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9-27 02:51李永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康复

李永涛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青岛 266112)

在神经内科中,偏瘫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无法行走、腱反射亢进或活跃、肌张力升高等是肢体偏瘫的主要临床体征[1]。 大量研究表明,偏瘫发病早期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能够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现阶段,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是临床治疗偏瘫患者的主要手段,然而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2-3]。相关研究显示,为使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致残率降低,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可以使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损伤程度降低,加快疾病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5]。 遂该文选取2018 年2 月—2019年8 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患者62 例,主要探究对其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患者6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 观察组男17 例、女14例,年龄(62.38±6.39)岁;对照组男15 例、女16 例,年龄(63.18±7.02)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使用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87542)对患者进行抗栓、抗凝及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和饮食方式,协助患者拍背、按摩及翻身等。

运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还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1)康复运动治疗。 指导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 定期按摩患者较易出现压疮的部位,例如骶尾部、背部及足部等。 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协助患者进行站立、翻身、四肢关节伸屈训练、手部训练、主动训练及被动训练等。 等到患者能够下床活动时,协助其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平地走动训练,和强化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期间需要按照患者的恢复能力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强度,防止患者过度疲劳,一般情况下一天训练2~3 次,每次训练持续时间为30 min,指导患者进行2 个月的持续训练。 (2)心理治疗。 自身神经功能的缺失会限制患者的各项活动,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若患者出现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和指导,避免患者的病情加重。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倾诉耐心倾听, 利用关心温和的语气安慰、鼓励患者,对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其解决。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将偏瘫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能够正确、坦然地面对疾病,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3)吞咽功能训练。协助患者进行脸、下颌及喉部运动。 嘱患者做皱眉或微笑动作,张开口后再闭上,然后鼓腮,使气体充满双颊,再轻轻吐气,如此反复练习上述动作,一天训练3 次。或者协助患者在洗干净手以后作吸吮手指的动作,以便对颊部进行收缩,并进行口轮匝肌肉运动。 通过对患者下颌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 嘱患者作咀嚼动作, 一天训练3 次。 在训练患者的喉部吞咽动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食指和拇指在患者的喉部适当位置轻轻放置,并嘱患者对上述吞咽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 其中运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6]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运用Fugl-Meyer

评分[7]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总分100分,越高的分数表示具有越好的生活质量。

1.4 疗效评价标准

消除临床症状,生活能够自理时为显效;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好转,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时为有效;没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无法自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为无效[9]。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n(%)]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2.2 比较神经、运动功能评分

见表2。

表2 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对比[(±s),分]

检查指标时间 观察组(n=31)对照组(n=31)t 值 P 值NIHSS 评分Fugl-Meyer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7.46±8.41 15.06±6.92 30.55±5.31 62.58±2.32 26.47±7.22 19.54±7.21 31.29±4.25 51.14±3.23 0.154 11.021 2.539 10.117 2.361 0.014 1.361 0.045

2.3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生活质量[(±s),分]

表3 比较生活质量[(±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31)对照组(n=31)t 值 P 值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90.36±6.28 91.26±5.34 89.11±6.16 92.58±6.28 90.46±7.15 91.69±8.34 92.45±5.29 93.52±6.21 80.31±4.36 82.28±3.54 80.41±2.45 78.64±2.28 79.22±3.65 81.19±3.48 82.28±2.62 81.23±2.25 15.010 12.365 13.221 16.858 11.032 14.665 12.145 15.09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神经内科偏瘫的发病率、 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发生偏瘫以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会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合理、及时、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9-10]。

移动、翻身、被动关节活动及保持良肢位是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关键内容,对病态模式的强化和产生具有预防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早期使肢体的摆放保持正确的姿势,能够有效预防肌肉痉挛的发生,肢体、关节活动能够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情况。 且在运动期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关节和肌肉的运动也会将大量皮肤感觉和本体运动的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最终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11-12]。 同时,在康复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对各种康复训练感兴趣,并使患者身体的潜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13]。此外,部分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除了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以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使其抑郁、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14-15]。

该文探究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NIHSS、Fugl-Meyer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 评分(15.06±6.92)分较低,Fugl-Meyer 评分(62.58±2.32)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同时,观察组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及生理功能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强对患者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偏瘫康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