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亦红, 陈 鹤
(安徽医科大学a.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b.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合肥 230032)
自我国上世纪90年代,城镇化发展进度不断加速,许多出生在农村的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由其他监护人照看,甚至无人看管。根据全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存在6 102万留守儿童。大量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与孤独感较高,心理资本与幸福感较低[1,2]。现在,他们其中的一部份留守儿童进入大学,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这一部分我国特有群体的自身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一直是广大学者的关注点[3-5]。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作为大学教育专业体系的一个分支,其大学生既具有普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特征,同时也具有医学专业的特殊职业定向[6,7]。医学院校大学生未来将走向不同的医疗工作岗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如果这些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不能获得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将直接影响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以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为例,探讨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供依据,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调查对象为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在校大学生,于课间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答毕当场收卷。
(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学校角色等。
(2)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由张阔等编制,包含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四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有点不符合、说不清、有点符合、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区间为26-182。该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0.86、0.83、0.80、0.76,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此量表由12道题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 、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区间为12-60。重测信度为0.81,内部一致性的信度为0.81~0.87,经验证,12个项目负荷均在1个维度的结构上。
(4) 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该问卷由64个问题组成,采用是非式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得分越高, 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5)调查方法: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在课间独立完成;本调查为不记名调查,整个过程充分考虑保护学生的隐私。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得分情况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UPI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03份,有效回答率为92.8%。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过程主要针对206名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围绕展开,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大学生被试的基本情况
表2 留守大学生被试的基本情况
(1)心理资本得分情况。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心理资本总分的平均分为121.82,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4个维度的平均分依次为31.88、31.38、29.55、29.00。
(2)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情况。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核心自我评价得分的平均分为30.68,标准差为3.86。
(3)UPI得分情况。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UPI得分情况进行分析,UPI得分的平均分为10.21,标准差为7.205。
对不同性别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男性和女性心理资本总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中,男性韧性维度得分较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情况比较
对核心自我评价中涉及到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在 0.05的检验水准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UPI中涉及到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同家庭经济状况UPI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UPI得分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留守经历大学生UPI影响因素分析
(1)心理资本的差异。
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和四个维度得分情况进行比较,自我效能维度得分非留守经历大学生高于留守经历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5。
(2)核心自我评价的差异。
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5。
(3)UPI的差异。
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UPI得分情况进行比较,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得分低于留守经历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和UPI比较
(1)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进行关联性分析,其中韧性、乐观与核心自我评价存在关联性(P<0.01),具体情况见表6。
(2)心理资本与UPI的关联性分析。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与UPI进行关联性分析,其中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均与UPI存在关联性(P<0.01),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3)核心自我评价与UPI的关联性分析。
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UPI进行关联性分析,r=-0.23,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UPI间存在关联性。
(1)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分析。
以留守经历大学生韧性、乐观两个维度为自变量,核心自我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韧性和乐观进入回归方程,方程显著(F=15.48,P<0.01),R2=0.24,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分析
(2)心理资本与UPI的回归分析。
以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为自变量,UPI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希望、乐观维度对UPI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自我效能、韧性进入回归方程,方程显著(F=16.85,P<0.01),R2=0.10,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UPI的回归分析
对于医学院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从心理资本、核心自我效能评价和UPI 3个角度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提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从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的四个维度来看,自我效能这一维度的整体平均水平最高,其次是韧性,最后是希望和乐观。UPI结果显示10.21±7.2, 医学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表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后,在对医学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差异分析中发现,虽然男性和女性心理资本总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四个维度中男性韧性维度得分较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男性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医学院校的学习或生活中更能够承受压力,自我调整积极面对。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UPI得分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家庭经济状况UPI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医学院校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及UPI的差异分析中,我们发现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中自我效能维度得分非留守经历大学生高于留守经历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三个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留守经历大学生的UPI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进一步,在相关分析中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核心自我评价和UPI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心理资本与核心自我评价及UPI回归分析显示韧性和乐观两个心理资本纬度与核心自我评价成正相关。自我效能、韧性与UPI存在显著正相关。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核心自我评价和UPI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心理资本可以直接影响UPI。
儿童期是个体性格和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而言比其他任何物质上的东西更加重要。而且这种留守经历对于个体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医学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有必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认清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构建新的心理教育模式,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让大学生们以更加乐观、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日常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去,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首先,重视入学适应性教育工作。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尤其是医学类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刚入校时更容易引发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表现。因此,高校应该针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我,学会情绪管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尽快适应角色转化,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培养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通过个体规划,给予针对性指导。建立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其心理动态,全面提高心理辅导与干预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之中,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举行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合理排解消极情绪,调整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挑战。第三,构建团体互助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大学生活是一种团体生活方式,高校可以利用学生同辈因素,搭建互相支持与成长的平台。比如,“一帮一”“阅读团体”“留守经历大学生成长团体”等方式,具有共同留守经历的朋辈,更能互相体谅,建立信任关系。最后,采用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启动“家-校”联动管理体系,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高校针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另一方面,高校需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积极修护家庭系统的完整性,增强家庭归属感。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最大力量。大学生们应该都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况,面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不害怕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理素养。希望能够通过高校积极的心理教育措施,尽力去填补留守经历大学生情感缺失,让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的面对未来每一天,在未来救死扶伤的岗位上,能够用爱心、细心、责任心、感恩的心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