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比较研究

2020-09-29 04:38宋海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

蔡 梅,宋海静,牟 波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1416)

在中国“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合作的倡议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突破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开展合作,取长补短。通过对我国不同省市与东盟国家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出现的情况作对比分析,找出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加深我国与东盟十国间的文化教育合作,助推完善“一带一路”的教育合作体系。

一、中国不同省(市、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情况

(一)各省(市、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现状[1]5

根据教育部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19年12月24日,全国本科及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有918个,占全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的90.9%。其中东部省(市、区)413个,占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45.0%;中部省(市、区)项目数达243个,占26.5%;西部省(市、区)为109个,占11.9%;东北三省项目数共计153个,占比近16.7%,这反映出东北地区在中外高等教育合作上的办学积极性较高[2]。

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在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的发展速度相对稳定,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有待进一步发展。各区域虽然发展速度有所不同,但是从全国整体而言,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

针对西部地区省(市、区),从项目的绝对数量来看,除了陕西与内蒙古以外,其他西部地区省份都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云南、贵州、重庆三省(市、区),在项目数量和增长速率两方面都领先其它省(市、区)(见图1)。

图1 2015年与2019年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对比

(二)我国与不同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

2015年3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提出“五大合作重点”,其中就包含了中外合作办学,力求通过与沿线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来带动整个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国别的布局进一步优化[3]24。截至2019年12月24日,共有来自28个国家的高校在办学方面与中国开展了合作,中外合作项目数量总计达898项,其中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合作项目所占比例达54.74%,(见表1)。

表1 2019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合作高校所在国家分布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12月24日,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国家中,约五分之一都与中国建立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可见这一重大战略和顶层设计为中外在文化教育合作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还可以看出,现在仅有约五分之一的沿线国家与中国在高等教育上开展了办学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各省(市、区)中外合作项目比较

从中外合作现状可以了解到,国内在中外高等教育的办学合作中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全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截至2019年12月24日,东部省(市、区)在中外高等教育的办学合作中,项目数量达413个,占全国总项目数的45.0%;中部省(市、区)项目数达243个,占比26.5%;西部省(市、区)为109个,占比11.9%;东北三省项目数共计153个,占比近16.7%。由此可见,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中国在与国外高等教育办学合作中,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而在当前大力提倡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教育国际化,也必须吸引更多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其实有着比中部地区更为便利的地理优势,大片与国外接壤的西部地区应利用好这一独特的地理条件,利用好西部地区独有的文化来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加强学科宣传和资源优化,以此来吸引国外高校的入驻与合作。

其次,在一些省(市、区)中存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的情况。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而在全国各省(市、区)与国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中,部分省(市、区)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水平呈现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情况。其中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内蒙古5个省份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较少,发展较为靠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处位置不相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之相反的是,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江西5个省份的项目数量较多,排序比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序超前许多,并且河南、河北及江西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中部地区,无论是地理优势、经济优势还是基础教育设施设备都不及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份,但它们在与国外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见表2)。

表 2 各省(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排名与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举办数量排名对比

续表2:

(四)中国—东盟教育结构互补的实践[4]

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史、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上各具特色与优势。相近的历史际遇,谋求经济发展、政治互信、文化认同、地区安全等相同的发展任务,并且自古以来中国两广福建地区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融都十分紧密,至今华人华侨还在东南亚各国占据一定的国民比例,这些都把各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与其它国家相比,有着更好的地理、人文、经济合作条件。如今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增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推动共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对于中国加强与东盟十国间的互助互信和深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1.建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在全球140个国家(地区)设立了1073个孔子学堂、512所孔子学院。其中,东盟十国中除文莱尚未建立孔子学院外,其他九国均建立了孔子学院,这九个国家共设有孔子课堂34个、孔子学院31所。与此同时,这些设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编写本土教材和文化读物,还全面建立了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从“零起点”到高端学术研究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今孔子学院的发展日益成熟,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自2008年以来,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及贵州省人民政府每年都会在贵州省联合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12届,逐步打造了中国与东南亚十国国家联盟间的教育合作平台和品牌,双方赴对方国家办学的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中,学生、学者双向流动的势头日趋强劲,活动成效显著。

3.实施“中国—东盟万名青年交流计划”。教育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各国交流的依托,由于天然的地缘优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培训等多个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为全面推进双方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提出“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并通过增设奖学金名额、组织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集体活动、开展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互助社团等一系列措施来为广大来华留学群体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推进中国—东盟“海外名师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在东盟国家中,不少成员国的高等教育水平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特色学科和专业居世界前列。2016年,非营利机构世界论坛(WEF)公布了全球受教育程度排名,在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新加坡的学校高居全球第一。学校特色项目是指高校通过具有鲜明特征或者独特运作方式实施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项目。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成立的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学院,有利于强化东盟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科技、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

5.设立中国—东盟名誉奖学金。为了鼓励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中国和东盟十国于2006年10月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此声明明确提出将设立名誉奖学金。除此之外,针对东盟成员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部还另设立了全额奖学金——中国—东盟奖学金项目。招生对象为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的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申请时间为每年的1月初至4月初。在省级层面,贵州省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并支持更多贵州高校向政府申请来华奖学金资格。江苏省专门设立了“茉莉花东盟国家奖学金”,鼓励东盟国家学生特别是职业学校学生到江苏学习。目前每年来江苏留学的东盟学生大约有3.3万人,较之前有大幅增加。

6.推进“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在科技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于2012年9月22日在广西南宁启动,其以平等互利、需求导向、能力建设、广泛参与为原则,该计划的资金主要由中国政府提供,并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的参与,合作国根据项目需要提供必要的人力、设备和经费支持。该计划通过技术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共建科技园和示范基地、技术转移等方式开展合作。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双方共同分享彼此的科技发展经验,增强科技领域内的科技能力,以此达到互利共赢、长效合作的目的,造福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人民。

二、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5]25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发展现状,课题组对院校和教育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共采集有效问卷171份。其中,被调研的人员单位/机构所在地为贵州省的占比54.97%,位于西部其它地区的占比37.92%,位于东部地区的占比7.11%;被调研人员院校/机构类型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占比31.58%,应用型高等院校占比23.39%,研究型高等院校占比8.19%,研究机构占比8.19%。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合作机制与框架不够健全

通过调研统计发现,50.30%的被调研人员认为“签署合作协议落实困难”;43.71%的被调研人员认为“缺乏统筹规划,特色不明显”。鉴于高等教育基础与发展现状差距较大、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国情的差异,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教育制度自然有所区别。在高等教育跨境合作质量方面,中国与东盟都有意愿在宏观层面上实施区域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框架建设,但是在高校的具体合作,特别是留学生及联合培养等项目上,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或者实施力度还很小,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成熟状态。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通常情况下必然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40.72%的被调研者反馈存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设施及资金不足”的问题,40.72%的被调研者反馈存在“学生无力负担留学教育费用”问题;同时,有22.22%的被调研人员认为应当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支持力度。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留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会有不少开支,虽然各国高校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免除部分或全部学费,但是留学生仍然面临着无法得到本国免息贷款等各种经费资助问题。对于那些家境相对困难却有心留学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失去一次很好的机会,而中国与东盟各国奖学金不足的现实情况,的确直接降低了区域内学生申请留学的热情[6]。

(三)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质量有待提升

本次调研中,在院校/机构建立国际化合作关系的主要地区方面,81.82%的院校和机构都和亚洲地区建立了国际化合作关系,42.42%的院校/机构与欧洲地区建立了国际化合作关系,27.27%的院校/机构与北美洲建立了国际化合作关系,22%的院校/机构与非洲建立了国际化合作关系。关于被调研人员所在院校亚洲留学生国籍这一问题,有71.93%的院校有来自泰国的留学生,45.61%的院校有来自老挝的留学生,34.48%的院校有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由此可见,大多数亚洲留学生都来自东南亚地区,来自东亚和中亚的留学生较少。

东盟国家与中国联合办学的对象主要是泰国、老挝等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的院校。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身不是非常优秀,且办学层次多集中在大专、本科级别,很难吸引到合作国家的优秀人才,质量堪忧。并且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高校教育水平不一,参加交换生项目的留学生还面临学历学位互认与学分转换上的困难。同时,缺乏对留学生留学期间人才培养过程的监督机制,也缺乏留学生归国后培养成效的评价机制,这成为了国际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的难点。

(四)人员交流合作形式单一

问卷调研的结果显示,就院校/机构采取的国际教育合作形式而言,有57.58%的学校采取的师生互换短期交流合作形式,53.54%的学校采取的短期研修的合作形式,其中学者互访和中外联合办学形式分别占比41.41%和39.39%。在院校/机构与境外企业或企业境外分支机构已有的合作方式中,为学校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的占比56.04%,为在校学生提供境外参观机会的占比46.15%,合作建设专业、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展教学实施与人才培养评价的占比43.96%。

人员的频繁流动,是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共同体的首要要求便是高校间的人员往来,而人员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而非单一的会议式或访问式。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与东盟人员流动的单一性表现在人员交流合作形式单一,人员流动多以论坛、会议、访问等传统形式出现,并未深入挖掘人自身的潜在因素和人与人间的互补因素。在人员的交流合作方面,通常局限在常规专业领域,涉及在职培训和对紧缺人才培养的合作较多,鲜有涉及科研创新、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并且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除新加坡外全部都是发展中国家,受制于有限的资金与技术,双方一直面临着数字化的鸿沟问题,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无法达成一致[7]。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改进措施[5]

(一)进一步利用现有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继续发挥基于服务贸易协议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等现有机制的作用,丰富机制框架下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内容,推动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创新发展。以服务贸易协议组织为纽带,建立高等教育合作协调机制,促进政策交流和定期开展高层对话。同时利用西南省份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资源,深化与东盟各国互利合作。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达沃斯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扩大丝绸之路教育合作的宣传,打造丝绸之路国际高教合作论坛[8]。

(二)加大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投入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科技研发水平普遍较低,产业体系不完整,部分国家尽管高等教育需求大,但教育资金相对较少。中国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提高对国际高等教育在合作办学项目上的投入力度,在“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区域的若干高等教育重大合作领域,设立专项资金,形成长效递进合作研究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究水平的科研院所,产出一批具有高效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发挥我国在“一带一路”东盟沿线区域内高等教育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体现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形成长期稳定的高等教育合作领域。

(三)建立高等教育联盟,进行合作办学

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各国建立高等教育联盟,支持合作办学。通过开展教学合作、研究交流、暑期项目、培训项目、学生交换等,推动相互了解和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提供更多的奖学金、讲习教授,联合建立实验室等,为当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多元化的产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人才保障。同时,支持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为科研人员合作交流创造条件,以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友谊。

(四)扩大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奖学金额度

扩大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国家和地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留学生的奖学金额度。重点关注相关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或进修,扩大相关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设立东盟国家专项教育基金,重点面向东盟十国的留学生,使他们从单纯的汉语言学习逐渐向适合于相关国家市场需求的专业教育(如农学、医学、电力、石油开采等)转变。

与此同时,增加中国派出的留学人员数量。通过设立“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专项留学奖学金(如国家中亚留学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赴相关国家进行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和留学进修,加快培养一批精通哈语、缅甸语等小语种,熟悉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状况、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的综合素质高的国别研究专业人才;加强对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深入硏究和交流,借鉴英国BP公司经验,鼓励国内大中型企业外出开展合作办学;设立企业留学教育奖学金,通过国外留学生定向培养、国内高校定向招生(针对目标国家、目标专业),解决企业急需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