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虹镜,黄德娜,杨 艳,吴桂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普遍出现“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等人才培养不够全面,质量不够高现象。为此,顺应时代要求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和“金课”打造课程改革要求诞生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用好课堂主渠道,在各类课程教学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1],拉开了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帷幕。“金课”打造则是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需要,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为把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堂课上,教育部2018年9月出台正式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立德树人”成效能够具体化,每门课程都必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以大思政教育理念为引领,以金课打造为抓手,全方位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加强课程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功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物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生物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常开设在大学第一学期,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呈现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的难度、拓展课程的深度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3],是每个任课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将分析专业和课程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从课程的教学主体、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课程教学要素等方面展开初步探讨,期盼能为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育人功能提供帮助。
生物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生物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通常开设在本科教学的第一学期,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和思维的构建、化学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政教育,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是实现课程育人的有利条件。
首先,课程学习对象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正经历着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改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都不适应。教学中适时地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等基本素养,还可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4]。
其次,该课程是生物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认同感还不够,认识不到化学专业基础课对生物专业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5]。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认识课程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明白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从课程本身而言,内容有效结合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知识要点,旨在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将此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的[4]。
此外,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化学入门基础课程,课程的每一章内容都潜藏着思政元素,教师可以结合生物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充分利用化学史、化学家及实验教学等知识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浸润,从而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课程“金课”的打造[4]。例如,在讲到元素周期律时,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素材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由来,课上通过学生分组讲述,通过课前化学史资料搜集和课上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理论的产生不是科学家呼之即出,而是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地研究、发现和对比归纳总结后才获得的;通过科学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一科学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科学研究精神及科学研究态度。而在讲到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时,可以有意识地突出我国科学家徐光宪教授提出的n+0.7l规则,向学生介绍徐院士为科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化学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实验研究,当学习到关于有效数字的认识和数据的分析处理时,还可以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理论与实验的联系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深入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对科学研究结果的重要性。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在课程教育中融合思政教育,既创新了教学形式,又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课程知识对专业研究和社会生活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和学生永远是课程教学最主要的两个要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是大思政视域下实施金课打造的基本保障。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治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态度。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努力做到回归育人的教育常识、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回归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初心、回归报国梦、强国梦的教育梦想[7],才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研究投入少等现象,既影响教学质量,又会给学生传递不好的价值观念。如果将科研与教学融合,通过自身的治学方式、学术成就和科研态度影响学生,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又可以让学生建立一定科学思想;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进课堂,还可以提升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和创新性,增强课程教学深度、拓展教学广度。
学生作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是否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是否能够有效参与不断发展、演化的学习过程,是教育教学过程首要关注的问题。对学习动力不足、学业要求不高的学生必须改变学习现状。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业挑战度;回归学习本分,回归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回归报国梦和强国梦[8];才能提升课程获得感和满意度,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大思想和大情怀的人才。
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引领,对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结合了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毕业要求:其中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生物及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其他工作中的作用;能力目标能让学生具备了归纳整理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而素质目标则可以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研究观,学会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清晰明了的课程培养目标,既契合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也为课程“金课”的打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生物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往往会疏忽知识点的深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不够,教学效果不佳[9-12]。因此,构建合理的、适合生物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大思政视域下实施课程金课打造的首要任务。目前我校选用的南京大学编写组编写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内容编排上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部分内容之间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性被割断;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合理优化课程内容体系。针对选用教材,通过分析课程形成的原因和课程目标任务,结合生物专业特点和多年教学实践,将课程各章节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把教学知识点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后的内容体系,既分化、又综合、又拓展,知识学习要点更清晰,在有限的学时内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化学知识,认识化学基础理论在生物专业的重要地位,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的处理方式,领悟重要的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思维观。
表1 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体系Table 1 The content system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s in biology major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需要通过思考、讨论及实践研究才能掌握要领的课程。但生物专业授课学时较少,目前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交流,缺乏互动和启发,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目前,在多种教学方式中,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已经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主流形式,其充分利用了线下课堂及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减轻了线下课堂教学的负担,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通过课堂互动交流或辩论等活动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加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还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13]。教学中,充分借助线上网络教学信息技术,将简单易学的知识内容和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通过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目标,提供课件、微课视频、习题等学习资源等方式,让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课时,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此外,在线下课堂上结合线上教学,还可以将手机、电脑等学生的娱乐工具变成了学习的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目前关于课程考核评价,大多以期末考试结果加平时表现作为课程考核结果,削弱了过程性考核评价,以为考得好就是“学得好、教得好”,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教与学的效果,更不能体现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应该加强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考核评价,如增加章节小测试、课程小论文、专题讨论、探究性作业等多元化的过程考评方式,这样既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的调整[14-15],也更利于思政教育的落实和强化。其中科学合理的阶段性测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所在,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应对,通过及时发现和分类处理诊断问题,除了可以帮助每位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评价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加强他们对课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构建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满意度,全面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综合水平[12],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结合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理念以及打造高质量的 “金课”都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期望和新要求。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必须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牢牢把握教学为先,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用先进的现代教育辅助工具加强师生互动,紧密结合课堂内外,强化有效的过程评价,从更广的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将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探索开创出新的课程改革局面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