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至今,经久不衰。作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的道德塑造、品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问题,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育中,对大学生的行为引导、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良好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应用,旨在为正在研究这一话题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5-0019-02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为进一步加强在大学生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思政教育之中,落实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因此,对于在思政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便成为当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现状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千年,历久弥新,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存在。然而,就现实而言,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不足。大多数大学生热衷于阅读通俗文学、时尚杂志、卡通漫画而极少关注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根据调查发现,在学生阶段能够真正阅读古典名著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大学生对于过洋节十分热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家从中推波助澜,大学生对于各种洋节典故信手拈来,逢节必过。相反,对于传统节日的历史典故却知之甚少。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了解程度不高。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知不足
中国曾经一度灿烂辉煌,成为各国争相模仿的存在。但在近代,中国开始逐渐落后,历经屈辱,一些学者因为错误分析,将中国落后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落后,提出全面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虽未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但却埋下了否定传统文化的种子。现今,我国文化优势尚未得到体现,现代化建设也尚未全面赶超西方,因此必然存在当代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的现象。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知不够完全,忽略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利的发挥。
(三)对传承文化缺乏责任意识
强烈的责任感应是当代大学生所必要的品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多元化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对于民族文化的敬畏心,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更为推崇金钱至上,其价值取向更为功利性,而对于理想、信仰等精神世界的追求逐渐淡化。部分大学生毫不在意社会公共利益,“表示无所谓”,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存在旷课、逃课的现象。这表明,在现今,大学生的自我定位较为模糊,缺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二、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
(一)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得益于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但同时,网络知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也导致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加大了我国思政教育的难度。因此需要院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这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崇高理想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足进步,同时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对自我进行完善的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出更加积极健康的人格。
(二)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为其提供广阔的学习和探索内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修养,为我国社会培养了大批吃苦耐劳、极具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才。其中,具体的教育方法可分为实践教育法和内省教育法两种方法。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分析,不断地调整、优化自身教学方法,有效地实现最佳教学。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深层次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其中,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理想情操和人格品质的教育,从而提升其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能够强化大学生的人格道德素养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例如牺牲精神、博爱精神、奉献精神、宽容精神和进取精神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在历史的洗礼下逐渐完善,接近完美。当代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民族精神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大脑。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水平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在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针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社会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思想将会对其人格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强化人格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理性的看法接待、评判各种事物,正确地应对外来文化与思想的冲击。
(四)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去,能够促使其接受更为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教育,从而切实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吸引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古今、打破思维,帮助当代大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对于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的伟大信念[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等特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通过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充分认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才能从根本上发自内心的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其对于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成为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力军。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文化传输的重要传承主体与集中体现。思政理论课程是各大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着重把握、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加以提炼出来,融入到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来,在课程的教授、讨论过程中适当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典故。通过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提高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亦可以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茶艺课的教学上,可以给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与典故,展示在古代茶文化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在中餐课程中,不仅介绍西方的餐饮文化,还应介绍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对于传统食材的选择以及有趣的典故;在管理学专业课程中,既要将现代西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进行介绍、分析,还可以将中国古代传统经典中对于管理思想的剖析部分介绍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使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营造出一种神圣高雅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情境,从而达到引导、塑造、启迪学生的效果。因此,为加强各大院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宣传,应注意创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举办多彩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比赛、汉服节、书法大赛等,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根据各大院校校园文化硬件设施的不同,各大高校可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教学设施、校园建筑等人文景观中渗透进来,使大学生沐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之中,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校园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在校徽的设计,校歌的创作以及校训的设立过程中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并根据专业的不同,结合各个学科的特色,在校园内设立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人雕像以及其他人文景观,这样不仅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还美化了校园环境。院校可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推送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进行传播传统文化。使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课堂中体现,还应走出课堂。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处,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节假日或周末,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民俗馆以及当地的名胜古迹,在观赏中切实感悟历史文化、地方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意的是,应适时地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实地的研究与调查。例如,对于某项习俗或者技艺的内在价值、历史发展和内在价值进行研究,或者是对于当地的古建筑、古巷古街等文化元素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学校应大力鼓励学生建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并积极的支持学生自主设計、举办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利用社团的方式,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2]。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中不断发展,激励着国人不断进步,从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下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够使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加完善,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思政教育的工作探索出新的路径,并使其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兆瑞.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2):319-320.
[2]倪皓.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