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尚善教育

2020-09-26 06:19刘其彬潘恩群
新校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善人品格学业

刘其彬 潘恩群

学校文化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价值体系的阐述性建设,对于优化教师教育理念、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我校近年来基于“教育就是服务”办学理念,即以教师的专业素养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提炼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以孔孟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论,努力弘扬大学“至善”之道,对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初步打造成功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尚善教育学校文化。

一、尚善教育理念的来源

1. 孔子坚持善人成长文化理念

孔子曾言:“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意思是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美好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善人”和“有恒者”两种道德者,并將“善人”道德境界置于“有恒者”之上,说明“善人”是普通人努力的崇高境界,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至善至美者。

孔子的弟子子张也注意到了孔子的“善人”文化理念,向孔子请教善人之道。孔子教诲他:“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不沿着先贤的脚印一步步地学习和践行,就无法登堂入室,达到学问道德的最高水平。孔子回答子张善人之道的“践迹”文化理念,就是认为人的盲目成长是不可取的,必须有道德价值的引领,有可以学习的榜样。所以他也为弟子子路指出了“成人”之道:“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并适度降低了他的“成人”标准:“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突显了孔子教育弟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善人”成长文化理念。

2. 孟子宣扬人性本善教育思想

孟子全面继承并深化创新了孔子的善人成长文化理念,和来访的各派学者及其弟子多角度阐释了他的性善论思想。他创新性地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观点,雄辩地证明了他的人性本善思想。孟子把人的“不善”言行,归结为后天环境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他对人成长的“尚善”教育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既表明了人性本善的教育根底,又强调了后天保持性善的修身理念。

孟子提出的性善学说,肯定人人都有善端。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并将内心善端发扬光大,则人人皆可成为圣贤。明朝著名学者王阳明继承了孟子“良知”性善学说,提出人生的终极使命不是格物,而是格心。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尚善教育对接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个自信,特别肯定“文化自信”要建立在继承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个人层面道德引领,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善”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2016年9月,我国教育界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持的、对中国教育影响深刻而广泛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新课程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深刻的指导作用。我校在构建尚善教育学校文化探索中,确定了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尚善教育学校文化新思路,即通过实施尚善教育,培养国家优秀公民,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目标。将学校原定“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的四个教育目标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二级目标进行了适度对接:将山师附小这四项育人目标中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二级目标中的“文化基础”;“民主意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二级目标中的“自主发展”;“全球视野”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二级目标中的“社会参与”。

三、尚善教育学校文化内涵解读

上述办学文化的论证思考,为我校尚善教育学校文化内涵界定提供了四个方面的理论支撑:一是基于中国孔孟之道仁者爱人儒家精神主流价值观,二是吸收世界自由、平等、公正现代社会价值观,三是将学校育人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有机衔接。在此基础上,我校从“善”的价值内核及其成长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解读,确定了学校尚善教育文化内涵:

“尚”为尊崇、注重、提倡、倡导之意。“善”一为道德意义上的良善,二为能力意义上的善于、擅长之义。道德意义上的良善,一方面表现为以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现代性价值观;另一方面,则是指以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为主流的中华传统美德。比较而言,前者主要为社会性道德、现代公民人格;后者则更多的是个体性道德、传统修身要求。二者相互补充、密切结合,共同构成新时代的人格要求。能力意义上的善于、擅长,既是指附小学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善于学习、善于做事、善于交往等;同时,也是指每一位学生都要寻找、发现和培育自己的优势、特色和个性,找到自己擅长、喜欢的方面。

四、尚善教育目标体系构建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文化,不仅应该对其进行定性理论思考,更应该将之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构建实现学校文化价值的目标体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学生素质的这两个方面,我校构建了尚善教育学生发展的两大目标,即侧重“向善”的“品格素养”和突显“乐学”的“学业素养”。

1.“品格素养”的终极指向是“向善”

(1)主体维度体现学生健全人格成长

我校将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细化为三个层次的初级品格成长目标。基础层次为传统文化素养,侧重学生个人修身,形成与人为善、自强不息的生活学习态度;中级层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侧重学生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认同与维护;高级层次为中西合璧,扩展学生的文化价值视野,坚定其富强祖国、改造社会的文化自信。

(2)空间维度体现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不同环境道德培养侧重点

我校将学生家校社会不同成长空间的道德侧重点细化为三个层次的中级品格成长目标。基础层次为家庭生活,侧重孝悌人伦之熏陶,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中级层次为学校教育,侧重师生与生生之间宽恕包容情怀的培养,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宽广胸怀的熏陶;高级层次为社会实践,侧重学生忠于职守、知行合一的品格成长,强化学生在班级、社团、社会的忠诚责任感。

(3)年级维度体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持续提升

我校将学生道德发展年级维度细化为三个层次的高级品格成长目标。基础层次为低年级以自理与自治为目标的自主教育;中级层次为中年级以分享与沟通为目标的合作教育;高级层次为高年级以感恩与奉献为目标的责任教育。

2.“学业素养”的终极指向是“乐学”

(1)学业态度体现学生乐学善学的学习动机

我校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初级学业成长目标。基础层次为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侧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觉悟;中级层次为乐于学习态度的引导,侧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级层次为坚持学习的心理强化,侧重强化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2)学业方式体现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校将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分解为三个层次的中级学业成长目标。基础层次为师导生学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学习方式;中级层次为生导师引的中年级学生学习方式;高级层次为生生互导的高年级学生学习方式。这三种学校课堂师生学业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探究能力的逐步提升。

(3)学业路径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我校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分解为三个方面的高级学业成长路径。初级层次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学习路径;中级层次为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学习路径;高级层次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的体验学习路径。这三个方面的学习路径,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

五、尚善教育评价有效探索

为了促进学生对尚善教育学校文化及其培养目标的认同,培养学生品格、學业成长的积极性,学校结合学生校园课内外学习生活表现,本着有利于鼓励学生“向善”“乐善”“擅善”等“尚善素养”成长积极性的原则,研制实施了“尚善教育学生品格与学业表现量化评价标准”。

1. 确立尚善教育量化评价标准框架

尚善教育量化评价分为基础和升级两个层级的学生表现奖励卡。基础卡分为“品格卡”和“学业卡”。“品格卡”是针对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奖励,主要侧重学生课堂之外的品格表现;“学业卡”是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表现奖励,主要侧重学生课堂之内的学业表现。升级卡即指“尚善卡”,是对于学生品格与学业优秀表现基础卡奖励积累的更高表彰方式。

2. 品格量化评价标准及其奖励发放办法

学生品格评价一般由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以“品格卡”的奖励方式,对学生言行优秀表现给予正面表扬,以期达到对学生遵守纪律讲卫生、友善同学爱集体、积极表现乐进取等道德表现的激励作用,实现学生优秀人格形成的量变积淀。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心理期待特点,在参照本奖励办法基础上,适当改进对学生“品格卡”的奖励办法。低年级学生,由于期待教师奖励心理迫切,可以采用每日放学前奖励学生“品格卡”的方式。中高年级,由于期待教师奖励心理预期变长,可以采用每周末放学前或是下周一班队会时间,对学生一周的日常表现,给学生发放“品格卡”。如果学生一周五天在“行为习惯”“关心集体”两个方面表现优秀,即可奖励10张“品格卡”,班主任可以直接给学生奖励1张“尚善卡”。

坚持学生优秀品格言行强化原则,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表现,只采用扣发“品格卡”的诫勉教育方式,禁止因学生不良言行表现采用倒扣学生“品格卡”的方式。

3. 学业量化评价标准及其奖励发放办法

学生学业评价一般由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情况,以“学业卡”的奖励方式,对学生课堂积极表现给予正面表扬,以期达到对学生上课听讲爱发言、合作学习爱动脑、读写做到三个一、作业工整乐改错等学习表现的激励作用,实现学生关键学习能力提升的量变积累。

对于学生课堂表现“学业卡”奖励,考虑到课堂教学即时性特点,倡导教师根据课堂学生闪光性表现,通过及时奖励“学业卡”的方式,激发固化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对于学生作业表现“学业卡”奖励,建议教师对于作业达到“工整正确”的学生,批阅完成时,在其作业本内夹上1张“学业卡”以示奖励;对于能主动改正作业错误的学生,连续达到两次也可以奖励1张“学业卡”。

坚持学生优秀学习品质强化原则,对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扰乱他人学习、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业表现,只采用扣发“学业卡”的诫勉教育方式,禁止因学生不良学业表现采用倒扣学生“学业卡”的方式。

4. “尚善卡”量化评价标准及其奖励发放办法

“尚善卡”是学生各类评优品格学业表现的重要量化依据,它与“品格卡”“学业卡”都是按照1∶10的比例兑换。“品格卡”与“学业卡”兑换“尚善卡”的比值相同。

学生手中集满10张“品格卡”或10张“学业卡”,即可通过班主任兑换1张“尚善卡”。为保持“尚善卡”发放的有效性,学生领到兑换的“尚善卡”,即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注明这是自己本学期得到的第几张“尚善卡”。

5. 学生尚善评优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对于学生表现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品格卡”与“学业卡”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品格量化评价,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表扬激励;学业量化评价,由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课内外学业表现进行表扬激励,目的在于通过这种长期的积极强化,促进学生尚善价值观的形成巩固。

对于学生表现定性评价,本着公平合理原则,主要通过学生日常人际交往中他人评价的方式进行。每学期末学生评优时,班主任将在班级家长代表的见证下,组织学生根据评优规定,参照学生“品格”“学业”“尚善”三卡量化情况,开展举手表决(限于低年级)或无记名投票(适合中高年级),并当场统计公布选票结果。

学生评优采取定量与定性各半的原则,即按照5∶5的比例确定,由班主任在学校德育部门领导下,有序、公正、公开举行。

“打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尚善教育学校文化”是我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创新成果,也是跻身济南市基础教育普通中小学领航学校的纲领性文件。经过近年来的创新性探索,尚善教育学校文化得到了不断深化与升华,对于实现我校十三五规划办学目标,即把学校建成一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基础教育名校,起到了显著有效的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善人品格学业
为善赎罪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老善人
善人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冬季暖男必备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