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方式,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促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产业化机构也在不断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脱贫攻坚的进程,同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县域经济还能够促进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112-02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是一个薄弱环节,但也是潜力巨大的环节。2019年年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基本消除了贫困。虽然大体上贫困问题已经被解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各个地区的人民在教育、医疗等多方面都无法做到平衡,很多地区这些仍处于贫困阶段,贫富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主体,逐步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化,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体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体现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起到基础性调节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再是以往的依靠政府的驱动,或者资本的推动来完成市场调节,而是由市场内部自我进行调节,按照人们的所需所求,进行相关的产业配置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之下的县市地区都呈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不像往常的“统收统支”和诸侯经济,市场调节的作用被放大,人们的需求与消费能力成为了经济要素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2.产业化不断完善
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大体现就是产业化的不断完善。地区的产业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体现,产业化的不断完善能够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产业化越完善,就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自主能力越高,能够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与改革。产业化的发展同样也展现了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成果,产业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强
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程度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实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过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温饱问题的解决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县域经济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断进步。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强,县域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以延安地区为例,2019年5月7日,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脱离贫困,延安地区的贫困县从此摘帽,走向了小康的道路。
三、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
1.县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早日实现脱贫攻坚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农业化进程,将农业从粗放状态向集约状态转变。农村的产业发展以县域经济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依靠地方优势,通过当地的企业带动生产,并且将生产加工与销售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经营。这样能够很大限度地发挥地缘优势。扶贫需要产业化的扶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偏远山区农村地区最普遍的产业一般都为农业生产,国家要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农业是最常见最普遍一种可持续化发展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些风险,比如气候条件、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的影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国家需要推动其产业化的变革,实现生产与销售对接,采用“企业——村庄——农户”的种植销售模式,农作物种植之后,相关企业进行收购,进行长期合作,实现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完善农业生产设施,进行适当地种植技术培训指导,让农户种植出更高质量低成本的农作物。
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下的乡村经济,为乡村农业生产提供了发展的动力,让更多的人在农业发展中获利,促进了农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脱贫攻坚的梦想也在不断靠近。乡镇化企业越来越多,落后贫困的农村也逐渐变得漂亮、美丽起来,农村逐渐呈现出城镇化的趋势。以延安市延川县、宜川县两地为例,县域经济发展之下的经济飞速发展,在2019年,实现了脱贫攻坚的目标。
2.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中,长期以来的经济问题是制约地区发展的一大难题,农村地区农业发展落后,产能不足,剩余劳动力较多。这一切的本质原因,首先,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其价值,不能够展现出其生产力。其次,农村的农村产业化发展十分缓慢,经济发展不充足,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建设,这往往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县域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附近的乡村进行产业化发展,乡村发展配套的产业,能够获得至今支持,在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进步,生产力大大提升;同时,县域经济的增长,乡镇企业的增加,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这样一来,农村家庭的农业生产能力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乡镇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脱贫攻坚的工作落实就更进一步。
县域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技术改变了原有的耕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种地不再是唯一的选择,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家庭收入。农村的发展同样也是多样化的,多种产业,多条道路,多种选择,大大增加了农民工作的积极性。农民的发展观念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长,脱贫的目标更加坚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流通,能够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的经济。
四、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1.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延安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对于中国革命有着非同凡响的含义,延安精神是“星星之火”,传遍了中国大地。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也决定了其发展的优势,党与国家高度重视,对于延安地区的发展有很多支持,延安地区也紧抓优势,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化发展,对延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十分大的作用。延安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化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林业、草业、畜牧养殖业等,种植杂粮、果蔬、烟叶等。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并紧跟时事,在县域经济催动下,开始“互联网+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利用电商等促进农业的发展。
延安地区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依靠延安红色政治优势,发展本土品牌,以品牌带动商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招商引资,在政策的鼓励下大力发展经济。依托地域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延安旧址,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作用,以此为依托,打造“延安”的城市名片,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依托红色基地的文化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将延安地区的红色文化,炎黄文化等发展成一项特有的精神名片。
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带来了很大机遇,对于乡村的发展十分有利。延安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产业化升级,帮助更多的企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同时,各种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也在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将整个延安地区的发展变为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延安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内生动力,使得农民在发展时候更加有动力,生活更加有希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民富起来的关键,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建立相应的财政体系,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将教育扶持放在重要地位。对教育扶贫的策略进行大力宣传,解决一些地区不重视教育问题,将政策普及落到实处,同时要将脱贫与教育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联系起来,让村民们不再满足于当前利益,立足于长远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与政策支持,将这些落到实处,并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家长了解到相应的福利,减轻其固有的孩子读书带来的经济压力,让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
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能够引进农业人才,提升相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变固有的种植方式,多利用科学种植方法,以提高产量减少劳动力。同时还需要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彻底摆脱安于贫穷的思想。引进教育人才,实现教育水平的增强,提升学生的水平,对他们进行引领,改变他们的思想,带领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这将对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县域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改变他们陈旧的思想,不再是靠种地,而是可持续发展,将脱贫作为一项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是单单依靠政府的帮扶。最终脱贫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穷很可怕,但是安于贫穷更加可怕,如果没有想要脱贫,再多的扶持也将是浪费,只能解决当前的温饱问题,而不能实现可持續发展。扶贫需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与政策对接,在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自身努力,增长脱贫的强烈欲望,培养各种技能,最终实现发家致富。
以延安地区为例,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下,延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扶贫策略,延安市教育局统一公办学校的资助政策,准确把握建档立卡学生现状,及时资助,帮助学生免除教育之忧。而且延安地区教师也设置生活补助机制,实现教育帮扶。县域经济推动之下,延安地区的教育状况越来越好,为延安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结语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胜年,在这一年,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但是乡村振兴的任务还要继续,任重而道远,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内生动力与人才储备,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应当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飞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杜振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2]苟高锐.浅谈在脱贫攻坚重要阶段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数字化用户,2017,(37):205~205.
[3]闫丽华.试析如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J].法制博览,2019,(10):253~254.
[4]邓雪文,冯元元.县域乡村旅游扶贫效益分析——以保靖县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8,(08):49~50.
[5]龙秀英.新时代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以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8,(26):66~68.
作者简介:
曹亚梅,中共富县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党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