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小学是提高劳动意识,学习重要的日常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并感受到劳动乐趣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涉及使用数学文化来理解劳动的含义。通过数学活动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利用数学之美来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创造美。通过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活动 渗透 劳动教育
前言:如今,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劳动教育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位置。但是,我们的教育部门并未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果究其原因,那么重要的只有两个:首先是对指导思想的误解。错误的认为学生只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考入大学就可以了,获得劳动技能是社会参与的问题。简而言之,应试教育的概念源于,一个是措施无效,只有一种教育方法。如果纯粹是理论讲道或者是纯粹的实际劳动,这样的话,学生们会很难接受它。
一、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劳动的意义
在北师范大版一年级学生教科书“古人计数(11-20数字的认识)”中,改版后本节的主题从原来的“捆小棒”更改为“古人计数”,增加了“古人计数”的主题情境图。经过摆数后,利用学生的现有经验,当认识比10多1的书的时候,鼓励学生一起阅读数字11至20,提出了以下问题:这些數字是如何创建出来的? 让我们从“古代计数”说起。通过自然干预“古人计数”的文化历史,学生可以模仿古代人并用手指数羊。数到10后,手指还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计数单位是如何诞生的? 不仅知道10后面的数字是11。体验到了,“数(shù)源于数(shǔ)”,而感受十进制系统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
我们认为这传达了观念上的变化。 教学不仅要认识数字11至20各数这一知识的结果,而且要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基本数觉→数数阶段→实物计数→手指计数→符号数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文明。 人类的全部进步都与劳动创造密不可分,在艰难的劳动过程中也彰显了人类的智慧。
二、通过数学活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适应社会是所有学生成长的必要过程和要求。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使他们能够进行社会实践的劳动教育,他们才会切身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不易,并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产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数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劳动问题,自行解决,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北师大教科书的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一课中,教育目标是首先了解分类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的意义和方法,以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获得意义,获得分类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二个是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找到通用属性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因为有自己的房间和书包。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没有获得完整的分类,或者他们不了解分类标准。甚至更多的学生对分类的作用经验很少,因此难以形成分类意识,在这一课中,我们首先比较了笑笑和淘气房间的照片。在了解整理房间的必要性之后,观察一下笑笑房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以便学生获得间接整理房间的经验。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物图片整理自己的房间,体验分类的方法,在独立的探索和练习过程中进行整理,积累分类活动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来说,一温暖的家庭充满了学生做配对和分类游戏的机会。最后,添加了在课堂中加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对与分类的环节:1.让学生准备餐具以便在餐桌上吃饭。2.请学生将要放入洗衣机的衣服分类。3.调查笔架中的很多笔。不知道是否仍然可以使用它。如何拆分它们? 适时的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的结合,可以实现协同增效,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发展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慧的数学绝不能仅仅是从解释到接受和精通的过程学习过程。启迪智慧需要与活跃的数学思维过程紧密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力。重要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课程内容和发展机会的材料。数学教育渗透到劳动教育中,努力提供各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想,通过交流丰富数学思维,并鼓励学生发展数学智慧。它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劳动和智慧是密不可分的。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数学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劳动教育的形式多样,完全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从人类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劳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数学老师将劳动教育合理地渗透到了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改变了劳动教育仅依赖于过去的劳动阶级的观念,并使劳动教育成为日常教育和教育的真正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宝芹.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小学数学文化的探索研究[J].中华少年,2019(34):137-138.
[2]郭萌,王宁.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基于《小学数学文化丛书》的应用[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04):92-95.
[3]朱军年.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5(28):29.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万安福和希望小学校 赵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