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旭 王彬洁
摘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任务。思政工作为党建工作创造平台,而党建工作为思政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一致性,因此二者相互契合、相辅相成。但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需要从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达到二者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都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一直以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任务。如何实现两者的整合与有效衔接,是一个值得学校关注和反思的问题。思政工作为党建工作创造平台,而党建工作为思政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一致性,因此二者相互契合、相辅相成。但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需要从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达到二者的有效融合。
一、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
1.思想政治工作为党建工作创造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集体,因此,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课程、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大学生普遍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同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中有潜力的优秀学子,为发展和培养后备党员储备力量。以上思想政治工作举措,均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思想政治工作虽一直作为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在贯彻执行,但是更多的是体现在实践层面,相对来说缺少系统性与理论性,工作技巧等更多的是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经验积累。相对而言,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树立正确三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党建工作为学生思想交流提供平台,对其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期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确保高校学子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促进思政工作的顺利展开。
3.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在指导方针、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一致性
第一,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展开都是基于党先进的指导方针进行的,共同助力于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相通性,两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思想建设,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三,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存在一致性,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促进学生成为辨别是非、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人才,党建工作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四,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相一致,班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都是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常用的方法。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在契合上的现实困境
1.机构建设方面,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存在职责不清,“各自为政”局面
高校工作中,由于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存在严重的“各自为政”“分庭抗礼”局面。两个工作部门如若协调不好各自权利与工作范围,就会出现权利滥用的情况,出现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拒绝承担责任。导致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合作不深入,竞争激烈的情况,不利于党建与资政工作的展开。
2.队伍建设层面,高校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存在理论性欠缺,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
按照传统惯例,高校真正从事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工作人员,多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机关组织部门的行政人员,思政理论课教师大多只是挂有相应头衔,确少有真正参与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因此便造成了思政与党建队伍理论素养不足,工作多以实践经验出发的惯性思维。因此,导致部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3.学生建设层面,存在政治觉悟不高但入党意愿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
调查显示,学生对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远远超出参加思政课的积极性。存在部分学生各项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不积极,但是在入党积极分子选拔时却报名踊跃的情况,也存在部分学生干部加入学生会、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会议,只是为了入党更方便的情况。按理说,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党建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作为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大学生思政课是党建的基础,如果思政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党建工作自然就失去了根。加入党组织与参与思政活动的积极性上的矛盾,体现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复杂,思政工作机制与党建机制衔接上的不完善与工作内容的缺乏创新性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路径探究
1.加强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合作与联系
思政工作部门与党建工作部门可合作开展活动,联合举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由党建工作部门牵头指出工作方针,由思政工作部门落实活动具体内容;加强学生党员在普通同学中的榜样模范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优秀党员见面会”建立“党员小导制度”等,让优秀党员深入接触普通同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优秀学生,发展成为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同时加强思政与党建工作者与大学生的线上线下联系,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创新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工作形式。
2.提高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理论性与系统性
一是提高思政课理论课教师对思政与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化形式为实质,让更多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之余将理论付诸实践,将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从课上带到课下;二是提高现有思政工作者与党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为思政与党建工作者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拓展交流渠道、提供在工作领域再深造的机会。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理论性与系统性。
3.将思政教育表现情况纳入学生入党重点考察内容
学生申请加入党组织,应重点考察学生的政治觉悟、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等。但有些高校,在评选党员时,存在“重专业成绩、轻思想政治”的情况。因此,要重新强调思政教育表现在学生入党考察中的重要作用。如将思政课成绩纳入对学生入党考察中、将学生平日里参加各项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纳入对学生入党考察中等,以期提高思政工作对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所提供的“筛查”作用,增强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协同效应。
4.多部门联动,促进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推进高校各部门合作,一方面,要建立黨员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在制度形式上,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人际、家庭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引导思想政治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多部门联动,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要建立学生部、院系党组织、宣传部、组织部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人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划分机构,注重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真正提高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工作水平。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最根本的保证。因此,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正是为高校发展“立根”。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强化高校思政工作,是为学校发展铸“魂”。只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发力,才能真正筑牢育人体系,固牢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新西部(下旬刊),2019(6):98-99.
[2]朱爱胜.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27-28.
[3]吴少进,邢存海.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55-57.
[4]冯立,程威,张金良.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