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步入深化改革行列,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取决于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给有需求的教学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4-0050-02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诞生于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在2014年的时候,教育部门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教育体系作出明确要求并提出相关研究意见,至此以后,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成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现阶段,国内外竞争愈发激烈,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核心素养,不止体现在知识、能力方面,还体现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于学生成长发育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从多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积极地培养,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与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同时要以核心素養为纲。起初,“素养”的含义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后来将其应用到学科教育中,含义随之出现改变。数学核心素养代表着知识、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的整合,指的是站在数学角度看待问题,实现应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以及交流,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理性思考、严密求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清晰准确表达的意识。20世纪的数学大纲提出三项能力,即空间想象、运算和逻辑推理;21世纪新课改大纲发展为数据处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等五项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又在义务教育课标里提出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概念,并以这些核心概念为基础,最终提炼出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这六项核心素养[2]。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进行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以空间观念、数量意识、几何感等因素为标准。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确立时主要以学生成绩与积累的学习经验为根据,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通过多方因素考核,基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促使其在学习意识形成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想要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务必要将核心素养当作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科本质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应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高中数学知识具备很强的抽象性,同时涉及大量的复杂性运算,和中小学时期相比较,学习内容的抽象层次有着显著提升。现阶段,在高中数学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导致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只能“被迫”接受知识灌输,殊不知这种死板的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兴趣,难以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严重阻碍到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就需要教师重视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教学,以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为学生创设高效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不具备学习积极性
想要学好高中数学知识,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可以自主探究知识,积极动脑,善于思考,以开展高效学习,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扎实掌握。然而,通过实践调查能够发现,眼下我国大多数高中生都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缺少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其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主思考机会。此外,很多学生都严重依赖教师,缺少独立意识,致使课堂学习趋于形式化,难以确保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再加上年级不断提高,知识难点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起来愈发吃力,在难题面前学生不能捋顺思绪,导致思维受阻,无法实现高效解决问题,学习效率不断下降,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受阻。
(三)并未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大班制教学形势下,每班学生人数较多,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很难全面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与需求,尤其是针对那些“学困生”而言,完全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以至于困扰学生的问题不断积累,严重影响到后续的学习,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得不到发展,更遑论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标要求。基于此,教师应坚持遵守公平公正原则对全体学生施教,深入研究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予以尊重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具备的思维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3]。基于此,教师需要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能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数列知识时,针对“等差求和”课程的讲解,要结合不同数列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规律性探究活动,使其独立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其次,在进行多维化训练时,还可以结合应用和不等式有关的学习内容,如不等式运算、证明等。通过进行系统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便于学生日后更加顺利学习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并将其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中包含的逻辑因素,如划分数学概念类型、论证数学定理、推动数学公式等,在经过长久训练以后,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数学知识的逻辑规则,并在实践应用中做到有理有据地论证,养成良好逻辑思维。最后,教师还可把和共性特质有关的问题整合到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提供有关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展开联想,能够科学证明和归纳数学知识,实现从特例到共性问题的扩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地指引,引导学生对自身思维活动的过程进行审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是否还有更多的解题方式,使其学会举一反三,对其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经过小学和初中的系统性学习,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高中时期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还要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对其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使其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所在,并取得一定收获。由此可见,在高中时期,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完成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蜕变。
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函数”的知识时,需要对学生独立识图、作图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平移、翻转、叠加等知识。此时,教师就可应用引导式教学法,重视给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教师要积极扭转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把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给予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5]。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愈发发达,给教學工作带来更多可能性,教师可结合应用信息技术,增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更多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教师要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重视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交流,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搭建师生、生生互动桥梁,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并在和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形成合作意识[6]。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每组控制在4~6人,让小组成员合作探讨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等内容,开展有关图像和性质的探究活动,在讨论完毕以后,每小组派一位代表做出有关三角函数应用的具体阐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分工明确、各抒己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产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在划分小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避免出现同质分组情况,以至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适时给予学生一定指导,做好协调组织工作,给学生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不断强化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一直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且复杂,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探究式课堂的方式,能够给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能够进行及时交流,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思维壁垒,从而促进探究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在解题时深入掌握数学内容的推理方式,基于逻辑性推理激发学生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此外,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还有助于提高其内在能力,并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例如,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间的互相转化引导学生同时学习这两项概念,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剖析函数性质与图像,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此过程中,还需教师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适宜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学习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实施新课改以后,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高中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对自身教学方式作出革新完善,不仅要带领学生获取更多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其形成多样化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知识与能力兼备的全面型人才,使其充分应用自身所学,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张金亭.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9.
[2]杜明轩.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2019:4.
[3]焦凤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5):40.
[4]高光祖.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6.
[5]董楠楠.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9.
[6]张国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例谈概念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