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语类专业为例对“双创”实践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2020-09-29 05:49石小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外语类外语双创

石小娟,黄 刚,刘 允

(1.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3.南京邮电大学 通达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1];要把“双创”精神培育和“双创”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实现高校“双创”教育和培养的制度化、科学化、体系化;要加强“双创”体系建设,加快 “双创”课程设置,加深“双创”实践教学,加紧“双创”知识培养,使“双创”深入社会和人心;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与原有课程相融合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及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双创”教育保障体系;实现以“双创”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2]。

笔者认为,应从“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双创”实践教学体系、“双创”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等方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下将详细阐述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以我校外语实践教学为例,介绍我们的具体作法。

1 “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我们认为,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子体系、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子体系、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子体系和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子体系[3],如图1 所示。其中,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子体系中,应以教务处为主导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在相关学院中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在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在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子体系中,应以校内教务处、学工处、科技处、工程训练中心等部门以及相关学院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合作的综合体系;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子体系中,要健全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部门与校外基地等单位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在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子体系中,要完善校内学工处、科研处、工程训练中心、创业园、科技园、开发区等的协同合作。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能够解决校内多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校、企业及政府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

图1 “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

2 “双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方式在于实践,它的价值体现也在于实践。要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挖掘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按照“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规律,遵循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递进原则,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基础技能实践、综合能力实践和研究创新实践三个层次,如图2 所示。第一层次以可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基础实验及工程实践等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层次以个性化、结构化、开放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具备专业知识的条件下,通过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和个性化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层次以工程化、协同化、实用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将校内创新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相协调,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综合培养要求[5]。

图2 “双创”实践教学体系

3 “双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双创”实践教学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且有效的载体,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社会化、市场化创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培养和孵化作用。建设一体化综合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是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构建体系完整、资源完备、结构合理、操作规范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实际成效的核心问题,是“双创”人才培养过程建构的重要环节。应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根基,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应突破传统创新创业实验中心的建设模式,整合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资源,搭建涵盖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学科交叉、成果孵化、校企合作等的跨学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6]。在平台建设上,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深入挖掘现有条件,不断完善功能定位,大力开展产教融合,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以建设 “开放型”“集约型”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目标,形成集教学指导、科研立项、竞赛实训、资源对接、创意展示、项目聚集、合作共享、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通过平台“孵”出过硬的创新创业能力,“孵”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架构如图3 所示。

图3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架构

4 外语类专业“双创”人才实践教育的具体作法

4.1 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传统外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专业技能,即重点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外语类专业人才“双创”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在于听、说、读、写、译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创新性环节,变传统教育的知识掌握为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7]。在外语类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创业通识类、学科类、实践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8]。外语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规划如表1 所示[9]。

表1 外语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规划

4.2 倡导个性化教学方式

外语专业课堂教学应把握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并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10]。例如,在基础教育教学中,使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实现自主学和玩中学;在赋能训练教学中,运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赋能训练;在孵化服务教学中,以“一带一路”案例综合运用PBL 真项目真做的教学方法,进行孵化服务。还可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引入外语课堂,突破学科壁垒,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以音频、图片、视频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官与兴趣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4.3 重构外语实践和实训平台

高校应以提高外语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应用为切入点,为外语类专业学生建立外语实践、实训平台,创造听、说、读、写、译实践实训机会。应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校内加强对外语实践教学平台和多功能商务实训平台建设,融入商务、贸易、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把语言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应在校外加大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力度,加强资源互补、优势互补,推进外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构建有特色的外语类专业校内综合训练实训平台、校内开放实验室平台、校内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校企校地合作实习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1]。鼓励外语专业师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合作,联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政策和制度上应给予倾斜,增加创新创业发展资金,为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的外语专业师生给予经费支持,使有发展前途的项目优先进入孵化基地。同时,整合学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面的资源,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英语翻译大赛、创新英语大赛、口语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4.4 优化“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外语类专业教师语言知识丰富,却没有什么创新创业经验,语言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了校内创业教师为基础、专兼职相结合、优化岗位设置、激活用人制度、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等措施。在优化和提升教师能力方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在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同时,鼓励教师 “走出去”,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努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12]。还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及其他领域专业知识的教师,邀请了校外专家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开展了外语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的研究工作,组建了外语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师团队。

5 结语

在高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提高外语类“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育平台搭建、校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完善了“双创”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双创”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双创”能力。

猜你喜欢
外语类外语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
建立高校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