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的挑战及应对路径

2020-09-27 23:04金斐
党政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金斐

[摘 要]在移动互联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面临新的挑战,内容供给亟须精准提升、语言表达方式亟须精准转变、传播机制亟须精准协同。高校要探索基于新媒体的高校精准思政实现路径,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内容供给、拓展高校精准思政的人才队伍、构建高校精准思政的话语体系、联动高校精准思政的网络载体。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精准思政

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发展起来的,以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以微博、微信、哔哩哔哩(B站)、Vlog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态。在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今天,移动互联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媒体早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对标全新要求,切实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精准思政,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着力探索的新命题。

一、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② 这为运用新媒体实施高校精准思政指明了方向。

1.新媒体是高校青年学生最重要的社交媒介

当下,高校青年学生身处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他们是新媒体的主要参与对象、使用对象与服务对象。数据显示,全国各大高校所持有的微信公众号总量已超过45万个,80%以上的大学生关注3个以上校园微信公众号,其中关注3-5个的占比42%,6-10个的占比36%。③大多数学生平均每天查看2-5篇来自校园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平均每天查看时长超过30分钟的学生占比近70%,93%的学生曾评论、转发校园微信公众号文章。④

另外,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在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生动,除了图文之外,更多采用图文与视频、音频的多媒体组合,即视感强、互动性强、更具表现力,深受高校青年学生的喜爱。相较于线下面对面交流,大学生更喜欢用qq空间发表状态、用微信学习工作交流、在B站上追番弹幕,新媒体已经深度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获取、交流信息,分享心得、感悟的重要渠道。2018年TOP5000热文中,各类新媒体使用视频的传播形式相对2016年有显著上升,其中官方新媒体平台上升15.98%。⑤

2.新媒体是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载体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⑥2020年4月28日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提升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⑦要“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⑧

事实证明,新媒体因其发布迅速、内容精准、形式新颖等特点,已成为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载体。一是新媒体的发布速度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时效性。高效的内容发布是新媒体的“标配”,更是实现高校精准思政的有力保障。新闻报道类、热点事件类等时效性很强的推送,大部分均为当天发布,部分紧急推送更是在1-2个小时就完成内容的收集、编辑和发布。上海电力大学“青春SUEP”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庆70周年阅兵当天,得知该校一名入伍学生在大阅兵的方阵中,在短短2个小时内编辑发布题为《请祖国检阅!上电“小天使”已准备就绪》的推文,阅读量迅速突破4000,图文转化率近20%,不仅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爱国荣校之情,更是得到“团在校园、上海学联”微信公众平台转发,引发上海全市青年学生的点赞转发。二是新媒体的文案内容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针对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媒体紧跟形势,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笔者统计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5家有代表性的上海高校新媒体平台的2020年一季度相关数据发现,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主动谋划、克服困难、积极工作,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发布了大量战疫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在平台一季度全部推送中的平均占比达到51%,最高占比超70%,有效推进了高校战疫时期的精准思政。三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有效性。笔者统计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三所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一学期(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的篇均阅读量,数据分别为4894、4572、1845。而以B站、抖音、vlog为代表的新媒体,则成为高校青年学生的“新宠”,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间,各高校在B站的新媒体平台的活跃度明显上升,在线教学、主题教育、在线党课、团日活动等内容层出不穷,学生阅读量持续走高。华东理工大学“小花梨”B站平台在2020年4月14日发布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网络思政课,阅读量更是接近10000余人。实践表明,微信公众平台、B站、抖音等新媒体,以活泼的语言、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创新内容表现形式,结合榜样人物、校园美景、主题活动、热点事件等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引发高校青年学生的大量围观,有效提升了高校精准思政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的内容供给亟须精准提升

内容是新媒体的生命线,更是高校精准思政的核心。但是,新媒体在内容供给上还存在明显不足,亟须精准提升。一是在理论内容的供给上亟须精准提升。例如,新媒体在向青年大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方面,内容还不不够深、不够透。二是在关键时期的内容供给上亟须精准提升。例如,新媒体对于战疫期间发生在“最美逆行者”、人民子弟兵、英雄的人民群众、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身上的感人事迹等内容,搬运的多、深加工的少,转载的多、原创的少。三是内容供给的形式创新力度亟须精准提升。例如,新媒体结合图文、视频等形式创新打造的深受青年大学生喜爱的网络产品,数量还不多、质量还不高、传播还不广。

2.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亟须精准转变

语言是新媒体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工具。但是,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还存在明显不足,面临“听不进”“传不开”“记不住”的考验。一是面临青年大学生“听不进”的压力。作为网络的原住民,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面临和青年大学生语言体系“兼容”的压力。二是面临网络“传不开”的考验。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不仅是青年大学生每日必备的“日用品”,更是大家平常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新媒体的语言面临适应网络传播规律的考验。三是面临思政内容“记不住”的挑战。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青年大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是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目标。新媒体的语言如果不能让青年大学生读懂弄通其中的思政内涵,“记不住”便成为可能,精准思政更无从谈起。

3.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亟须精准协同

新媒体的协同传播是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实现路径。但是,各类新媒体的传播还未形成矩阵效应,尚未建立联动传播机制,亟须精准协同。一是不同形态的新媒体各自为政。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和以B站、抖音、Vlog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各具特色,满足了校园内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亟须精准协同。二是不同层面的新媒体各自发声。新媒体平台已经遍布各高校、各学院、各班级,校、院、班三级新媒体平台各有所长,吸引着校园内不同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亟须精准协同。三是不同运营主体的新媒体能力参差不齐。校园新媒体的运营主体包含学校官方、学生组织和校园自媒体等三类。每一类的新媒体的平台现状各不相同、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亟须精准协同。

三、新媒体在高校精准思政中的实现路径

1.立足新媒体,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内容供给

一是加强对内容供给的研判,提升内容供给的准度。高校要探索建立新媒体的内容供给研判机制,以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年度工作要求,提前谋划、酝酿选题,结合当下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新媒体传播的规律,按年、季度、月、周等不同周期开展内容供给研判工作,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准度。二是抓牢青年学生的关注点,提升内容供给的精度。高校要秉持学生导向,掌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研究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尤其要关注青年学生关注的熱点、焦点、燃点,立足新媒体,坚持内容为王,抓“热点”引导、抓“焦点”释放,抓“燃点”管控,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精度。三是创新内容供给的形式,提升内容供给的效度。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长,融合文字、图片、视频、漫画等形式,将思政教育“高大上”的内容做得更“接地气”、更“有意思”、更“好玩”,用更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效度。

2.立足新媒体,拓展高校精准思政的人才队伍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团队的重要性。新媒体团队不仅是实现新媒体平台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力量。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高校应将新媒体团队作为实现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力量。二是要精准定位新媒体团队的建设目标。高校要建设有温度的团队,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做青年的代言者;要建设有活力的团队,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做青春的奋斗者;要建设有原则的团队,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三是要精准构建新媒体团队的培训机制。高校要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锻炼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团队不同成员的特点,通过授课、研讨、参观、实践等方式,精准提升团队的政治素养、媒介素养、技术功底、文字功底等。

3.立足新媒体,构建高校精准思政的话语体系

一是要立足“青言青语”,让青年大学生“听得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⑨

青年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力量。高校要立足青年学生的特点,用富有朝气、生动活泼、紧跟时代的语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用好网言网语,让青年大学生“传得开”。青年学生在哪,高校的思政教育阵地就在哪。高校要紧紧抓牢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阵地,结合网络新媒体的语言特点,用好网言网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网络好声音。三是要讲好党言党语,让青年大学生“记得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要立足“青言青语”,用好网言网语,让党言党语入脑、入心、入行,有效带领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的成效。

4.立足新媒体,联动高校精准思政的网络载体

一是联动不同形态的新媒体,让各种新媒体各取所长。高校要发挥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覆盖面较广、积累较丰富的特点,善于综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内容,在学生中体现较强影响力;要发挥以B站、抖音、Vlog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专注视频的特点,紧跟青年学生的视频需求,在学生中有效发挥作用。二是联动不同层面的新媒体,让各级新媒体协同发声。校、院、班三级新媒体平台要加强联动,建立三级新媒体平台的联席机制,加强内容合作、人员培训、资源共享,探索建立三级联动新媒体矩阵。三是协同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让各类新媒体同频共振。高校要建强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守牢新媒体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发挥好官方平台中流砥柱的作用;要积极建设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加强学生团队建设,促进平台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新媒体的生力军;要关注引导校园自媒体平台,加强平台的备案登记,促进校园自媒体规范有序发展,使其成为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金项目:2020年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重点课题“融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室建设研究”,编号:2020ZHDN41。

注释:

①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8日,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

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9年1月26日,第1版。

③④⑤《2019新媒体观察报告》,2019年4月1日, https://smart.huanqiu.com/article/9CaKrnKjrR5.

⑦⑧《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年4月28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from=timeline.

⑨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 第1版。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大学团委)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