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幼儿,助益身心健康

2020-09-26 12:35王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王梅

摘要:幼儿园每个班级总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或被忽视,或被不接纳,家长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而错失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效期。在家庭教育中,家人的忙碌或者直接对孩子的问题的回避,有的孩子沉默、自闭,不再愿意主动与外界交流,有的孩子出现自虐倾向,折腾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孩子多动、感统失调,成为人群里那些“特殊”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引他们,让他们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呢?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了针对性地观察反思和引导。希望通过这些教育事例,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家庭教育;特殊幼儿;妥协;回避;苛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283-01

大家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的确,现在的孩子有更营养的食物和更多的机会见识不同的事物。可是,在幼儿园里,却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或多动、或自闭、或有暴力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家庭教养有直接的关系。和幼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谁?当然是父母。与其说孩子出现问题,不如说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在这里,我们搜集了一些典型案例,并总结分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

妥协型家庭教育

小班新生入园,鑫雨成了老师眼中“头号人物”。入园第一天,让老师见识了“碰瓷”这个词的真实演绎。鑫雨和浩哲玩雪花片,眼看着手里的雪花片越来越少,鑫雨一把抢了浩哲手里的玩具,老师刚走到他面前,鑫雨屁股一挪,倒地嚎啕大哭,头“砰砰砰”磕着地板。老师找家长沟通,家长不是“呵呵”笑着敷衍,就是根本不回应。

分析:幼儿的行为和家庭的教养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原因有二。第一,鑫雨的父母非常忙,基本上他是由奶奶照顾养育,孩子的异常行为,在隔代亲的老人眼里非常正常,鑫雨也把这种“出格”行为当成自己达成目的的武器。第二,父母忙碌,孩子撒泼耍赖无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家长感觉亏欠孩子,就会用“退让”弥补他,父母不为孩子指出错误并帮他孩子,他也就变本加厉的表演。

对策:针对此类情况,咨询专家后,我们积极和家长约谈,分析问题背后的危险性。孩子在犯错或者耍情绪的时候,作为家长要坚守底线,客观冷静地面对,等孩子发泄完,情绪平复后我们再进行沟通,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孩子控制,这样既有柔情也不失严肃。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并知道撒泼耍赖无用,慢慢的过激行为减少。

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配合,经过一学期,鑫雨在幼儿园无理取闹的行为减少,会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

案例二

回避型家庭教育

中班新學期,蕴睿小朋友表现有点与众不同。他不喜欢班里的小朋友玩,和老师说话的时候会眼神回避,中午午休平均三到五分钟去一次厕所,非常恐惧户外的器械,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幼儿园上半天,非常喜欢各种水管、阀门、电器,身体非常敏感,尤其秋冬的风一吹,他会鼻子过敏严重,甚至不能呼吸室外空气,所以冬天几乎是请假在家休息。

分析:针对幼儿的日常表现,我们了解到,蕴睿小朋友的家庭文化程度高,爷爷是机关干部,奶奶是医生,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银行职员,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奶奶对他的事情事无巨细,过度保护,没有同龄伙伴,主要的交流对象是自己的家人,大部分沟通的时间是和奶奶。多次交流发现,家人比较回避孩子的问题,奶奶和妈妈互相推卸责任,总认为孩子会这样是奶奶溺爱或者妈妈忙碌造成的。

对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和家长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陪伴,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有效的陪伴即使是十分钟也会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幼儿的不安就会减少。二是合作,父母和爷爷奶奶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不互相指责,父母和爷爷奶奶要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共同努力。三是放手,相信孩子,鼓励他去面对困难,即使害怕也可以尝试一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效果:一年的时间,蕴睿小朋友可以安稳度过幼儿园一天,请假的天数也越来越少,能和班里的幼儿一起做早操、玩户外活动区了,早晨入园,在家长的鼓励下可以跟老师打招呼问好。

案例三

苛刻型家庭教育

家鑫小朋友走进老师的视野是因为5岁的他只能模糊地说单个字,最简单的语言交流都做不到,不能碰他,惧怕一切人。经医学检查,无任何生理问题。

分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培养什么样类型的孩子。家鑫的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奶奶非常厌恶妈妈,对他重则打,轻则骂,对他跟养小动物一般。他从未感受一丝爱,安全感极度缺乏,家鑫变得孤僻、自卑。父母家人批评孩子很正常,可每次责骂就会让孩子更加否定自己,何况是感受不到爱意的家庭呢。

对策:针对此类情况,我们联系育儿专家和心理专家,邀请孩子的父亲和奶奶参与其中,从意识上,家长了解到长此以往的恶果,感受不到爱意的孩子自卑感会根深蒂固,并出现极端行为,从行动上,尽量不打骂孩子,多多鼓励,给与足够的关注和陪伴,爱他并理解他。

效果:一年多的时间,家鑫脸上有了笑容,能和几个小朋友玩玩具,早晨会羞涩地看着老师,可以接受别人拉他的手,两个字的词语也慢慢变多。看得出来,他在慢慢感受周围的善意。

通过以上案例的跟踪矫治,我们发现原生家庭爱的背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成人要收起自以为是的姿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陪陪孩子。犯了错的孩子并不可怕,犯了错的家长也不可怕,怕的是家长将错就错和掩耳盗铃。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