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舰,唐海军,敬龙军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以投篮、上篮、扣篮为中心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性项目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大众青睐。篮球运动员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精湛的投篮、敏捷的抢夺、出奇的扣篮和强有力的封盖都是篮球魅力的精彩呈现。这项运动对抗性强、节奏快、技巧性高而运动量大,要求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过程中全身心投入,通过不断跳跃、下蹲、急转、加速才能出色完成攻和守的任务。在对篮球激烈的争抢过程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给运动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使得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受限,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运动生涯。为了促进篮球运动损伤研究得到进一步质和量的提升,笔者对CNKI 数据库收录的1896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提供科学的借鉴,从而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990年,北京体育学院学者杨英就篮球运动损伤发表论文,标志着我国此项研究的开始;文章指出:为了避免和减少篮球运动员的“致命伤”,要从膝关节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去分析,重点提到的有错误的站立姿势、身体失控与落地不稳、身体接触、过多的深蹲跳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等[1]。
图一 1990-2018“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主题检索状况及趋势
以1990-2013年的20多年为界限,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主题检索,形成趋势图(见图一)。研究发现在1990到2003年这个时间段里,有关“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在2003到2005年,我国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的发文量持续上升;经过2005年的高峰期后急转下降,到2008年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直到2011年才开始迎来了巅峰状态,有22篇的发文量,其中以陈月亮和姚鸿恩学者为代表人物。2013年再次下滑,随后从2014-2018出现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18年呈现一个持续突破的趋势,说明“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中,主要是选取核心期刊为参考对象。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利用率高、信息量大、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采集到了23种刊物登载了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论文;该数据说明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层次基本上是站在学术领域,跨领域不强。下面的饼图列出了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排行居于前十的期刊。
图二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文献研究的来源类别分部排名前十
根据各期刊的发文量和分布情况(见图二),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这三大期刊是主要研究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三大核心骨干力量,而在对几位高产作者的文献分析中发现,刘卉、李翰君两名学者都是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由此可以看出,北体作为学者发表其思想观点的核心阵地为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传达文章的主要信息,可谓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浓缩。其在文章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充分反映它受到关注的程度。关键词共线是指基于文献内容特征,将文献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关键词共线网络,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与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且围绕这些内容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找出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图三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文献研究的关键词共线网络
就图三进行分析,该图上的19个节点分别代表19个关键词,其中关键词“运动损伤”这个节点最大,说明其出现的频次最高;错综复杂的网络恰好体现了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紧密程度则通过线条的粗细彰显出来。细察此图发现有部分关键词突现性特别明显;膝关节损伤、预防措施、体能训练、运动损伤是使用最高的关键词,这些高频词表明了我国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它们代表了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如果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相比较,发现尚存一定的差距;我国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的学者把重点聚焦在运动损伤的成因、类别、特点及预防措施几方面,未能紧紧围绕运动损伤的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研究强调要跨学科多角度研究。篮球运动损伤研究可以不仅从体育科学角度出发,还可以从解剖学、力学、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开展探索。余浩提出从力学视角研究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分析运动员的用力方向、发力大小及速度与运动损伤的关系;韩军主张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篮球运动损伤,倡导运动员要建立运动的预防意识机制。王帅建议从人体解剖学视角通过对人体膝关节的生理构造分析来探索怎样避免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纵观我国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的历史,发现研究手段还不够新颖,研究视角维度也不够宽广。针对运动损伤后应该采取何种应急措施专家学者们探讨得不够。事实上,应急措施采取得不当,会对运动员的康复及重返赛场的技能发挥都存在巨大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再者,篮球运动员损伤康复后如何进行恢复训练的研究也涉略得不多。毕竟运动员受过伤,康复后不可能像其他队员一样进行同等程度的训练,一旦处理不当,势必影响运动员的篮球职业生涯。可见加强我国篮球运动员损伤后的应急措施和康复及恢复训练的研究都是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些年来对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的梳理,我国的篮球管理部门找出了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鼓励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给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和支持。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拓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全面深入地去探索并建立完善的篮球运动损伤研究理论用来指导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篮球教练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懂得把科学理论应用到篮球运动的实践中来,及时记录下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受伤的情况;建立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档案,可用于以后的赛事和训练中做参考,对运动员伤病的恢复也起到一定作用。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必须懂得从多方面着手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尽最大可能地减低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再者,篮球运动员本身要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树立防范意识,完善动作技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始终本着“宁失一球,不伤一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参赛理念,既保护自己,也不要错伤其他队员。
随着我国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对篮球运动损伤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全面研究,我国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几率会大大减低;即便在赛场或训练中发生了运动损伤的情况,对突发事件也能采取及时而有效的应急措施予以处理;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和训练、赛事的恢复会得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指引,从而推动我国篮球事业大幅度的发展,参与到世界各国的篮球竞赛中去,像我国的女排一样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