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铭 柳林 赵烨
[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提高鼻窦冠状位CT检查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未进行品管圈管理期间从该院放射科CT检查的44例患者及其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品管圈管理期间在该放射科进行CT检查的44例患者以及影像学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图像优质片率、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6.36%;观察组各项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CT检查管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化,提高图片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品管圈;鼻窦冠状位;CT;检查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81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6(b)-002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T scan of sinus coronary. Methods Forty-four patients and their imaging data from the CT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September 2016-September 2017 with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ducts were taken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tube circle, 4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in our radi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imaging data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ly quality-manag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anaged by the quality-control circle.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high-quality images, quality of management score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Results The high-quality film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7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86.3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5%, which was higher than 81.8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T examination management.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l staff opera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icture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ronary sinus; CT; Check quality; Quality management
CT作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较多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鼻窦炎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CT在鼻窦等检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造成获取的影像学质量一般,降低CT检查的实际价值。与此同时,质量是各医院之间、各科室之间竞争的命脉。品质管理圈简称为品管圈,是由同一场所或者相近、互补工作的人们自发组成的一个小圈团体,由整个团队负责品质管理,其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绩效[1]。随着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影像科日常工作量不断增加,患者长时间等待会增加投诉率,同时部分耳鼻喉科医生反馈该科鼻窦冠状位CT图像质量一般,尤其是鼻窦冠状位的图片质量最差,因此,该科室进行以提高鼻窦冠状位CT图像质量为主题而进行品管圈管理。该文2016年9月—2017年9月就品管圈应用44例患者在鼻窦冠状位CT检查中的质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放射科未进行品管圈管理期间,在该科行CT检查的44例患者和44张影像图片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科室进行品管圈管理后,在该科行CT检查的44例患者和44张影像图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52±8.67)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为(44.69±8.72)岁,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管理方法进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质量管理,比如岗位管理制度、仪器维修与保养制度等。
观察组:常规管理同时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整个管理过程包括:(1)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常规讲解品管圈相关知识,采取自愿原则由影像科医务人员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圈员共8人,包括2名医师、6名技师,共同选出1名圈长和1名辅导员,品管圈圈名为“影像质量圈”[2];(2)主题确定,采取“头脑风暴”方法由圈员共同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最终确定为“提高CT影像资料优质片率,提升管理质量,提高服务满意率”;(3)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包括确定主题、制定计划、现状分析、确定目标、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应用与评价、标准化执行等,同时确定不同成员日常工作内容[3];(4)现状调查,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鼻窦冠状位CT检查质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比如扫描方案不合理、扫描范围不合适、伪影等;(5)目标设定,结合现状分析,确定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管理期间CT影像学资料优片率超过95.00%,管理质量评分平均超过95分患者满意率超过95%;(6)原因分析,通过特性鱼骨图分析鼻窦冠状位CT检查过程中影响管理质量以及影像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等;(7)对策拟定,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给出管理对策:①制定影像学资料复查制度;②设计可活动头部固定模型,便于有效固定患者头部;③持续业务培训,每月进行1次业务培训与学习,提高影像科相关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④规范鼻窦冠状位CT检查扫描流程与体位摆放要点;⑤严格执行检查前患者健康宣教制度;⑥反馈制度,对鼻窦冠状位CT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定期对反馈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给出解决措施[4];(8)管理对策实施。圈长、辅导员监督各项管理对策的实施,对于无法实施对策再次进行分析讨论,实现持续改进;(9)应用评价与调整,每月圈员集体评价品管圈管理实际效果,整理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患者反馈信息,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教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两组图像优质片率;②管理质量评分;③患者满意率。
1.4 评价标准
使用该院影像科检查专用质量管理量表实施评价,包括操作规范化、处置环境、校准质量、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每项分值0~100分,分值高对应的管理质量越高[5]。两组患者的满意率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率调查量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满意分值≥85分,基本满意分值60~79分,不满意分值<60分,满意率=(满意+很满意)/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片的优质率
观察组图片的优质率为97.73%;对照组为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质量
观察组管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满意率
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81.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常规鼻窦冠状位CT检查管理期间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造成获取的影像学质量较差,比如管理制度执行力差、管理内容不全面、缺乏持续性改进等[6]。管理不到位造成较多问题长期存在,影响到影像学资料的检查质量,进而影响临床诊治工作。
品管圈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具有现代管理优势,能够克服常规管理方法的不足,比如整个管理过程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综合性、具体性、持续性等优势,根据影响CT鼻窦冠状位CT检查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分析,確定出针对且具体的管理措施,具体实施期间能够及时考虑不同措施的实施效果,便于持续改进;品管圈管理中还能够突出人性化关怀,通过设计头部固定模型,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品管圈是一个管理团队,因而具有团队管理优势,能够充分考虑每一个圈员的建议和想法,促进整个团队的共同成长,提高每一位圈员的业务能力[7]。
结合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品管圈管理后优质片率从86.36%提高到97.73%,达到预期管理目标,证实品管圈管理可提高影像学检查质量;品管圈管理后各项管理质量评分提高,证实品管圈能够提高整个团队的管理能力;品管圈管理后患者满意率从81.82%升高到95.45%,证实品管圈管理后得相关管理更加符合患者检查需求。同陈纯柳等[8]关于品管圈研究的部分结论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CT检查管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化,提高图片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斯.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5):300-301.
[2] 录娜娜.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9,17(8):79-81.
[3] 路鹤晴,李斌,苏琦,等.品管圈活动在CT机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42(3):232-234.
[4] 张春英,汤丽,费忠化,等.品管圈在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运动执行率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 9(18):200-202.
[5] 李玉凤,于芬,何肖群,等.品管圈活动对缩短CT检查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23):126-127.
[6] 左婷,邱海嵊,潘慧红,等.品管圈在儿童患者CT重复检查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12):21-24.
[7] 何艳玲,刘亚会,殷风芳,等.品管圈在慢性鼻窦炎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2):176-178.
[8] 陈纯柳,许倩茹,徐彬妮,等.应用品管圈提高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规范化电话随访执行率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05-807.
(收稿日期: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