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年芬 胡莹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这既是当今时代的外在需求,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开辟、整合、融合三个阶段,即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研究
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多个层面。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已经部分或全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使广大学生无法回到学校进行常规学习,为应对疫情工作,2020年2月10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各高校“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做好“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组织部署工作。这要求当今高校所有教师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将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由此推进了信息化教学进程。《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相融合,并把推进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力措施。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既是当今时代的外在需求,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坚持推进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加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进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性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相关教学规模大,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国内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国内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大学英语教学并含信息技术”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004-2020年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章133篇,去除会议综述、书评等非学术型文章,剩余105篇,对这105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其应用研究可以分為三个阶段:开辟阶段、整合阶段、融合阶段。
一.开辟阶段
从2004-2007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是关于开辟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题涉及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载体类型、分析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早期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载体有校园网,多媒体技术环境。例如梁书轩探讨了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以及网络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何高大、钟志英采用调查报告和实证性研究互动的研究方法,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对新的学习环境不完全适应,这说明在信息技术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初期,学生对新事物还处在适应期。
尽管如此,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高燕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提出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适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初期属于新事物,相关研究还比较小众,只刊发了8篇CSSCI期刊论文,但是这一阶段的研究引导了教师们怎么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如何提升新技术使用能力,认识这些新技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为新技术后续的横向、纵深发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整合阶段
从2008-2013年,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跟各教学环节相整合,向横向、纵深应用发展,相关研究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此期间共发表49篇CSSCI期刊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外语专业重要期刊上。此阶段的横向应用发展方面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用于检测、评价体系、多形态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类型等,纵向应用发展方面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息能力素养、信息化网络教学模式等。
首先,横向应用发展方面的研究。比如曹佩升利用信息技术监控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情况,促进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检测、评价体系。谭敬德、陈清研究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对此进行相应教学设计,发现对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效果显著,将信息技术用于多形态的教学活动。王戈冰认为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可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从而全面提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满足多类型人才培养需求。
其次,纵向应用发展方面的研究。秦美娟、何广铿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方面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提升信息素养适应教育信息化改革。余渭深、邹晓玲分析了大学英语信息化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课外实践等为一体的信息化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学者们对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的深入广泛研究,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大学英语多形态的教学活动,使得信息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呈现丰富多样的特性,推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培养多类型的英语人才创造了条件。
三.融合阶段
从2014年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及更大范围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呈现了深度融合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研究除了前两阶段研究内容的深化外,其研究内容主要关涉翻转课堂、MOOC、SPOC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第一,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崔艳辉、王轶分析翻转课堂的定义及起源,阐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对其应用操作提出了对策建议。卢海燕探究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各要素特征,阐释翻转课堂的微课特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张杰、李科等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优化融合各种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二,MOOC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王丽丽、杨帆认为MOOC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为支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实行个性化、主动化的学习,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崔校平、王兰忠比较分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与MOOC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教学网络系统。陈争峰、郑沛等分析在后MOOC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基础,认为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为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融合。
第三,SPOC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王娜、张敬源认为SPOC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典型模式,倡导采用“SPOC+小课堂”形式,将“线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线下社团实践”相结合,让信息技术与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骆晓云分析SPOC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质与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SPOC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推动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综上,信息化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历了开辟-整合-融合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的研究为当时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从而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出时代所需的英语人才,完成大学英语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梁书轩.校园网在大学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進步与对策,2004(12):159-160.
[2]何高大,钟志英.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研究[J].外语界,2007(02):9-17.
[3]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6):62-64.
[4]曹佩升.基于网络的英语合作学习质量监控与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03):93-96.
[5]谭敬德,陈清.大学英语听说课程VLC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03):33-37.
[6]王戈冰.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外语教学技术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07):180-182.
[7]秦美娟,何广铿.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2009(05):18-25.
[8]余渭深,邹晓玲.重庆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85-88.
[9]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10]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33-36.
[11]张杰,李科,杜晓.翻转大学英语课堂:基于现状调查的冷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5(07):68-74.
[12]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159-162.
[13]崔校平,王兰忠.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04):59-64.
[14]陈争峰,郑沛,刘楠.后MOOC时代下O2O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05):92-96.
[15]王娜,张敬源.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术融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8(05):3-7.
[16]杨年芬.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科技翻译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5):125-127.
[17]骆晓云.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微探[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45-246.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383);湖北民族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疫情背景下‘翻转课堂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使用成效研究”(项目编号:S202010517063)。
(作者介绍:杨年芬,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胡莹,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