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域下国家形象的多模态构建

2020-09-29 07:45李慧艳欧阳菁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视觉语法国家形象

李慧艳 欧阳菁

摘 要:国家形象宣传片可以通过多种模态协作达到构建及强化效果的作用。本文运用克瑞斯(Kress)和范勒文(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析理论,以《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为研究对象,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成意义的方面解读该宣传片中的国家形象构建以有效获得受众的认同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视觉语法;国家形象;宣传片;多模态构建

“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提出后,中国的国家形象举世瞩目,国家形象的构建和国家软实力的建设密切相关,因而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传播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下文简称《在路上》)的中英双语宣传视频,用时长约3分钟的小短片,以英文旁白,中英文字幕,呈现出一个充满朝气与梦想,大气磅礴的国家形象。《在路上》在各大网站推出,收到诸多点赞,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形象和“中国梦”的热议。

本研究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在路上》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方式,试图揭示多模态语篇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多模态符号的相互补充,强化国家形象的国内外传播效果,引起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感上的共鸣。

一、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据性

新媒体技术泛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而形成的新的传媒技术[1]。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文本、图像、色彩、动画等多种符号手段进行信息交流的多种模态融合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表达制作者的意图。多模态指的是符号产品或符号事件的设计中几种符号模态的使用和模态整合的方式[2]。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克瑞斯(Kress)和范勒文(Van Leeuwen)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指导,并把Halliday的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应用到视觉符号的领域,创立了分析图像的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包括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并扩展了各图像意义的具体内涵。

多模态话语分析者从二维的纸质语篇分析拓展到多模态的动态视觉符号意义整合分析。它把分析文本语篇的系统功能语法运用到视觉领域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研究方法,为话语分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把新媒体技术和多模态结合研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克瑞斯和范勒文认为所有的模式包括视觉的、姿态的、动作的像语言一样,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形成社会资源的模态,所有符号资源都具有社会意义[3]。克瑞斯和范勒文的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从图像、颜色、构图、情态、印刷版式等视觉交流的各个方面来研究多模态话语,能对图像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4]。多种模态在同一多模态语篇中通过相互补充协作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能够使多模态语篇的话语分析更加立体、全面和准确。

通过对研究对象《在路上》的观察分析,笔者发现该宣传片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像符号、音乐符号和旁白等多模态手段,是典型的多模态话语文本。运用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理论,探索有效利用多种符号构成的多模态语篇进行意义构建。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实践

国家形象不仅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客观实际,很大程度上还依靠于主动建构与传播[5]。通过对《在路上》的文字模态及视觉符号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进一步整合分析该宣传篇展示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形象。

(一)再现意义

视觉符号的再现意义表达了图像参与者与动作过程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表达的是展开的动作和事件、变化的过程和瞬间的安排,分为行动过程、反应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

《在路上》宣传片中每一帧画面的色彩、音乐、旁白和文本都是整个宣传片的背景,和每一帧画面中的人、景、物构成整个宣传面的主要内容和叙事再现,讲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追梦的路上努力奋斗,而国家为普通群众搭建梦想的舞台,凝结中国力量,与我们并肩同行,分享机遇、共迎挑战、超越差异、创造未来。

《在路上》把整篇视图符号分为三个连贯的篇章。第一部分以开篇“这是一个古老的,而又朝气蓬勃的国家。这是一个快速成长,但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却又面临无数挑战的国家。这是一个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有不同梦想的国家”定义国家形象,客观且直视问题,让受众对中国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宣传片将视线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我想明年有个好收成、我想开个小饭馆……我想大家都不打仗”。这一章节每个小人物后面透过画面内容,观众能感受到这些人物后面的故事。同时这部分的关键词就是关注普通群众的心声和所想,通过普通群众的心理和言语过程“我想……、我想……”展示包括学生、农民、个体经营者、牧民、老年人等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分工的群众的美好愿望。

第三部分聚焦宏观层面的梦想,为了每一个人的梦想,搭建梦想舞台,凝聚中国力量,接受挑战,创造奇迹,追逐“中国梦”。全文“梦想”出现了6次以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与你在一起,正好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

三个篇章的内容连贯流畅,从开篇介绍的国家层面的成就与挑战,再过渡到关系百姓愿望的微观层面,再上升到凝聚国家力量的国家领导力层面,内容主次分明,宣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的坚定决心。

(二)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指图像可以形成观看者和图像中的世界之间特定的关系[6],通过接触、距离、视点和态度来呈现。接触可以通过是否与观众视线“接触”分为“索取”类图像和“提供”类图像。基于宣传片的性质,《在路上》宣传篇中90%的图像都是“提供”类图像,向观众提供制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或者服务,如开篇中播放的景物长城、故宫、江南小镇等都客观展示了中国的现状,充满生机但又面临挑战。第二部分图像中普通群众的梦想和第三部分中大部分图像都没有和观众形成对视,表达中国的美好期望及国家做出的承诺:追梦路上一直与你在一起。但宣传片中也包含了“索取”类图像,如视频中42秒中出现的头戴草帽、衣着朴实的农村妇女,眼睛直视镜头,实诚地说道“我想明年有个好收成”,传达了广大农民的切实愿望;54秒出现的光头男子,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神看向观众表达“我想娶了漂亮媳妇”的想法,传递了一种寻求帮助的愿望;1分55秒的女性收到小丑送给她的鲜花,笑盈盈地望着镜头,透过画面,她的喜悦和快乐似乎也感染每一个观众,而这个特写镜头对应的音乐背景节奏轻快,旁白声音符号“to have the joy of a dream come-true”和文本内容正是“都有梦想成真的快乐”,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模态及第一人称“我(I)”“我们(We)”的使用,使觀众自我代入,达到移情互动的效果。

《在路上》通过不同距离的镜头自由切换,包括特写的近距离和社会距离,表达制作者制作不同内容希望与观众达到一定互动的目的。在表达普通群众的愿望镜头中制作者部分选取了特写镜头即展示头和肩部,如42秒中的农村妇女“我想明年有个好收成”、50秒出现的满头白发老年人表达“我想养老金能不能再多一点”、55秒时牧民坐在大草原上“我想天更蓝水更清”、56秒时小男孩面带微笑,仰望天空,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我想大家都不打仗”……这些人都是普通群众的代表,这些人的愿望也是普通百姓的心声。《在路上》通过寻常百姓的视角进行叙事,也正说明国家一直关注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养老金社会福利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体现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国家的治国理念。近镜头的运用使观众对这些画面有种亲切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说明这些愿望都是接地气,贴近民生,接近生活的真实愿望,以此拉近和觀众的距离、达到情感的互动。《在路上》宣传片中,制作者大多数选取了远镜头的社会距离,如开篇拍摄中国的景点、中国面临的挑战及第三部分凝聚中国力量等画面,更加整体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和国家形象。

《在路上》根据画面呈现的实体选取视角。画面主要介绍景物等非生命体时大多选取了俯视和仰视角度,因而呈现的画面更加宏伟壮观,让人产生庄严、肃然起敬之情。本宣传片同时也选取了正面平视的视点,让观众感觉与画中人相互平等,融入其中。

情态指某种图画表达手段(色彩、再现的细节、深度、色调等)使用的程度[6]。《在路上》色彩丰富,有绿油油的农田和茶场代表希望的绿色,天蓝气清的蓝色、有代表温暖的黄色与橙色,有红旗飘飘、身着红色运动衣的运动员代表激情的红色,有烟花灿烂的五颜六色……整体色彩饱和、色调偏亮,视觉冲击感强烈,高感官的情态展示出朝气蓬勃的国家形象。而在介绍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时选择用颜色较深的色调,如灰色和黑色的低感官情态,如视频中20秒中贫困山区农民背着筐篓的黝黑背影的画面显示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9秒中出现的工厂排出废气的环境污染问题,表明中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并拥有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构图意义

图像的构图布局通过信息价值、取景和显著性体现。图像的上位和下位分别传递的是理想信息和现实信息,图像从左到右的分布是已知信息到新信息,图像从中间到边缘的分布显示信息重要性逐渐递减。显著性通过前景、背景、尺寸及亮度来体现。

镜头距离、视角的切换及画面的布局传达了宣传片的主要思想,反映了制作者的制作意图。就整个动态的宣传视频,从开篇到宣传片结尾的拍摄推进,呈现的就是从左到右的分布,也就是已知信息到新信息即核心信息。开篇“这是一个古老的,而又朝气蓬勃的国家。这是一个快速成长,但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是大众对中国的已知认识。结尾篇通过2分52秒的党徽篆刻印章象征中国共产党,通过底气十足的英文配音和文本字幕“追梦的路上,我们并肩前行。分享机遇、共迎挑战,超越差异、创造未来,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点睛之笔,与宣传片标题呼应,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敢于担当的正面形象。

三、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构建和传播我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提供了较好的传播条件。多模态符号的应用,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在传播过程中共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给观众带来更加直接的感官体验、理解和认同。本文以视觉语法为理论指导,以《在路上》为语料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阐述了《在路上》制作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呈现出一个实干担当的国家形象,也说明多模态的运用做到跨模态的相互协作,依托媒体融合多模态,做好国家形象的对内对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3.

[2]Kress,G & 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3]Kress,G & Van Leeuwen.Front pages: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newspaper layout[A].In Bell,A & Garrett,Peds.2001.

[4]洪岗,张振.多模态视频语篇《我和你(You And Me)》的构成意义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0(6):20-24.

[5]管少阳.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多模态概念隐喻塑造——以《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8(22):16-20.

[6]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80

猜你喜欢
视觉语法国家形象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与功能语法的投射分析比较研究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