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究

2020-10-09 02:30范卉颖唐炎张加林
体育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外初中生身体

范卉颖,唐炎,张加林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向城镇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大多数青少年将在城市或类似城市的城镇中接受学习。在青少年的成长周期中,初中学段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下接小学,上承高中,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打下的体质基础对其一生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1]。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支柱,体育对体质健康的作用主要通过一定强度的规律性的身体活动来实现,规律性的身体活动能有效降低青少年患心血管疾病、抑郁、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几率[2]。因此,在学校向城镇聚集和青少年体质亟需提升的现实背景下,对城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意义重大。对于尚处于学龄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其日常身体活动主要由体育课和课外身体活动组成,其中,课外身体活动占据了学生90%以上的身体活动时间。因此,若想提升城市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务必要将课外身体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对城市初中生的课外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调查,探究影响课外身体活动的因素,为城市初中生课外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为提高城市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城市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以我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3]——上海市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由于初三年级学生即将中考,受限因素较多,测试难度较大,故此次调查不包括初三学生。此外,上海初中实行预备班制,因此本研究实际调查对象为初中预备、初一、初二年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调查法在静安、黄浦、宝山、虹口、杨浦5 个区共9 所初中随机抽取724 名学生。对调查对象及其监护人发放知情同意书,详细介绍研究的流程、目的及安全性。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有效性,以问卷信息完整、加速度计完整佩戴连续一周(5 个上学日+2 个周末日)、每天至少佩戴10 h 的学生为有效样本,最终488人有效完成了本次测试,整体有效率为67.4%。

1.2 课外身体活动水平测量

使用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测量研究对象的课外身体活动水平,该加速度计的信效度在国内外的众多研究得到验证[4],被认为是最常用且信、效度都较高的加速度计[5]。测试数据使用ActiLife version 5.5.5 进行分析和整理。依据Zhu 等[6]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研究结果,将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的切点设置为100、2 800 和4 000 counts/min,把身体活动分为轻强度身体活动(LPA)、中强度身体活动(MPA)、高强度身体活动(VPA)、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其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中强度身体活动+高强度身体活动。参考王超等[7]在青少年人群中的研究结果,将加速度计的采样间隔设置为1 s。

1.3 问卷调查

为探究真正影响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的因素,查阅相关资料并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使用自行设计的课外身体活动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消费情况、家长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住宅最近的体育场所距离、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学习压力、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对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体育教师指导课外身体活动频率、家长对课外身体活动支持程度和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为保证问卷效度,特请5 名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对本问卷进行评定并根据其建议进行修改,其内容效度受到专家们的肯定,下文因子分析的结果验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KMO=0.702>0.7,Bartlett 球度检验值为0.000,显著水平小于0.05)。为获得问卷信度的检测结果,抽取270 名学生间隔2 周进行重复调查,学生2次回答组内相关系数(ICC)平均值为0.47,调查问卷信度处于中等水平,符合信度要求。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 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 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基本情况

1)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整体分布。

测试对象平均每天进行(84.0±26.2) min 的低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占总课外身体活动总时间的70.8%;(16.2±5.9) min 中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占总时间的13.6%;(18.5±9.2) min 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占总时间的15.6%;合计(34.7±13.6) min 的中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占总时间的29.2%。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运动医学会等国际组织均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应进行1 h 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上海市初中生课外大多时间进行的是低强度运动,其中中高强度时间(34.7±13.6) min,距离1 h 的推荐量还差25.3 min。西班牙青少年平均每天进行42.0 min 的中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英国青少年平均每天进行40.9 min 的中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8]。由此可见,上海市初中生与其他国家存在差距,课外身体活动情况整体不甚理想。

2)不同性别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

男生的课外身体活动情况整体好于女生,男生各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均高于女生,每天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20.8±10.6) min,是女生(16.5±7.4) min 的1.26倍,t检验结果显示: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内外其他研究也呈现男生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的结果[9-10]。男、女生身体活动上的差异可能是:一方面,男、女生在青春期身体素质发育会有明显差异,女生的腰腹肌力量、下肢爆发力等的发育都落后于男生,导致其在需要一定身体素质的体育类身体活动上显著低于男生[11];另一方面,青春期女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锻炼意愿和行为均有明显下降趋势[9],参与体育的心理积极性普遍不如男生,使女生参与锻炼的“阈值”较高,“疲劳点”较低,故女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显著低于男生。

3)不同年级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

不同年级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如表1 所示,各强度均随年级的增长而下降,预初整体高于初一与初二,低强度的差异最大,中、高、中高强度也明显高于初一与初二年级。t检验的结果显示,预初年级在低强度和中强度时与初一、初二年级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和初二年级间,低强度有明显差异(t检验,P<0.05),中、高、中高强度初一略高于初二,但差距不大。预初年级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生的身份,心智不成熟,神经系统易兴奋,行为特点更偏向小学生,活泼好动,突发性、无规律的动作比较多[1,12],且学习压力相对最小,故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都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初一学生已进入初中生的角色,心智逐渐成熟,不规律的动作逐渐减少,且初一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初二学生心理发育较成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课外时间有更多的作业、补习班等,自我可调配的活动时间较少,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均最低。

表1 不同年级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s) min/d

表1 不同年级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s) min/d

1)与初一、初二的t 检验,P<0.05;2)与初二的t 检验,P<0.05;3)与初二的t 检验,P>0.05;4)与初一、初二的t 检验,P>0.05;5)与初二的t检验,P>0.05

年级 LPA MPA VPA MVPA 预初 92.3±26.61) 17.1±6.51) 20.0±8.74) 37.0±14.14)初一 81.6±25.62) 15.5±5.43) 17.1±10.85) 32.7±14.25)初二 68.2±18.1 15.4±5.5 17.0±10.8 32.4±11.0

4)不同时段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

比较上学日与周末的课外身体活动情况(表2)可以看出,上学日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均远高于周末,高强度更是周末的1.53 倍。t检验的结果显示,上学日与周末在各强度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校内政策支持、学校支持、场地设施、运动同伴等各项因素都充分,有利于上学日学生在校内进行身体活动;而周末身体活动由家庭及社区共同支配。为进一步探究周末身体活动开展不佳的具体原因,本研究查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上海)》(2016)的数据,发现上海青少年的“家庭和同伴的支持”的指标得分为B,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社区综合环境”指标评定结果为D,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B)。结合表2 和《研究报告》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家庭环境在青少年身体活动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但我国以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思路发展社区体育,并不适合青少年的体育参与[13-14],当前社区体育的发展并不能满足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需求,这可能是导致学生周末身体活动情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表2 不同时段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s) min/d

表2 不同时段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s) min/d

1)与周末的t 检验,P<0.05;2)与无体育课上学日t 检验,P>0.05

时段 LPA MPA VPA MVPA 上学日 86.0±27.01) 16.5±5.91) 19.0±8.21) 35.5±12.61) 周末 68.9±27.3 13.2±8.5 12.4±7.9 25.6±14.8体育课日 84.3±25.52) 16.2±6.12) 18.6±8.12) 34.8±12.62)无体育课上学日 88.3±32.0 16.9±6.8 19.5±10.5 36.4±15.8

进一步将上学日中的体育课日与无体育课日进行比较(表2),无体育课日的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都高于体育课日,t检验结果显示各强度身体活动均不呈显著性差异(P>0.05)。Rowland 的补偿假说认为:青少年为了维持每天固定值的身体活动量,会在身体活动较少当天的晚点时间进行较多的身体活动,以补偿当天的身体活动不足[15]。参照补偿假说,初中生在无体育课日的课外身体活动普遍高于体育课日,一方面可能是在无体育课日活动量较少,为弥补当天活动量的不足,学生在课外时间会主动进行较多的身体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在体育课上体力的消耗在课后产生运动性疲劳,也影响到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 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城市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循证,制定包含12 个问题的问卷进行了调查,问卷条目为:学习压力(X1)、体育兴趣(X2)、体育锻炼的认识度(X3)、学校课外身体活动形式的多样性(X4)、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X5)、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X6)、体育教师对课外身体活动的指导频率(X7)、体育消费情况(X8)、家长参加体育锻炼频率(X9)、家长对课外身体活动的支持程度(X10)、住宅最近的体育场所距离(X11)、运动技能掌握情况(X12)。

1)因子分析及公因子命名。

由于问卷内涉及自变量数目较多,先将众多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再进一步分析会使结果更清晰、明了。为了验证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先对以上12 个条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其中KMO值为0.702>0.7,近似卡方为223.472,Bartlett 球度检验值为0.000,模型适合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提取了4 个公因子,如表3 所示,12 个条目中,前4 个特征根为2.514、1.610、1.256 和1.134;4 个成分对12 个原始变量的变异解释程度依次是25.254、17.417、12.468、10.454,累进贡献率达到65.593;此外,前4 个成分特征根均>1。综合以上结果,认为12 个条目中提取前4 个主成分是合理的。

表3 因子提取过程中相关参数统计

依据4 个公因子内条目的意义,对4 个公因子进行命名:

(1)第1 共性因子(F1)由X1、X2、X3、X4支配,内容主要涉及学习压力、体育兴趣、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度、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其中学习压力、体育兴趣、体育锻炼的认识度都属于青少年主观层面的相关态度,故将第1 共性因子命名为主观及组织因子。

(2)第2 共性因子(F2)由X5、X6、X7支配,包括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体育教师指导课外身体活动频率,均属于学校各方因素对学生参与课外身体活动的支持,故将第2 共性因子命名为学校支持因子。

(3)第3 共性因子(F3)由X8、X9、X10支配,包括体育消费情况、家长参加体育锻炼频率,家长对课外身体活动支持程度,均属于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参加课外身体活动的支持,故将第3 共性因子命名为家庭支持因子。

(4)第4 共性因子(F4)由X11、X12支配,包括住宅最近体育场所的距离、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将第4 共性因子命名为环境及技能因子。

2)不同性别公因子得分的比较分析。

SPSS 软件在因子分析过程中会生成4 个公因子的得分,本研究的问卷采用李克特5 级评分,将5 个等级赋值1、2、3、4、5 分,使用回归法(Regression)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的均值为0,因此进行不同维度比较时,结果会出现正值和负值,此值仅代表分数的相对高低(正值>负值),不具有方向等含义,得分越低意味着主观及组织条件越差、学校支持条件越不理想、家庭支持越少、环境及技能越差。各公因子的得分等于公因子所包含的变量所得分加权后的分数之和。因篇幅所限,仅呈现各公因子得分的分值,对各变量的得分(见表4)仅作结论性的阐述。

表4 不同性别的公因子得分情况(± s)

表4 不同性别的公因子得分情况(± s)

公因子 男 女 t 检验结果主观及组织 -0.172±0.991 0.149±0.991 P<0.05 学校支持 -0.087±0.776 0.081±1.169 P>0.05 家庭支持 0.141±1.101 -0.129±0.885 P>0.05 环境及技能 0.263±0.894 -0.287±1.036 P<0.05

主观及组织因子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将该因子所含变量得分比较发现,男生“体育兴趣”及“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度”得分高于女生,“体育兴趣”呈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学习压力”(学习压力为反向条目,学习压力越小得分越高)、“学校课外体育组织的多样性”得分高于男生,“学校课外组织的多样性”呈显著性差异(P<0.05)。学校在课外活动时并未将男女分开组织,而是所有学生一起进行相同的课外活动,但“学校课外体育组织的多样性”却呈男女显著性差异,再结合女生体育兴趣及认知程度低于男生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女生相较男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对体育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体育外界支持的需求度不如男生,从而在外界支持情况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女生更容易满足,较男生会选择分数更高(情况更好)的选项。相关研究也显示,女生的身体活动控制力、执行力及对自身的自信心均低于男生[16]。参照此思路,也可以解释学校支持公因子的结果,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男女进行同样内容,但女生得分结果也高于男生,这也是由于女生对体育的期望值不高,选择情况更好的选项的原因。以上结果说明了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体育意识不高的群体,即使身体活动不足也不自知。因此,务必要将对女生群体科学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只有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中来。

家庭支持因子女生的得分略低于男生,男女差异主要体现在“体育消费情况”,女生的体育消费低于男生。相关研究指出,男、女生青少年在对待体育消费时呈现不同特征,女生相较男生对待体育用品的消费取向现实,心态稳定[17]。值得肯定的是,该公因子中所含的家长对课外体育的支持程度、家长身体力行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条目男女并无明显差异,在传统观念里,女生应符合“静”的形象,而男生则偏“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刻板印象在不断淡化,应保持这种趋势,使男、女生在校内、家庭、社会中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环境及技能是4 个公因子中男女差异最大的因子,将该公因子中所含条目进一步分析发现,社区环境男女差异不显著(P>0.05),技能掌握情况呈显著差异(P<0.05),男生熟练掌握技能数量显著高于女生。技能的掌握受制于众多因素,如身体素质、运动天赋、体育兴趣、教师教法等,运动技能的渠道也较广,如学校、社区、体育兴趣班、体育俱乐部等,男女生可能由于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技能学习中男生往往会快于女生,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这种差异,尽量采用差异化教学,多关注技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家长在校外也应拓宽女生的技能学习渠道,鼓励女生参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大众体育项目。

3)不同年级公因子得分的比较分析。

不同年级公因子得分及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年级的公因子得分情况(± s)

表5 不同年级的公因子得分情况(± s)

1)与初一、初二的t 检验,P>0.05;2)与初二的t 检验,P<0.05;3)与初一、初二的t 检验,P<0.05;4)与初二的t 检验,P>0.05

年级 主观及组织 学校支持 家庭支持 环境及技能 预初 -0.037±1.0491) 0.047±1.0521) 0.093±0.0071) -0.269±0.6603) 初一 0.173±0.8992) -0.206±0.8872) -0.073±0.9694) -0.154±0.6664) 初二 -0.142±0.984 0.163±0.976 -0.190±1.061 0.155±1.180

不同年级间,主观及组织因子和学校支持因子呈相反结果,主观及组织因子初一最高,初二最低,学校支持因子正好相反,初一最低,初二最高。比较主观及组织因子的内部变量得分,“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度”“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的得分,初一>预初>初二;“体育兴趣”的得分,预初>初一>初二;“学习压力”的得分,初二>预初>初一。学校支持因子各要素中,“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教师指导课外身体活动频率”的得分,预初>初二>初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的得分,初二>初一>预初。预初学生年纪尚小,对体育有着浓厚兴趣,但对体育认知还不够深刻,另一方面,预初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面对全新的环境,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压力较大,而学校为了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对预初年级的管理也较严格,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预初年级在这两个公因子中处于中等水平。初一学生经过1 年的磨合,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学习压力在3 个年级中最小,随着心智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深入,已形成一些对体育的科学认知,在3 个年级中主观及组织因子得分最高,但学校对初一学生支持程度不够,学校支持3 个年级中最低,这种落差容易造成体育积极性的减退。当初一学生升至初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变大,加上对学校开展课外体育多样性不甚满意,体育兴趣下降明显,课外身体活动也随之减少(表1),此时即使学校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也没能改变这种下降趋势。因此,学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对各个年级均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支持,同时开发多种形式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注意对学生情绪的疏导,加强对学生科学体育意识的培养。

家庭支持公因子的得分随年级的增长而降低,具体体现在家长身体力行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家长对课外体育的支持程度随年级递增而减少,虽然随年级的递减程度并不呈显著,但是这一趋势并不乐观。如前文所述,随年级的增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降低,家长作为重要的外界支持,对孩子的支持不到位将会使下降趋势进一步扩大。同时,家长不能认为给予资金和精神支持就足够了。研究显示,家长身体力行参与体育中的行为表率对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起到的积极效果更为明显[18]。因此,在学生随年级增长的同时,家长应采取主观态度支持和客观行为表率并进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

环境及技能公因子的得分方面,预初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二,是4 个公因子中在各年级间差异最大的。比较该因子的变量得分发现,预初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年级。预初与其他年级技能掌握上的差异,本质上是小学和初中学段在运动技能教授时重点的不同导致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指出:“小学阶段要注重各种基本动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小学体育教育并不以教授运动技能为主,而在于打下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基础,初中体育教育则在小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19]。预初学生刚刚进入初中不久,掌握的技能数最少,随着年级的增长,才逐渐掌握较多的运动技能。本研究认为,不应刻板地遵循《课程标准》中小学、初中技能教学的重点划分,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可根据学生自身运动能力和学校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学习1 项运动技能,而初中阶段的学习要紧密衔接小学,在已有运动能力基础上使学生熟练掌握1~2 项甚至更多的运动技能。

2.3 初中生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会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20],故分别以低、中、高及中高强度的课外身体活动水平为因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究不同强度课外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自变量间无共线性,回归系数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其值越大,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

以主观及组织因子(F1)、学校支持因子(F2)、家庭支持因子(F3)、环境及技能因子(F4)为自变量,分别以课外低、中、高、中高强度体育活动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一(LPA)、模型二(MPA)、模型三(VPA)、模型四(MVPA),结果如表6 所示。对自变量之间是否有共线性关系进行检验,衡量指标显示:F1、F2、F3、F4对应的容忍度分别为0.994、0.985、0.986、0.976,均大于0.1,方差膨胀系数(VIF)分别为1.006、1.015、1.014、1.025,均小于10,说明自变量间无共线性问题。

表6 各公因子与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多元线性回归所得结果参数

为便于理解表6 各参数的含义,以模型一(LPA)为例进行说明。模型一以主观及组织因子(F1)、学校支持因子(F2)、家庭支持因子(F3)、环境及技能因子(F4)为自变量,课外低强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其中,主观及组织因子的回归系数为-1.832,P=0.445>0.05,说明主观及组织因子与课外低强度身体活动不呈显著;学校支持因子回归系数为-3.053,P=0.181>0.05,说明学校支持因子对课外低强度身体活动不呈显著;家庭支持因子的回归系数为4.791,P=0.037<0.05,家庭支持与消费因子对课外低强度体育活动具有显著作用;环境及技能因子回归系数为5.626,P=0.041<0.05,环境及技能因子对课外低强度体育活动不具有显著的作用。在该模型中,具有显著影响的是家庭支持因子和环境及技能因子,F3回归系数大于F4(5.626>4.791),因此家庭支持因子的影响大于环境及技能因子。基于以上结果,进一步对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1)主观及组织因子(F1)对课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

从模型三、四的结果可以看出,主观及组织因子对初中生课外高强度、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P=0.007、0.033<0.05),课外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为课外中、高强度之和,该因子对中强度并无显著性影响,可以推断该因子对中高强度的影响主要源于对高强度的显著影响。课外低强度、中强度等活动,可能源自家务活等日常行为,但高强度活动则大多为体育类活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实,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兴趣才能激发其付诸实践的意愿[21]。本研究的结果再次证明了体育意识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2)学校支持因子(F2)对课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

对比各因子结果,唯有学校支持因子对各强度都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纳入的其他与学校体育相关因素,也仅有“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产生显著影响。但是,这一结果不等于学校体育对学生课外身体活动没有贡献,表2 中上学日与周末的显著性差异足以说明学校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学校体育整体对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但本研究纳入的“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体育教师指导课外体育活动频率”并不是真正影响课外身体活动的学校因素。造成这一结果可能因为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落实方面,一直处于口号大于行动、理论高于实践的尴尬地位,学校对校内课外体育的组织流于形式,并不深入。校内课外体育虽按规定开展,但浮于表面,所以“学校组织课外体育的多样化”有显著性影响,但“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无显著影响;体育教师虽在课外体育活动时到场,但到场后对学生实际指导情况不佳,所以“体育教师指导课外体育活动频率”无显著影响。校内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体育课无法达到学生每天锻炼1 h 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对校内课外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课外时间灵活、形式自由等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3)家庭支持因子(F3)对课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

基于模型一、三的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支持因子对青少年的课外低、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有显著的影响。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轨迹大多为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在校外的时间大多在家中,Hsu[22]的研究发现,家庭的支持与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显著相关,家长的身体力行是激励青少年运动意愿的最好方式。虽然《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家庭体育环境整体较好,但仍要以家庭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将家庭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的重点,家长在体育观念及物质资金方面保证支持,同时在参与行为上也要做良好的表率,带动青少年在课外时间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初中生的课外身体活动水平。

4)环境与技能因子(F4)对课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分析。

结合模型一、二、三、四的结果,环境与技能因子对青少年的课外低、中、高、中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是各模型中回归系数均最高的因子。2016 年发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要求社会各方集中资源投入青少年体育参与,建立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彰显了对青少年校外所需的积极支持。该政策的出台及贯彻实施,将十分有利于青少年在校外的体育活动设施保障,使青少年在校外方便地使用健身设施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该因子除环境外,还有运动技能掌握这一因素,青少年的运动技能与其运动兴趣之间成正相关关系[23],运动技能是青少年将体育兴趣付诸实践的有效载体,运动技能掌握的越娴熟、熟练技能越多,越容易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兴趣,也更好地为终身体育习惯打下技术基石。关于技能的学习,也不应仅限于学校,应扩大技能学习面,家长积极引导青少年的兴趣,鼓励其参加校外体育兴趣班,社区体育则多组织群众性体育项目的技能培训,以满足青少年在运动项目上的多元化需求。

3 结论

1)初中生平均每日进行118.7 min的课外身体活动,其中含84.0 min 的低强度身体活动,16.2 min 中强度身体活动,18.5 min 高强度身体活动,合计34.7 min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初中生的课外身体活动情况并不理想。

2)男生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均高于女生,这可能与青春期男、女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发育差异有关;随年级的增长,各年级课外身体活动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学日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都远高于周末,学校在上学日对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贡献明显;无体育课上学日的各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略高于体育课日。

3)课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提取出4 个公因子:主观及组织、学校支持、家庭支持、环境及技能。比较不同性别及年级间的因子得分:男生的主观及组织、学校支持因子得分低于女生,家庭支持、环境及技能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在日常工作中要尤其注重女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同年级间,主观及组织因子初一最高,初二最低,学校支持因子则正好相反,家庭支持的因子得分随年级的增长而降低,环境及技能公因子的得分方面,预初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二,是4 个公因子中在各年级间差异最大的。

4)主观及组织因子对课外高、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要将培养青少年积极、科学的体育意识作为重点工作;学校支持因子对各强度都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纳入的体育教师指导频率等不是真正影响课外身体活动的学校因素;家庭支持因子对低、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有显著影响,要将家庭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具体实施的重点;环境及技能因子对课外低、中、高、中高强度课外身体活动均有显著影响,是4 个公因子中对初中生课外身体活动影响最大的因子。

猜你喜欢
课外初中生身体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满课外班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