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芳
[摘要]以微课为技术手段、以自主研学为学习方式的英语语法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尝试。文章从应用背景、应用目的、应用类型、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把语法微课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自主研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高中;微课;英语语法;自主研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36-03
一、应用背景
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2]。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渠道,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学后教”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二、应用目的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論为基础的“研学后教”,倡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掌握关键的学习内容,再通过课堂展示学习成果,生生互教,教师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与留有的困惑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讲到实处、点到关键,从而充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语法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高中英语语法既系统又琐碎,知识点众多且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对于语法微课,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重放、回看以学习相关的语法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法研学的自主性、便捷性和高效性。
三、应用类型
(一)基础补偿型学习
高中英语的语法项目,大部分是在初中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延伸。如果学生个体的语法基础薄弱,而课后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专门照顾这部分学生,则可让这部分学生在开展相关语法学习前,利用语法微课进行补偿型的学习,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补充,为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另外,大部分的高中语法项目,如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被动语态等,往往通过多单元呈现,容易造成学生学习间隔长、遗忘率高等问题。而借助语法微课进行补偿型的学习,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激活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语法学习的新突破。
(二)课后巩固型学习
高中英语语法内容和体系纷繁复杂,是英语知识学习的核心内容。如虚拟语气历来是高中语法的难点、重点以及高考的考点,也是不同版本教材通过两个单元以上的语法专项来完成的重要语法教学项目之一,给学生带来了不少困难[3]。像这样的重难点语法知识,学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加深才能巩固。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课堂上的语法复习往往连贯度高、知识容量大、讲解速度快,学生如果未能在课堂上全面理解、消化这些重难点知识,可以在课后根据个人的情况,重复或跳跃地观看相关的语法微课,直到完全掌握。
(三)技巧提升型学习
虽然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但语言知识的掌握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高考对学生语法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语法填空题和改错题。以语法填空题为例,小题考查形式有纯空格题、给出动词题、词形变化题这三种形式,其中,纯空格题考查的范围包括介词、代词、连词、冠词,如何判断具体该填什么词,成为不少学生的解题困惑。从备考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该题型的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而制作的微课,能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方向与思路,从而准确地判断考点、确定答案,这对提高学生在语法填空和改错题上的得分有较大的帮助,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高考备考信心。
(四)考前回顾型学习
考前回顾型学习主要是针对语法复习过程中学生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进行考前回顾。针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而制作的语法微课,相当于班级的电子错题本,是重点尤其是难点、“精点”的集合,能帮助学生在最后的考前复习中把握复习的重点,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学习更高效。
四、应用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不断融合,可用的语法微课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是,教师在使用已有的语法微课资源时,除了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还要考虑应用对象的适用性。教师在发布语法微课自主研学任务前,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注意所选微课应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相符合,能够满足学生的语法学习需要。针对所教学生在语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而自主开发和应用的微课资源是最具适用性的。
(二)自主性原则
“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将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解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技能[5]。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小老师”作用,把语法微课灵活地应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以问题为驱动,帮助学生自主预习新知、攻坚克难、掌握技巧和复习巩固,借助语法微课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反馈性原则
学生借助语法微课进行自主研学之后,教师需要通过检测手段获取相关信息来评价学生自主研学的效果。有了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语法的掌握情况,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语法微课的进一步开发指明方向。电子书包平台具有快速反馈学习效果的优点,从电子书包的反馈数据(见图1),教师可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错误分布情况,甚至每个学生的正确率情况,这有助于教师找准学生的自主研学薄弱点,从而对第二天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突破学生的自主研学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五、应用策略
(一)整合微课资源
高中的英语语法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单个的语法微课是独立而碎片化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归类和整合,那么这些语法微课很难成为完整的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因此,语法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除了要关注具体的知识点,还要着眼于整體的语法微课系列的构建,这样才能实现语法微课自主研学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以名词性从句为例,名词性从句可以细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而同位语从句这个知识点又涉及其与定语从句的区别,教师把这些单个的知识点微课资源进行归类与整合,搭建起名词性从句的语法框架与知识脉络,将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进行语法的自主研学。
(二)完善技术支持
要让学生借助语法微课开展自主研学,除了要有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以外,还要有网络平台放置微课资源。教师可以把微课上传到公共视频网站,例如优酷网,然后把链接发送给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云盘,例如百度云管家,上传微课到云端保存,供学生下载学习。但以上的途径,都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借助电子书包平台(见图2),教师不仅能对微课观看的权限和时间进行控制,还可以根据平台反馈的学习时间、次数等信息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图3所示,教师把微课视频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向所教班级的学生发布,学生的学习轨迹也在平台上被记录下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的语法自主研学效果,并通过互动讨论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三)进行多元评价
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重在通过对日常教学和学习情况的过程性观察、监控、记录和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教学评价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学生利用语法微课自主研学的评价,可以把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对学生的网络学习状态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见图4),还可以在互动讨论板块中,利用拍照上传、留言、献花、评论、印章等功能(见图5),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评价信息的互动交流,把学习评价变成主体参与、自我反思、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的过程和手段。
六、结束语
基于自主研学的高中英语语法微课的应用,有助于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部分语法微课仍存在片面关注语言形式、忽略语用功能等问题。因此,教师作为语法微课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在设计语法微课时要注重语境的创设,应从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不断提高微课中语言知识的讲解质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2017-03-15) [2020-07-30].https://baike.so.com/doc/24826736257587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赵继光.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心智发展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9):27-35+49.
[4]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语文、数学、英语分册(2019年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冯小薇.探究“研学后教”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84.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