池,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可升发阳经气血;肩井是手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手三里是手阳明经穴,推刮放松三穴可以疏通颈肩背气血,祛风通络,阳维脉又主联络各阳经归于督脉,上行头颈肩部;颈夹脊则振奋督脉之气,使之上达清窍。诸穴共用,则头颈肩经脉畅通,气血上达于脑,则髓海得养,眩晕减轻。

4.3 电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机理探讨

颈性眩晕不管是属虚属实,颈部经脉痹阻,血脉不通,气血不能上荣清窍,都是最直接导致眩晕的病理基础。电热砭石温熨疗法通过对头颈肩部位的相关穴位推刮、热熨、弹拨,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调整小关节紊乱,改善血液循环,解除异常应力对椎动脉的压迫,从而改善因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5],起到通经活络、醒脑开窍之功,故而眩晕得治。

笔者通过电热砭石温熨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对比观察,证实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对于椎-基底动脉的流速变化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因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对颈肩及头部的机械刺激可以有效缓解伴发的颈肩部和头部不适症状。观察中发现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和稳定性优于针灸组,可能是由于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将按摩与局部热疗相结合,更好地改善了局部肌肉拘挛,从而缓解了局部血管的痉挛,同时对颈肩及头部的透热作用改善了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头部的血流供应。

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在临床使用时操作相对简单,易学易用,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并且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过程无创无痛,更容易为患者接受,依从性较高,用于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颈性电热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研发可电热消毒的石墨烯口罩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家电常用电热材料和电热元器件分析
什么是颈性眩晕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学会区分电能、电功和电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