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方云
(山东省淄博市岜山万杰医院,山东淄博 255213)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极易复发、转移,而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 乳腺癌根治术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但由于术后通常需要予以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处理,因此极易出现出血、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上肢淋巴水肿、臂丛神经受损等并发症[2]。 其中上肢淋巴水肿是诱发上肢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相关研究指出[3],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加快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的血液回流及淋巴回流,有助于减缓患者患肢的水肿症状。 该次研究选取2017 年12月—2019 年12 月在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 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分级分期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上肢水肿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 例作为研究样本, 以数字随机表将入选患者划分为两组。参照组病例共计40 例, 年龄中位数为 (43.29±2.56)岁,病理分期:II 期18 例,III 期22 例;观察组病例共计40 例,年龄中位数为(44.28±2.59)岁,病理分期:II期19 例,III 期21 例。 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且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参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康复训练措施,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开展早期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术后1~2 d,指导患者开展平卧运动训练以及握球、屈肘练习;术后第3 天开始, 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屈肘抬高外展训练;术后8~14 d,指导患者开展直肘抬高外展训练,并依据患者的接受程度,适当开展内旋训练,叮嘱患者术后2 周内禁止负重训练;术后2 周后,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如站位或坐位训练,训练时长为15 min/次,训练频率为3 次/d。术后予以患者淋巴水肿防治护理,如理疗、按摩、皮肤护理等,以增强患者的淋巴回流重吸收,减缓水肿症状。
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分级分期康复训练,即依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疼痛耐受程度、创面大小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包含4 个时期。 术前应予以患者适当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早期康复训练必要性等知识的认知程度,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早期康复训练。 同时提醒患者训练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避免疲劳。 予以患者适当的心理指导,以有效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及依从性。 术后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第一阶段:术后1~7 d,即术后24 h 至拔除引流管前,指导患者开展掌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训练。具体如下:术后24 h,指导患者开展握松拳训练;术后48 h,指导患者上下活动手腕,同时进行手腕内外旋转练习;术后3 d,指导患者开展前臂训练,上下屈伸前臂;术后5 d,指导患者开展肘部训练,缓慢抬起手臂,同时以腰部作为支撑将手臂放至对侧胸前,两侧交替训练;术后7 d,指导患者开展抱肘训练,使用健侧手部将患侧手肘握住并缓慢抬升至胸部。以上动作的训练时长均为10 min/次,训练频率为2 次/d。(2)第二阶段:术后8~14 d,即引流管拔除后至拆线前,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训练,包括内收、后伸、外展、前屈。 具体如下:术后8 d,指导患者开展耸肩训练,同时前后旋转肩部;术后10 d,指导患者缓慢抬升上臂,尽量使其与地面保持平行;术后11 d,指导患者开展颈部训练,双手叉腰,旋转头颈并前后左右摆动;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原地踏步训练,手臂前后摆动,同时进行转体练习;术后14 d,指导患者开展抬肩练习, 使用健侧手将患侧手腕缓慢抬升至腹部、胸部,尽力前伸,两侧交替训练。 以上动作的训练时长均为15 min/次,训练频率为3 次/d。 (3)第三阶段:术后2~4 周,即拆线后至出院前,依据患者的恢复效果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 对于恢复良好且耐受程度较高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借助跳绳、弹力带、哑铃等训练器械开展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适当减缓训练强度,放慢训练进程,同时开展少量抗阻练习,如上举、侧举、甩手、扩胸、侧推拉等。 (4)第四阶段:术后1~3 个月,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耐力训练及心肺功能训练,如环绕运动、侧腰运动、伸臂运动等,以改善患者的肌力,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
(1) 对两组患者上肢的水肿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使用上肢肿胀测定法对患者患肢水肿最为显著部位的周径进行测定, 若水肿部位集中于上臂近端位置,且差值≤3 cm,则认定为轻度水肿;若水肿部位集中于上臂、手背等位置,且差值区间为3~6 cm,则认定为中度水肿;若水肿部位集中于上臂、手背、手指等位置,且差值>6 cm,则认定为重度水肿。
(2) 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肩关节活动度评价指标包括前屈、外旋、内收、内旋、外展、后伸的转动角度或运动弧。
(3)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汉化SF-36 量表包括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 8 个维度。 各项目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 生活质量的良好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百分率(%),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40 例患者中,患肢水肿程度评价为无、轻度、中度、重度的病例依次为32 例、7 例、1 例、0 例。参照组40 例患者中,患肢水肿程度评价为无、轻度、中度、重度的病例依次为20 例、12 例、5 例、3 例。两组患者患肢的水肿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减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患肢的水肿程度对比(例)
两组患者的外旋、内旋、外展、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外旋、内旋、外展、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前屈外旋内收内旋外展 后伸参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112.13±10.57 149.10±10.53 0.652 0.077 42.56±9.68 63.67±9.60 8.002 0.001 30.27±8.08 45.29±8.09 0.784 0.102 24.52±7.07 33.92±7.08 9.573 0.001 55.65±5.39 73.20±6.30 8.444 0.001 94.34±10.23 126.65±11.20 9.034 0.001
参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依次为(76.33±6.24)分、(72.24±6.23)分、(78.23±6.34)分、(74.92±6.45)分、(77.36±5.73)分、(73.30±5.49)分、(74.10±6.00)分、(76.46±6.23)分,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依次为(86.73±6.83)分、(88.42±6.42)分、(86.34±6.73) 分、(89.83±6.52) 分、(88.47±5.23) 分、(89.02±5.47)分、(88.02±5.81)分、(87.37±5.79)分。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生活节奏变快,压力随之增大,女性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一大支柱,越来越多的女性结婚较晚,这些原因导致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4-5]。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可有效清除病灶,但术后极易产生出血、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上肢淋巴水肿、臂丛神经受损等并发症。 因此乳腺癌根治术后予以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早期康复训练可充分调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斜方肌、三角肌等肩关节肌肉,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6-7]。 分级分期康复训练是指依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疼痛耐受程度、创面大小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包含4 个时期。 第一阶段患者创口的牢固性较弱,且皮瓣贴合不紧,因此患者的上肢在进行肩关节活动,如上举、外展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第一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为上肢、手部的精细训练,以增强患者肌肉的收缩能力,加快淋巴血液回流。 第二阶段患者的创口基本愈合,肩关节的水平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但部分活动仍旧存在一定的受限性,对抗阻力的能力恢复效果不佳,因此第二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为肩关节内收、前屈练习[8]。 第三阶段患者的肌肉张力逐渐恢复,仅存在轻微的上肢功能受限情形,可对抗较小阻力,因此应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抗阻训练,并通过哑铃等运动器械适当增大训练难度。 第四阶段患者的对抗阻力能力明显提高,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部分患者仍旧存在精细训练恢复不佳、上肢肩关节僵硬等症状,因此第四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主要为耐力训练及心肺功能训练, 以改善患者的肌力,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 该次研究发现,与参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减缓,观察组患者的外旋、内旋、外展、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 提示应用分级分期康复训练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可有效减缓患者上肢的水肿状况,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分级分期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减缓患者上肢的水肿程度,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