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育
【摘 要】戏曲音乐形成于宋元时期并逐渐成熟。本文从宋元以前戏曲音乐的孕育和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以及说唱音乐的流行等方面解读宋元时期戏曲音乐的形成。
【关键词】宋元时期;戏曲探源;戏曲音乐形成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008-02
中国传统戏曲以“戏”与“曲”为主要元素,各角色行当在“唱念做打”中融入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流行普及是戏曲音乐形成的前提。相较其他民族音乐,戏曲音乐形成较晚。对于戏曲音乐的形成,本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宋元以前戏曲音乐的孕育
戏曲音乐源自原始歌舞。《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踏歌舞之自远古流传。随着氏族部落战争的爆发和原始宗教的产生,从黄帝、尧、舜时代崇拜氏族部落图腾的三代乐舞,到禹时代的乐舞《大夏》歌颂英雄大禹,标志着我们的祖先由混浊时代进入到英雄时代。乐舞在娱乐、抒情中带有朴素的功利主义色彩,崇拜原始圖腾、祖先、神圣的时代已经开始让位于政治和历史。
周代的六代乐舞是为了祭祀天地、山川、祖宗,乐舞成为巩固宗法社会和为统治服务的工具。乐舞将诗、乐、舞(宗教)交织在一起,规模宏大,声调平缓,表现一种庄严、平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秦汉时期,百戏中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将“俳”解释为“戏”,具有竞技、冲突的含义,是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倡”解释为“快乐”,即能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优”是以表演滑稽戏为主且能歌善舞的艺人。
东汉李尤《平安观赋》中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东海黄公》是将故事情节、配乐、武打、娱乐活动融为一体的角抵戏,根据特定的故事,演员着装、化妆扮演戏中人物,剧中将人虎相搏的动作进行舞蹈化情境冲突,逐渐向表演故事情节的方向发展,突破俳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把戏曲表演的因素初步融合起来,为戏曲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兴起的参军戏是以讽刺滑稽为主,由一个角色表演;到了唐代,参军戏发展成由两个演员相互问答的表演形式,并加入歌、舞、动作和管弦乐器伴奏,其中固定角色“参军”“苍鹘”实际上已构成戏曲的“行当”,相当于后世戏曲中的净角和丑角,晚唐时参军戏发展成多人演出。
南北朝时期民间还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如唐朝的歌舞戏《钵头》,其主要情节是人虎相斗,根据故事情节规定演员服装、表情并加入歌舞。唐代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以及音乐舞蹈的繁盛,为戏曲提供了文学、表演、唱腔的基础,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为戏曲的产生起到决定性影响。如唐代歌舞戏《大面》在角抵戏的基础上配有歌曲,两军争斗中兰陵王所戴的面具,眉目神情夸张,是戏曲脸谱的雏形。相传唐卫王李隆范在祖母武则天明堂开宴时,曾表演过歌舞戏《大面》,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唐朝崔令钦《教坊记》中的《踏谣娘》,因妇人以歌诉唱并踏谣而舞,后增加典库这一滑稽角色,逐渐形成歌舞、角抵和滑稽表演为一体的舞台艺术。足见戏曲音乐源起孕育的历程时间长,戏曲表演元素历史积淀深厚。
二、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为戏曲音乐形成提供条件
宋朝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生产力很快恢复提高,经济日趋繁荣。宋代统治阶级“尚文”,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地主士绅,构成了一个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都市成为文化、音乐交流汇集的中心,固定的娱乐和演出场所“勾栏”“瓦肆”出现。文人、艺人在勾栏瓦肆中集聚进行演出和交流,表演方式多样,如用手执直拍板拍而演唱慢曲类型曲牌的小唱、专门演唱根据民间各种歌吟和卖物之声创作的曲子、击鼓演唱令曲且加变奏形式的嘌唱等。
宋代文人、士大夫对隋唐时期的曲子重新填词,由乐定词、依词配乐,通过“减字”“偷声”“摊破”“犯调”等音乐手段,为宋代词乐歌曲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宋代词乐歌曲根据词牌采用变化长短的乐句结构,适宜表现细致复杂的情绪变化,因此很快就被新兴的说唱、戏曲艺术所吸收。宋代词乐歌曲产生、盛行为戏曲音乐形成提供坚实的文学基础。
元代统治阶级“崇武”,在对外武力征伐扩张版图的同时,见识了印度佛教故事、西方精湛的戏剧表演艺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元朝统治稳固后,蒙古贵族逐渐追求享乐,喜欢歌舞表演但对表演内容要求不高,为元杂剧繁盛提供了沃土。元代统治阶级对内由于语言和习俗不同,除对汉人采取武力防范外,在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上相对放松,儒家思想在蒙古族统治下受到遏制。元代阶层划分把知识文人放在最受歧视的底层,不受重用又了解民间疾苦的大批文人投身杂剧创作,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戏曲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对元杂剧的空前发展、兴盛起到关键作用。此种社会文化环境为戏曲音乐形成提供了条件。
三、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流行为戏曲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说唱音乐正式形成于隋唐时期讲唱故事的“说话”,唐代的变文以叙事为主,说唱相间成为说唱、戏曲和通俗小说的渊源之一。宋代由于都市繁荣,说唱音乐进入成熟期,瓦肆勾栏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固定场所。艺人们在瓦肆勾栏集中演出、观摩交流,提升说唱音乐技艺;在盛行的“书会”中,文人参与唱本编写,提高了唱本文学水平。当时流行的说唱音乐有陶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鼓子词表演时用鼓伴奏,是同词调重复演唱多遍或中间插入说白来叙事说景的说唱音乐,音乐和故事描写较简单,一般由一至三个同宫调的曲调组成。北宋盛行的缠令和缠达,是用多曲牌联缀的歌曲形式。唱赚是南宋张五牛将缠令和缠达交替进行创造出的新说唱艺术,由结构是引子加若干曲调和尾声的缠令,与结构是引子加两个不同曲调轮流重复演唱的缠达交替进行。唱赚表演多为三人,用鼓板、笛等乐器伴奏,其音乐范围既包含传统艺术歌曲,又有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广泛流传后发展为几套唱赚联结的大型长篇故事,是具有高技巧性的说唱艺术。
北宋孔三传首创的大型说唱形式诸宫调,用鼓、拍板等伴奏,表演时说唱者自己击鼓有说有唱;音乐由多种不同宫调曲式单元的单曲叠唱、缠令、缠达等构成,故事描写复杂。诸宫调后来发展成曲调丰富、结构体制宏大的长篇说唱音乐。诸宫调的形成发展是我国说唱艺术发展的新高度。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发展流行为戏曲音乐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戏曲音乐在宋元时期正式形成与成熟
戏曲形成的重要元素是角色行当与说唱故事、歌舞表演的结合。杂剧产生于北宋的北方,先于南戏出现。杂剧是各种技艺如说唱、歌舞、杂剧、武术等的泛称,杂剧的发展经北宋、南宋的金院本至元代盛行。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歌舞杂戏,以滑稽、讽刺为内容的戏曲形式。宋杂剧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等角色。表演包括三個部分,其一为艳段,即开场小戏,是具有歌舞性质的短小独立的段落;其二是主体部分的正杂剧,表演歌、舞、说白兼备的较完整的故事;最后的散段也叫杂扮,是随意滑稽戏的表演。三个部分连贯性不强,也可单独进行表演。宋杂剧音乐吸收了唐代歌舞大曲中摘遍的曲调,同时吸收了说唱音乐和百戏表演题材,唱段是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曲,结构是曲牌体,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形式。
杂剧经南宋时期北方的金院本后,在元代盛行,称元杂剧或北杂剧。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曲、白、科”结合而成的综合戏曲形式。元杂剧的结构严谨,通常一本戏由四折加序幕,或换折时过渡承接的“楔子”构成。四折是指四个剧情段落,与故事的“起、承、转、合”相关。音乐上重视曲律,曲调是用七声音阶的北曲,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曲子。在宫调、用韵上严格规范,每折用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套曲,四折即有四组套曲,换折时换宫调。角色有末、旦、净、杂四大类,表演时只能由主角末或旦主唱,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
大批不受重用的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使元杂剧的剧词文学性高,元杂剧由说唱故事转化为一个完整故事,是早期戏曲较成熟的阶段。
南宋初期,南戏在浙江永嘉(今温州)一带流行,又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南戏在南方民间流行的歌舞小戏基础上,吸收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歌舞、念白、插科、打浑等形式。南戏在元代杂剧繁盛期的南方依然流行,元末南戏吸收元杂剧套曲形式并综合运用,形成宾白、曲牌联套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基本特点。
南戏内容多反映下层民众故事,音乐上初期是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发展后与北曲混用,为南北合套的组合形式;用韵和曲律不严格,乐曲不受宫调的限制,可以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曲调连接常用缠达形式,曲牌用法简单,与剧情、 词意契合即可。
南戏结构较自由,采取分场制,以人物上、下场为界线,每一段落自成一场,每场长短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发挥较为灵活。演出中“唱、念、做、打”要素齐备,曲牌格律较自由,白多唱少,演唱形式多样化,有独唱、对唱、齐唱等。角色行当以生、旦为主,角色活动较自由,分别有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奠定了中国戏曲以生、旦、净、末、丑组成的角色阵容与行当格局。
南戏中各角色均能唱白,念白既有韵文式的朗诵也有口语化的散白,与歌唱相互穿插更能凸显人物间的冲突,形成唱、念结合的音乐结构。元末明初随着杂剧渐趋衰微,大批北方艺人南迁,与“九山书会”等专业创作组织结合,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戏的完全成熟,成为风靡南北的戏曲剧种。中国戏曲正式诞生,这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戏曲音乐在宋元时期正式形成,为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章诒和.中国戏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