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备受人们的关注。这种思想结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更多的直观教学(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内化知识,同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来充分认识空间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空间观念。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47-01
數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将数形结合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关系变为形象的图形思维,依靠直观的图像来建立新知。然而,在小学数形结合教学阶段,由于数学老师对数形思想的不重视和理解的不够充分,一度导致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漏洞,为了我根据本人的多年教学总结如下。
1.小学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作用
在小学教学阶段之中,学生们经历了幼升小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链接一定会存在缺陷,小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会更强,要求学生拥有比较高的思维理解能力,小学数学知识中,学生可以利用例题来帮助自己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小学生们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大部分是相似的,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可以借用数形结合的模式来引导本班的学生们进行学习,使自己的数学思维意识得到崭新地发展,让他们掌握小学数学学习的规律,促其发展,使得小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发展的最好,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地教育教学地开展工作。
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还须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使小学数学数形课堂产生更高效的教学。从宏观来看,对于自己的任教班级,我们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前者关乎教学的效率,后者关于教学的效益。结合效率和效益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教学的战略目标,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结果。
2.当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运用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小学教师上完一堂数学课一直都感觉是枯燥乏味的,总觉得不知怎么上为好,经常抓不住重点显得很无奈,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帮助下可使数学课堂崭新地发展,在小学生们学习之中也会出现不足。
第一,有些学校的数学老师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优点不能充分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观望的现象,他们往往会先看别的学校或数学老师数形实施的结果,要是他们的教学质量提高了他们就会跟风,如果教学效率效果不明显甚至还倒退了,他们就会严格抵制这种教学模式,有的老师甚至还会发表相关言论。
第二,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方式不合理。有些学校首先作为表率起到了良好地教学效果,大部分的学校都会争先模仿,有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模仿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各一,导致自己学校班级数学教学效率不显著,他们往往会放弃或者抵制,进而造成小学数形结合思想没有得到衍生,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有些老师对于数学结合思想理解的不透彻,运用的方式不适合自己的班级,则会造成学生对数学结合思想的缺乏。
第三,有些数学老师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时,只注重教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使用,而忽略了数形思想对学生思想的渗透,导致在做一些较难的题的过程中做题的正确率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并没有给予生及时的提醒与点明,所以导致数学结合思想没有真正地走小学学生的心底。
3.数形结合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问题的解题依据应当是理解与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因此,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把与之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基本定义和定理吃透,才会在解题过程中大展拳脚。而且学生能在数形结合思想下,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数学知识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圆的概念》这一课时,我们任课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并借助多媒体放映技术,引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事物进行观察。之后我们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地特点形成一个圆形的图案,并标记好圆心,让本班的小学生的思想开发,把他们相成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东西,(如自行车的车轮)以圆心做基点,连接形成直线段,就能得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从这里本班的学生就能引出圆的基本概念,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崭新地发展,能使得本班学生们的数学积极性得到提升,有利于小学数学地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过程中,我们任课教师应采用多元化地教学方式,从本班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制定出科学合理地教学策略,促其发展,况且小数课堂数学结合思想教学是新课改重点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让学生在有效的空间里,实现思维的飞跃,从而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数学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地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伟星,钟国强.策略作点数轴为线图像成面思想是纲——“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应用[J].小学数学教师,2017(Z1):119-125.
[2]邹葱芬.借助数形结合优化概念教学——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7(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