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2020-09-27 08:47马娇
数码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性初中物理创新

马娇

摘要:在教育理念不断成熟的背景下,使得广大师生群体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让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步伐也更加坚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也要考虑教学实际更新教学理念,使用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吸收更多的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从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物理实验中巩固学生知识体系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213-01

物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但能理解相关的公式定理,还能更好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采用更新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更好地顺应教育发展的大潮流,为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做足准备。

1 在课堂导入环节挖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往往会有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较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有效帮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明确这门课程的学习方向。

比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汽化和液化》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讲解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更加生动、具体的导入环节感受到这门课程学习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可以用“夏季把衣服晾在户外很容易晾干,把水洒在地上也很快消失,打开冰箱时会看到浓浓的白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把心收回到课堂上。在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中,就能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代入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大致推测这几种现象分别代表哪种物理变化,让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学习状态,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充满探究欲,降低物理课程学习的难度,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迈出关键一步。同时,在这种生动具体的课堂导入环节中,不但能帮助学生以更加轻松自然的状态完成问题的回答,也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突出物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1]

2 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会习惯性地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死记硬背地完成学习任务,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比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掌握噪声的定义。当学生准确把握了这一物理定义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现象,并通过行动或语言表达为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通过用指甲划向黑板、用手敲打各种声音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由此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噪声的载体把噪声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并要求学生一一举例说明噪声是怎样分类的,有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保持高涨的热情,继续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在这其中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巩固自己的物理知识体系。

3 在实验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技能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不但要为学生传授更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综合素养。

比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电流和电路》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把串联和并联这一重难点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学会简单地绘制电路图,制定实验计划。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借助小灯泡、开关、干电池、导线完成串联电源的组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操作比赛,在这其中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就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停留在表面,带领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物理概念的产生过程,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限性,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物理课程学习的魅力,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深入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正处于教学的启蒙时期,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完成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初中物理教学取得更上一层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刚.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9).

[2]张晨辉.实验课中的那些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反思[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3).

猜你喜欢
实践性初中物理创新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