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摘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是作为小学班主任,更应升级工作理念,关注教学整合问题,使德育工作高效推进,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浸润中具有优秀的品格、积极进取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现实却是部分班主任因德育工作开展形式较为陈旧,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引导。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展开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分析,以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288-01
引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应努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1]”。面对引发社会广泛热议的中科大硕士被开除新闻,因其在网络中发布有伤民族感情、罔顾史实的言论后被开除学籍,更使我们看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应促进学生从小便建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具有爱国情怀。作为小学班主任,也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相处时间最多的人,需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 简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及其问题
1.1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限。首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强调“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2]”。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认知意识、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均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密切师生间的交流。尤其在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很多班主任将主题班会、道德与法治课程当做主要的德育工作开展途径,与学生交流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
1.2德育工作缺乏有效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才能形成知行合一,使德育工作更具有效性。但仍有很多班主任将智育、纪律作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要点,使德育教育工作流于表面。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理解、认识较为浅显,造成德育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1.3没有建立相应激励措施。伴随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其倡导师生间的角色互换,实现教学相长。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并需使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增强他们的责任感、集体意识。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助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并且,班主任应关注每位学生的进步,使其感受到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具有乐观阳光的心态,良好的品格。
2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2.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重视与学生们的及时沟通,以便掌握小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德育工作的反思与总结。从而,调整施教方向,优化工作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元素,促进学生的探讨;重视情感教育,可以开设班级中的“树洞我想告诉你”信箱或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更好地走进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与渠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将有助于班主任更为深入的了解学情。
2.2创新德育开展形式。为了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还应创新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避免其停留在课堂中、校园内。例如,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电影院、敬老院、社区等,使他们更加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具有正确的分辨意识。在重要的节假日来临前,还需策划相应的主题实践活动,从小便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报国信念。并且,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学生的实践感受,记录学生的成长,使其乐于参与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发散思维、自主思考、与同伴进行合作。这便需要班主任升级教育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具创新性。
2.3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为了使德育工作开展起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还应重视与任课教师、家长的沟通。因此,班主任不仅应具有班级管理能力,了解不同学段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还应使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例如,可构建家校共育体系,应用微信群、电子邮件等,使家长了解近期德育教学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并可使其在周末、假期带领孩子参观抗日纪念馆,观看名人传记、纪录片等。此外,在班级的班干部选举中,可以民主竞选的方式,鼓励学生竞选适合自己的“职位”,让家长多鼓励孩子。另外,还应完善激励机制。
2.4关注教学整合问题。为促进德育工作的全方位、常态化开展,应使其融入到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部编版教材的编制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更重视全方位育人。例如:在部编语文四年级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年级上《将相和》、六年级上《狼牙山五壮士》等具有爱国助于色彩的文本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真实的历史故事,促进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强化他们的认知意识。同时,可将其与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教学有机整合,丰富德育工作内涵。
3 结语
综上,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构建积极向上、学风优良的班集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3]。班主任不仅应具有沟通能力,掌握班级管理的艺术,还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德育工作开展更具创新性、针对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认识。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让小学生具有爱国情感、正确的三观与坚韧的意志品格,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滋养下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以便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春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措施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8.
[2]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6):13.
[3]常国玉.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