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020-09-26 10:29赵益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作用分析职业教育

赵益伦

摘 要:德育引导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职教领域却始终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职业院校如果想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亟需提升德育课堂在教学中的整体地位。文章阐述了在当前职业教育中开展德育课堂的基本作用,希望能以此来警示各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到系统的研究和正确的引领。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引导;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2

近些年,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从“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下走向工作岗位,就業技能实训成为了职业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人才培养数量的逐渐增多,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只重技能培养背后的隐忧。只重技能培养模式下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最基本的素质修养,还存在不服管理、无德失信的道德失衡现象。因此,重视德育引导在职业教育中就展现出了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职教领域缺少德育教学的原因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课题,因此德育引导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对一些似是而非、处在道德边缘的擦边行为却很难做到明确的辨别。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中缺少德育引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德育课堂的开展困难来自于学生对此的不重视,职业院校内部的德育教学大多数都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所以老师照本宣科,讲课毫无新意,学生自然就从内心深处觉得这个课程并不重要。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所以校内的一些领导也根本不重视德育课程是否能够有效开展。由此,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德育引导在职教方面的职能和作用,这样才可以让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具有高品质的职业道德。

二、职教领域中德育教学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引导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校园环境和文化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学生的素质培养从来就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通过长期的引导和熏陶才能得见成效。故而,我们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影响人,以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鼓励人,以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塑造人,最后再用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的整体个人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至此,就有学生错误的认为只学习专业技能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又不会触犯法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不触犯法律只代表你是一个合法公民,这并不能说明你是一个高素质人才。所以,职业院校就必须要把德育二字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使其贴近生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二)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如果说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那么德育引导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在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德育课堂的实时开设,一则能确保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前行的路上不发生偏移,二则能让他们即使是身处逆境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由此可见德育引导在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所在。说到底,竞争力的提升需要考量的也就是学生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只重视技能学习就是一种极为不可取的片面视角。其实,领导和教师想要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也要在观念上作出改变,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更深层次的德育互动方案,进而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企业有用的人。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后汉书》中曾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如果连一个屋子都不打扫,那么要怎样治理天下呢?德育教学工作亦是如此,在职业教育中,虽然技能学习占据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不能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那么未来要怎样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呢?因此,我们也可以效仿国外的类似模式,譬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把学生的德行教育放在职业培养的首要位置,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职业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一)确定德育教育的目标

职业学校想要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应当有明确的德育目标,比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构建德育工作的品牌”的目标,这样才能形成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氛围,积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牢基础、精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职业学校教师必须详细地总结学校内的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找到一条适合本校的职业德育教育之路,形成属于学校自己的德育教育品牌。

(二)组建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团队

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由辅导员、班主任、德育课程教师构成,专门负责德育教育方面的工作。在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基础,是具体的实施者。班主任一定要发挥出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保持良好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向学生们多方面渗透德育思想,渗透奉献精神。学校层面则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意在培养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促使他们提升教育业务能力,进而才能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重视三个方面的教育

在日常职业教育中,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教育,分别是成才教育、养成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职业教育工作也要有层次地进行,德育教育也应当有层次分实施。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成才教育、养成教育、创业教育符合中职生的特点,可更有效地发挥出德育的积极作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包括活动陶冶、模范激励、灌输教育、情感凝聚等等。思想道德逐渐提升需要教育和时间的结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非常鲜明,有着突出的个性,为此,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以精心设计的活动吸引他们,促使他们注意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践行职业品德,从而促使其职业素养提升。这时体验式教育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以灌输教育为基础,用模范激励去影响学生,借助各种活动去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最终用情感凝聚的方法,促使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在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职业习惯、卫生习惯等,并形成高尚道德品质,进而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职业院校应当树立整体化德育观:此德育观涉及三个方面,可以简称为“三全”,分别是“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其一,全员具体是指全校范围内教职员工都是德育教育参与者,全校的师生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德育活动中。其二,全方面具体是指在教材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不但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加入一些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以突出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特点,挖掘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内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促使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其三,全过程具体是指保证德育渗透的完整性,构成全过程的德育教育,必须包含学校、家庭、学生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学校各个活动中要突出德育,并且形成“人人重视德育,事事关系德育”的积极的德育环境。

另外,还要形成开放化德育观。职业教育的德育一定要有开放性,将职业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具备开放性,以情景化教学、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仪式庆典、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其中渗透德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品德,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职业院校的教育应当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就业,因此应当形成开放化的德育观提供支持,以更积极地迎接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挑战。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把德育工作摆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因为素质教育就是我们所一直提倡的全面发展。而中国如果想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高素质人才作为其内在源动力。 “以人为本”不但是教育领域应当遵从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故此在开展德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就更应该增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创新,这样才能在学生们反思自身行为的德育引导中,走上教育兴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毓.德育为首,技能为主,全面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5):27-28.

[2]韩春雨.“以德育人”——浅谈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J].职业纵横,2011(6).

猜你喜欢
作用分析职业教育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