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惠敏 张小楠 梁佳伟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具有明晰的逻辑维度。从价值逻辑看,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人民利益、国家目标三者的有机融合;从理论逻辑看,集萃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玄圃积玉;从实践逻辑看,耦合了中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和新时代民生实践、科学方法、运行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0)09-0019-06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重要话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美好生活的民生建设战略和政策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这些重要理论,同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新成果,是加快民生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南。
一、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价值逻辑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生观,是推动民生建设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从价
值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站在党的使命、人民福祉、国家前途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有机融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1.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旗帜鲜明地昭示政党宗旨。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政党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宗旨、永恒初心和历史使命。“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忘记这个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高擎这面鲜艳的旗帜,担负起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的历史重任,紧密团结和组织领导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历经千辛万苦、闯关艰难险阻、进行伟大斗争,谱写出大气磅礴、气贯长虹的壮美诗篇。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公开宣布“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以人民的立场为基点,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探求人类自由、解放、发展之路,为实现消灭剥削与压迫、人人平等与自由的理想社会而斗争。追本溯源方可根深叶茂。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追求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科学的理论指南,为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崛起、光荣梦想描绘了壮丽前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才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赤诚信仰者与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引擎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谋求解放、争取自由的远大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保持高度一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地坚持这一初心和使命,才能赢得亿万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戴和全力支持;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初心和使命,就一定能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战胜千难万险、无往而不胜。这一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百折不挠的力量之源、动因之本。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励精图治,近百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始终以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为使命,孜孜不倦、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2.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利益。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保持了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建设民生的伟大实践一脉相承。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这一思想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为至上,不断提升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时刻牵挂民生疾苦,感同身受解决民生问题,以改革发展促进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调结构、去产能、补短板、稳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品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充分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带领中国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创造美满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就是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持续不断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泛听民声、广纳民意、汇集民智,激发民力、凝聚民心、群策群力,解决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为中国人民谋福祉。
3.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高瞻远瞩地指向国家愿景。
3.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波澜壮阔的借鉴基石。
通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科学传承与借鉴创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经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民生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民生经验。一是汲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经验。从《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制定,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从巴黎公社的诞生,到共产国际的建立;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国革命的成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走过170多年的辉煌历程,彰显出各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强大张力。二是汲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民生经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大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民生政策,如井冈山时期的发展工商业的思想,中央苏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长征时期的民族民生政策,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大生产政策,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政策,赢得了亿万民众的支持拥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民生基础。三是承继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民生探索。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保护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力;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消灭农村土地私有制,保护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等;制定发展战略措施,提出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 选择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实施国家“五年计划”等。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的理论、小康社会的目标、“两个大局”的思想、共同富裕的政策等,以及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江泽民提出新“三步走”、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胡锦涛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和六条策略。从这些重要的民生建设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弥足珍贵的民生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
三、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实践逻辑维度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产生,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实践和物质基础,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升华,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
1.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充分扎实的客观依据。
理论来源于实践,實践检验真理。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诞生,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辉煌成就奠定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解决中国亿万农民的土地问题;保障城市供给、稳定市场物价,发展国营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活跃金融市场、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奠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民生实现;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起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人均寿命由新中国初期的不到40岁增加到60岁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坚实基础和成功的民生经验。二是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积累的物质基础。奋斗成就伟业,时间见证辉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中国人民深化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体现了生机勃勃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大的政治责任、使命担当,励精图治、激浊扬清,反腐败刮骨疗毒,意识形态领域端本正源,机构改革大刀阔斧,军队改革体系重构,“三大攻坚战”成效卓著,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2018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18万亿元,外汇储备余额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二,GDP增速长期保持全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GDP为99.0865万亿,同比增长6.1% ,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我国已同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日益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工业化水平日益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海洋强国目标逐步实现。中国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创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人口的奇迹。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诞生,正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民生建设厚重历史与生动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经验升华的结晶。
2.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理论特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以致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民生建设的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0]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结构、人口众多以及因自然、历史形成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得民生问题复杂多样。习近平直面我国现实,坚持问题导向、重视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民生方略,通过国家制度与政策体系加以落实,并接受民生实践的验证。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习近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认为民生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1]在民生实践中,紧抓民生工作的核心和本质,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民生感受和实际体验为圭臬,评判民生工作的成效和终局,并且提出了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人民要得到真正实惠、人民生活要改善,人民权益要保障。三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国情和民生实际,发现、应用好民生建设的规律,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结合,紧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强调:解决民生问题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得到才说,说了就做到”[12],不搞民生的虚架子,不棚架群众的利益,不脱离群众的生活实际。如脱贫攻坚中的“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发力,形成多举措、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结合的扶贫格局。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即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精准思维等科学方法。如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来看,民生问题内容丰富,涉及就业、教育、住房、收入、医疗、社保等诸多方面;民生问题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党建等诸多领域。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维方法,进行国家顶层设计、总体谋篇布局、全面深化改革。
3.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日臻完善的运行体系。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的实践逻辑强调顶层设计,从目标到原则、思路、政策等方面,构成了系统日臻完善的实践运行体系。一是实践运行目标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近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发生质的变化。如精准扶贫从2013年到2018年的6年间,每年贫困人口减少1373万;2018年初中的毛入学率100.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4.2%,高等教育2018年毛入学率达到48.1%;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达76.62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医疗保障方面建立了全民医保,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接近100%[14]。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比上年增长0.8%[15]。二是实践运行原则彰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辅相成。社会经济发展奠定民生建设的基础,离开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则会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向是改善民生,发展的目的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现,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强“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民生改善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幸福指数、调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社会内需,催生新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三是实践运行思路清晰。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扎实筑牢民生工作的根柢。“守住底线”就是按照“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原则,重点构建确保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重点”就是公共资源要实现城乡均等化,公共资源延伸基层、覆盖农村、倾斜贫困群体,即要加强公共资源挺进农村一线、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等等。“完善制度”就是完善民生工作体制和机制,坚持全面覆盖、保障基本、多种层次、持续发展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水平。“引导舆论”就是要发挥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引导舆论导向,把控舆论大局,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理念,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实践运行政策配套。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统一。经济政策宏观方面要稳住市场中心,微观方面要灵活有序,两者结合稳定经济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消费和创新能量。“社会政策要托底”是守住民生工作的重要底线,而底线就是确保基本民生不出问题。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把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完善低保、重特大疾病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和夯实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7/c49171-20816370.html.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287.
[4]笃勤者习近平[EB/OL].http://news.youth.cn/sz/201804/t20180430_ 11609828.htm.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 285.
[6] 邓小平文選(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 570 .
[7] 江泽民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 27 .
[8] 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 121-122.
[9]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 258.
[1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227/c40531-23954508.html.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 25 .
[12]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01).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 212.
[14]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社会民生建设[EB/OL].http:// www.81.cn/theory/2019-10/09/content_ 9646452.htm.
[15]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EB/OL].https://www.360kuai.com/pc/91d115e340822626d?cota=3&kuai_ so=1&sign=360_ 57c3bbd1&refer_ scene=so_ 1.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