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银 杨皓宇 周欢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教师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职业道德、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论述和要求,这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应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向前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教师队伍;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A85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1-0020-07
教师被公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谓赋予了教师塑造灵魂的神圣职责。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学行》第一次在文中提到“师者,人之模范也”[1]169 ,“师”与“模范”被联系了起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模范的代表,模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3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指导下,我国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素质稳步提升。那么,7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做了哪些论述?提出了哪些要求?本文拟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教师论述加以梳理与分析,进而展望对教师未来发展的要求,以便深化广大教师对自身综合素养的认识。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回顾(一)1949—1978年,改革开放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旧时代遗留的教育体制无法满足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需求,社会急需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教师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育的体制改造和重新建构是一项重大挑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3]此条方针既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与经济的需要,也为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造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当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
1951年毛泽东同志在《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中提到了知识分子应当合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1956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提到了教师在对于苏联的技术推广上应当避免机械、生硬的缺点;知识分子们应当站在爱国的立场上,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同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关于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分配问题》中提到了教育的培养任务,谈到了关于教师出国进修等与师资建设相关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多次提到了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要求教员们转变自身的世界观,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以促进政治上的进步。同年三月,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了教师与学生、人民的关系,需要相互学习。同年6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学校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与人民打成一片。同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谈到了教授教员们应当学习技术、业务与理论,来壮大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1958年8月毛泽东同志视察天津大学时指示,教师也应当参加劳动,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4年7月,毛泽东同志与毛远新谈话纪要中讨论到了教师与学生需互相学习商量,共同研究问题。同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提出了教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次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时谈论到了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同样谈论到了教师与学校需要相互配合;同时也强调了师资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性。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教师提出的更多是政治性要求,应转变政治思想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
(二)1978—2019年,改革开放后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学校培养人才关键在教师,全国九百万教师要在政治和业务上提高,走又红又专的道路。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讲话中,提到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需要高举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旗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1987年李鹏同志在庆祝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要表彰教师,要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2002年朱镕基同志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到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教师需要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同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对教师的三点希望,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1990年李鹏在教师节上讲到教师要学习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各项决定,积极投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这是教师的工作需要,也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和政治上的关怀。
由于出身于教育世家,温家宝同志对教育、教师倾注了大量精力,做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集中在《温家宝论教育》一书中。2005年,温家宝同志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代表时讲到,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好育人的任务。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2009年,温家宝同志在教师节前夕,在北京三十五中学座谈会中提出了对教师的三点要求:要求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2011年6月,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谈到教师需要充满爱心、甘于奉献、刻苦学习与勇于创新。同年8月,温家宝同志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强调了农村教育与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的的重大意义,希望教师无私奉献、满怀爱心、提高素质来办好农村教育。2012年,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表彰总结大会上,结合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教师应当坚持教书育人并重,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国家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3年,李克强同志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来到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他寄语教师,教师永远是天下最令人尊重的职业,教师要做学生知识的给予者,也要做人生的引路者,做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做道德规范的示范者。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时,心系全国1400万教师谈到了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希望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教育做出贡献。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借用梅贻琦先生“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的言论,进一步阐明,大师不仅是学问的大师,更是品行的大师。要求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同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与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谈论时,提出了关于“四有”好老师的论述,教师需要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与仁爱之心。2016年9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谈论到,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之事,一批批涌现出的好老师也是民族的希望;需要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同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教师不能单做教书匠,更应当成为塑造品格、品行与品味的“大先生”。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强调了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应当是师德师风。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和要求逐渐从政治要求发展为专业要求,尤其是在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方面的要求,希望教师既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这些都凸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二、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分析 通过以上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强调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归纳起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大致可集中在政治理想与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政治理想与信念
1951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中》提到,“我曾提出了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建议。现在,这个建议已经逐步地变为现实。”提出教师应当要自我批评改造,自我教育。[4]49-501956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中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确立知识分子的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决定的意义”、“知识分子的改造既然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反映,这个改造过程本身就不可能没有相当的斗争”、“我们必须要求所有的知识分子站在爱国的立场上,遵守宪法,分清敌我的界限。”[5]38-68这一时期,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推进,教师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向苏联全盘学习教师教育体制。该体制因其体系封闭、教师培养的模式单一、与国情不符等因素,并不完全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我国需要開辟探索出一条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相匹配的教师教育道路。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了教师应当继续不断改造自己,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6]778-780同年6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到,“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两则报告明确指出了教师应当站在爱国的立场上,明确自身的政治方向,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取得进步,进而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要求也具体落实到195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定》、1952年7月颁布实施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之中。这两个文件关于教师的培养目标都明确了要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相联系的毛泽东思想,这些都是是对教师的思想基础要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在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开始了调整恢复与发展。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全国有教师九百万人……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希望广大教师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7]64-66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提到“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7]133-144教师是培养全面发展、拥有社会主义觉悟建设者的关键,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运用自己的作品、教学来引导人民正确看待生活,看待历史,认识现实,以此来激发人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因此,在政治上教师需要拥有牢固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与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模范。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提到“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人才。”[8]他认为教师要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中也提到,教师要“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9],该谈话中提到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对学生真心,这是党和人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2011年温家宝同志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人民教师应该把塑造人的灵魂、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鼓励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群众,激励学生热爱家乡,有志于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10]204-2052014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首先要明确教书育人的责任,传承指路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坚定党和人民需要这一基准,忠于党和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并将这一信仰与基准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一步工作中;坚持“四个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礼记·学记》中第一次提到教学相长。“教”与“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它们与“内容” 构成了教学基本的三个要素。“教”与“学”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规律。“劝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以‘教为职责的意识,更要具备以‘学为动力的教育专业发展理念。”[11]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作好先生,首先要作好学生……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12]毛泽东同志认为教授、教员都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学生与人民的任务。在成为一位先生之前,首先必须先接受教育,要从学生这个身份成长为教育者。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应当向工人、农民、学生等广大的劳动人民学习的要求。同年6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到,“逐步地同工农打成一片”。周恩来同志认为教师需要在阶级斗争中有自己明确的立场,需要做到明辨是非,加强劳动观念,同工农在同一立场。1964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与毛远新谈话时说:“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的了。”[13]22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希望教师要同学生商量,共同探讨问题。同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提到,“所以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学生的。而且当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13]23知识和力量均来源于人民群众,教师要从人民中来,再到人民中去。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亦是如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互转换的。1965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的时候说,“学校的校长、教员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学生为校长、教员服务的。”[13]24 这段话谈到了教师的核心是为了学生。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提到,“我们现在要把风气扭转过来……教师有责任把这些好风气带动起来。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要恢复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志气,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4]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总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要求教师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与人民大众做到“教学相长”。
2007年,温家宝同志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中,提到“教育,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10]342。这句话提出了教师应当具备的责任,从教师自身出发,用教师自身的道德去感染学生,目的是从生活中真切的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教师的道德情操。这要求了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先立身,再育人。厘清了立身与育人的联系。2009年教师节前,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上午听5节课,下午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座谈。谈话中,温家宝同志对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谈到了“以身作则,行为世范”。他认为教师们需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做到自尊自律。教师要用自己的德行和自己的风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这要求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2011年6月,温家宝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提到,教师“要充满爱心……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10]184温家宝同志引用霍懋征老师关于爱的力量语句,要求广大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运用爱的力量改变他们,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同年8月,温家宝同志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再次提到“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爱师之魂”。教师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温家宝同志提出了“以爱育爱”,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比教授的具体知识更加重要。教师应当与学生心连心,帮助学生、从各方面个角度关爱学生。同时,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013年,在我国第29个教师节来临时,李克强同志来到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与新疆班师生谈话中提到,教师应当“真心的关心学生……引导好更多的学生是你们的天职。”[15]他认为教师关爱学生,实际上是一种爱的传递,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把自己的爱奉献于社会建设。教师的爱与责任、社会联系在一起,教师的“仁爱之心”要求教师真切的关爱引导每一位学生,传递着责任的力量,影响了学生的生活,社会和谐发展需要仁爱的传递。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教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明善恶、辨是非,引导学生人生的正确方向,在教育全过程中扣好每一步的第一颗扣子。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6]习近平同志还提到有爱才有责任,有爱才有教育。教师应当充满爱心与信任、爱岗位、爱学生,让学生“亲师信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要与学生拉近心灵距离,用自己的爱与温暖来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使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教师知识水平与能力
1956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培养建设人才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中认为,“重点地选派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和教师出国学习我们缺乏的学科”[5]140-143。次年的7月,毛泽东同志也谈到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队伍中,需要工人阶级有自己的技术队伍,这样的队伍中要有自己国家的教授与教员。他们在条件允许支持的情况下,要努力的学习技术业务,提升自身。[4]462-463同时,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58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天津大学视察的时候指示到 :“老师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7]”1956年教育部发布《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 (草案) 》,这两个文件中明确规定了生产技术教育课堂的制度要求,包括课时与明确的课程内容。劳动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劳动,劳动也具有职业性。”[18]教师需要坚定“育人”这一任务,将劳动教育应用于学生身心发展成长的各阶段,以此来引导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这是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又先后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等文件,以制度规范化的方式强调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要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明确了教师队伍的责任,教师要强调劳动教育这一重要性。
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到了关于“业务工作能力”的话题。在讲话中他提到了要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需要研究如何来提升教师的水平。面对过去教师不敢教的局面,需要厘清权责问题,以促使教师敢于教且善于教。这一时期,我国也健全了教师教育体系与教师教育网络,培养新的教师与培训职后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已有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新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民族师范院校,独立设置部分体育、特殊教育、语言类师范学校并改制部分师专,以此来完善培养教师的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在职师资培训,通过设立部分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等组织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来提升在职教师的学历与教学水平。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了对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要求。[19]他认为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创新精神,以此才能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求真务实、创新严谨的治学态度。温家宝同志在2009年在北京三十五中学师生座谈中提到“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10]170-171,讲话中同样提到了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来适应工作的需要,要用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012年温家宝同志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表彰大会上,结合《关于加强就是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到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教师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保障。”[10]230-231温家宝同志还提到了要健全并且严格执行的教师培训制度,让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定期培训,交流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2014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知识,即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20]习近平同志提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一桶水已经不够了,需要有一潭水。智慧与学识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基本素质。教师不仅需要有胜任的教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广博通识与视野,来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国家、民族才会更能强大。
三、新时代教师践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的路径 新世纪初始,教育部相继颁发或修订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2018年以来颁发,国家继续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些文件與2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论述相互补充,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教师需要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教师需要心系国家和人民,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为学有所教做出自己的奉献。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是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教师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纽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同时,教育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国家,教师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仰者与忠实的实践者;要将理想信念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梦而奋斗。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教师要教书与育人并重
教育目的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换而言之,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够实现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而所谓“立德树人”,就其含义而言,讲的是教育中的德育与智育,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阐释。
所谓立德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的要求,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占据首位。学生的思想不出现偏差,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这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学生起着引领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崇高的师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自我思想政治水平,重视师德养成,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做到真正的“立德”。所谓树人,从字面上看就是培养人,或者可以更为狭义的理解为对学生的智育。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毋庸置疑,学生在进入学校过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知识,教师是学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者。从智育角度来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自己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同时,教师还应当掌握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达到树人这一目的。
(三)发展我国教师专业特色,教师需要扎实学识
基于教书育人的本质和教师职业的特性,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由于不同教师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不同,教学经验的不同,存在知识体系、思维和价值观念差异,造成教师教学思考与教学行动的逻辑不同。扎实知识与学术能力依然是教师的“教”的来源。递给学生一碗水,要求自身需要一潭水。国家需要完善教师培养的体制机制,教师教育是一个关于职业的有机整体,从培养、入职、职后培训都需要与时俱进,在学科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成长模式。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师,就必须坚持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要做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革新,并引进新目标、新思维、新技术进入教育实践[21],以此从教师发展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过硬的教学能力与科学的教育方法;紧跟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系统,提升科研水平以此来引导学生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涵盖了新世纪以来对教师的各类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价值逻辑,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未来我们坚持好这一基本要求,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美好生活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曾煜.中国教师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EB/OL].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20908/145.html.
[9]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www.gov.cn/ldhd/2007-08/31/content_733340.html.
[10]《溫家宝谈教育》编辑组.温家宝谈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李保强,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教育研究,2012(6):130.
[12]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cssn.cn/zt/zt_rdzt/jnggkfsshzhn/ddlxlggkf/mzd/201806/t20180605_4345123.shtml.
[13]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14]教育部网站.邓小平讲话: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0/200408/1531.html.
[15]李克强寄语教师:教师永远是天下最令人尊重的职业[EB/OL].http://china.cnr.cn/NewsFeeds/201309/t20130909_513550821_1.shtml.
[1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
[17]视察天津时的谈话(汇集)[EB/OL].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4-046.htm.
[18]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19]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20908/145.html.
[20]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10/c64094-25629944.html.
[21]杨皓宇,贾雪玲.浅析现代教师教学智慧品性[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3):93-97.
Abstract:With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xpanded the scale of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 They make points about the teachers' political ideals and belief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knowledge and abilit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firm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 and solid self-learning. It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eachers literacy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in new era.
Keywords: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teaching staff; teacher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