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摘 要】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家》创作于1998年,这首艺术歌曲是他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这首作品的旋律直击人的心扉,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本文主要对艺术歌曲《家》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的谱面分析,以及对作品的音乐特点分析,使笔者对这首艺术歌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也希望对笔者以后的声乐学习能有帮助。
【关键词】艺术歌曲;《家》;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092-01
艺术歌曲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发展,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逐步走向成熟。陆在易作为一名当代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家》便是其中的一首。艺术歌曲《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的研究课题,针对此课题的研究文章也有很多。如钟桦的《艺术歌曲<家>的演唱分析》,从艺术歌曲的简述、《家》的概述、曲谱分析、演唱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家》这首艺术歌曲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作品的谱面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演唱时的气息、声音的运用进行了重点分析。
一、艺术歌曲《家》的创作背景
陆在易1998年创作了《家》这首艺术作品,这个时期陆在易刚刚步入中年,其创作的作品情感也开始有所转变,由之前对祖国的赞美喜爱变为对祖国的担忧。“20世纪末正值香港回归祖国、我国人民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陆在易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在这样的情感忧患中他创作出了这首以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的音乐作品。”①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非常沉稳、大气。
二、艺术歌曲《家》的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家》这首艺术歌曲是单二部曲式结构,整首曲子的调式为 d 羽调式,全曲由引子部分、A部分、连接部、B部分、连接部、A1部分、连接部、B1部分及尾声组成。
(二)歌词分析
《家》这首艺术歌曲,想要更加深入理解其表达的情感,需要分析其歌词和旋律。
“家啊家,家在哪儿?”这是作品的第一句歌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外四处奔波的浪子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伤沉痛。
这首艺术歌曲一方面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对故土的思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陆在易对祖国母亲深深的想念和对祖国的伤愁之情。
三、艺术歌曲《家》的演唱分析
《家》这首作品的音域跨度比较大,需要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
(一)气息的要求
《家》的前八小节有强弱变化,很多演唱者在演唱该作品时,比较注重高音技巧,忽略了中低音的演唱,片面认为中低音是自然音区,从而忽略了气息的准备。所以在演唱该作品时,应当注意纵深呼吸,打开胸腔,平时多做气息训练。
(二)声音的运用
《家》这首作品由于有大量的中低音到高音的跨度,如何用声音将这种大跨度表现出来,是演唱者应该注意的。
在歌词“家啊家……愁了九十九个夏”中,“家”为开口音,音域较低,演唱时很容易把声音含在嘴里“虚”掉,所以在演唱这句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刻意追求粗犷的音色,要把声音放在腔体里,用气息支撑发音,这样的演唱才能打动人。
(三)咬字吐字的运用
在《家》这首艺术歌曲中,“家”“哪”“乡”“弯”“黄”“边”“月”“妈”都需要注意咬字与吐字。有些演唱者在唱第一个“家”时唱成了“jiao”,究其原因,是因为只打开了腔体吐字而没有咬字归韵,整句歌词就垮掉了,没有进行咬字,就会使发出来的声音浑浊不清,所以在演唱时应注意强调字头“j”,再归“ia”。在不少的作品中都会出现类似的鼻音发音的字,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区分鼻音、边音,发鼻音时要将口腔气流通路阻塞,使软腭下垂,让鼻腔气流通畅。“乡”和“黄”是后鼻音字,所以演唱者在咬字时要把“ang”咬住,如果演唱中没有归韵就会吐出“xia”的发音,所以在“ang”归韵时要将口腔紧闭,防止气流通过,要从鼻腔里透出气流。但是演唱者也要注意,归韵时不要长时间停在鼻腔,时间停留太久容易造成鼻音。
四、结语
陆再易的《家》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想要演唱好这首歌曲,需要良好的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如何呈现给观众,如何使其艺术魅力得以展现,演唱者的解读与诠释相当重要。演唱者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
通过对艺术歌曲《家》的演唱分析,使笔者对该歌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笔者学习到更多艺术歌曲的专业知识,也希望通过对该歌曲的演唱分析能够为以后的声乐学习提供借鉴与帮助。
注释:
①张春良.悠扬、优雅、忧郁———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家》的艺术价值[J].音乐创作,2014(1).
参考文献:
[1]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作品[J].人民音乐,2004,(11):15-16.
[2]高琴琴.陸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探究[D].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