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孟晓婷 胡钢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迈入新的历史机遇期。十九大以来,振兴乡村的框架已经建立,具体规划趋于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并开展,农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调查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传家宝,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具有做好群众工作、提升乡村干部领导能力、破解振兴乡村难题等特殊意义。通过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乡村振兴的突破点,为农村调查工作提供目标指引,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调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调查;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0)05-0078-07
作者简介:杨鹏(1982-),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引 言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为快速推进工业和城镇发展,“工占农利”“低价征地”等一系列举措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助推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我国农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衰落状态。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农村衰落问题,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如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1],因此农村的衰落可以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这种衰落一般不是相对于农村历史发展水平的绝对的衰落,而是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农村发展较为滞缓,并不能否定农村经济社会仍存在巨大的动能和潜力这一事实。我国为扭转这种衰落局面,为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继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后,又先后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策略。在党的带领下,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悄然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占据主导地位。党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坚持农村重中之重的发展战略定位,遵循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持续发出重农强农的政策信号,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在对农村定位再思考、对农村矛盾再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愈加完善,整体思路愈加清晰,而接下来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如何付诸实施。我们不难看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文化、医疗、教育水平等大幅度提升,但在繁荣背后,是依然严峻的城乡差距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农”问题中仍存在许多难啃的“硬骨头”,这意味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面临诸多困境,振兴乡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前提在于要全面掌握农村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根源,而调查研究是找准突破口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机构团体、知识分子、高校等就曾掀起一股农村调查的热潮,在这些从事调查的学者、官员看来,农村调查工作是实现以科学方法改造农村社会的基础,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工具[2]。中国共产党也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农村调查活动,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村问题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认识和研究[3]。这些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进行农村调查是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最基础性的工作,将农村调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必然能够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助力。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难点
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经历了明确总要求→谋划时间表、路线图→规划顶层设计→提出任务、方向→发布具体“操作手册”五个阶段[4]。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逐层推进,基本在农村范围内部署实施开来。但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长期而艰巨的。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大重点难点问题,只有明确这些重点难点,方能找准振兴乡村的突破口,也能为农村调查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目标导向。
(一)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艰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截至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比上年增长8.6% [5],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是具体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城乡收入的差距也依然很大。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6]。除了农业收入外,农民的收入一方面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支撑,一方面依靠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去打工,实际上是从事城市二、三产业方面的工作获得劳动收入。这种高度依赖城市产业支撑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城市导向型农民增收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侧面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机制。目前来看,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不断挖掘农村增收潜力和激发农村增收活力的有效途径,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對“产业兴旺”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因此想要实现乡村振兴,一定要牢牢把握农民增收这个关键点。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亟待补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的完善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指出,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很薄弱, 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 从而为农村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三)恢复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7]。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农业农村还没有实现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活垃圾增多且得不到有效处理、企业工厂“下乡”加重农村环境压力,部分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村定点垃圾箱设置不合理,垃圾站点的管理跟不上,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得还不够彻底,农村还没有建立起配套的环境治理体系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牵制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危及着农村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大破坏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同时也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背道而驰。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四)各类人才紧缺,提升人才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關键环节
人才是振兴乡村过程中最为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因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难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任,人才紧缺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一是需求量大的问题。农村之所以对人才的需求量大,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是原因之一。据统计,2017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 652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16~50岁的农民工占总量的78.7% [8],直观地反映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人口流动使得农业人口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务农劳力缺乏的“农民荒”并形成连锁反应,造成一系列问题[9],如“老人农业”“妇女农业”。而从另一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只有1 690多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才总量不足[10]。二是专业性不强的问题。目前乡村需要的人才涉及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业方面的人才,还包括非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村镇建设、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根据目前农村实际情况来看,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工作的人员居多,且受教育程度不高,人才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远远无法达到振兴乡村的要求。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多方面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和吸引各种急需人才,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关键环节。
二、农村调查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要充分认识乡村发展进入历史机遇期的这一科学定位,又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和战略部署,还要做好具体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想要积极应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和原则,多调研,多走访,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不同地区多元化的实施方案。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开展大型农村调查研究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调查是破解难题的基本方法,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十九大以来,农村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农业体系与传统农业结构竞争激烈,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激荡,农村发展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和矛盾挑战期,乡村振兴之路上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难题。面对艰巨繁重的乡村发展任务,只有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掌握各种信息、集中各方智慧,深入基层问计求解,最大限度地提高决断能力,才能正确分析把握形势,摸清突出问题,妥善制定应对举措,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破、纵深推进,在破解农村难题上有所作为。问题的解决来源于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要以周密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而农村调查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更是推动各项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历史眼光审视农村发展态势,坚持实事求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农村调查,破解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扫清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更有助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农村调查是农村基层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
调查研究是发挥好农村干部职能的关键之举,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农村基层干部长期与农村群众密切接触,其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政策执行效率,其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农村矛盾和村民上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干部工作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如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对提升干部执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大有裨益。首先,调查研究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改造主观认识、拉近同人民群众距离的催化剂。再丰富的阅历、再发达的资讯,都无法代替深入实际、面对面的与群众沟通交流。在调查过程中与农民群众感同身受,更能提高领导干部服务于民的意识。其次,调查研究能够提升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整理和分析调研材料的基础上,精准判断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作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妨碍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三)农村调查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原则,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的创造者。乡村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而调查研究工作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我们党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11]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推手。我国农村地域性差异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结构、乡村治理机制以及农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工作特殊又复杂,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很多,越是想要突破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越需要最大程度地深入农村,就越需要拜农民群众为师,了解群众意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做好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证战略具体规划的贯彻执行和工作决策的正确制定,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调查的实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振兴乡村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新的任务和课题,也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关乎农民幸福、乡村美丽、社会健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2]。农村调查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保障体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科学、专业的调研能力,让农村调查成为有力推手,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思想指导:坚持以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提及调查研究,从多个层面对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科学论述,并以深刻的理论指导实践,身体力行深入基层进行考察调研。在关于调查研究的内涵和目的、调查研究对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历史作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和开展好调查研究等方面,習近平有着全面、详细、系统的论述[13]。他的调查研究思想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是与中国实际情况充分结合的科学的理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调查研究思想的丰富内涵,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农村调查研究的实践。农村调查的实施应该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布局、总要求和具体规划展开,明确调查目的,提高调查效率。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率先付诸行动,统一组织和安排全国人大有关领导同志和调研组,分别赴广东、浙江、海南、贵州、湖北、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多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现场察看等多种形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除此之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充分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国家和地区统计局组成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活动,身体力行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这一系列的农村调研活动进一步印证了坚持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习近平调查研究思想为指导,解决农村调查为了什么、怎么调查的重要问题,并牢牢把握“深入、务实、细致、准确、高效”五个要点,找准调查所要解决的农村问题所在,从而加快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二)制度保障:推进农村调查的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
调查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因此要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深入持久地抓好调查研究,使其形成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为农村调查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将调查研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使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硬性的制度规范,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进行调查研究的意识。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制度的体系化。对调查研究的规定,应该具体到如何开展调研、调研什么样的问题、使用怎样的调查研究方法等方方面面,让调查研究成为有指导思想、有具体操作规范的内涵丰富的工作体系。如农村调查是否全面、深入、客观关系到具体政策的落实是否科学、合理、“接地气”。因此将农村调查纳入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中更有利于农村干部对乡村的全局性把握作。同时要注重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统筹调研, 确保调研面面俱到。三是坚持调查研究常态化。在调查研究制度的引导下,培养农村基层干部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制定年度调研计划、建立调研联系点、召开调研报告研讨会、设置调研工作评价机制等一系列配套举措,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农村工作中经常性、常态化的方法。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为农村调查“保驾护航”,使其成为推动工作落实和促进作风转变的有力抓手。
(三)队伍培养:培养一支爱农村、善调研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也是进行农村调查的排头兵。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强农村干部的执政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使其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切实转变村委会职能。村委领导班子要转变管治思维,树立大局意识、群众观念,杜绝官僚做派,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到为农村发展助力、为解决群众困难服务,这样才能转变调查研究的态度,将调查研究放在心上、做到实处。二是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要勤走动,深入田间地头,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调研,要立足工作实际,敢进人为设置的“禁区”、敢踏无人涉足的“盲区”、敢闯矛盾交错的“难区”,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求创新、求突破。灵活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问卷座谈、实地考察等,增强调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发现、培养一支会调研的队伍。不仅要定期组织农村干部学习思想理论,还要加强培训,开展专家论坛、辅导讲座等多种活动传授调研方法,更要注重调研实践,并积极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保障。从转变意识、自我提高、专门培养三个方面下功夫,建立一支热爱农村、善于调研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四)成果运用:抓好调研成果转化,加强调研成果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代农村的问题多种多样、纷繁复杂,极具挑战性。有的问题表现的明显,有的问题藏得深,这就需要农村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对于问题做到有针对性。根据《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的要求,其中所罗列的内容都应当有针对性地纳入到农村调查的范围之中,紧扣乡村振兴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现实问题、突出问题,使农村调查工作有的放矢。调查研究不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最重要的是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为制定正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主动调研,及时报告调研成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推动落实提供第一手材料。而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持续追踪,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不能让调研成果成为水中花、镜中月。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和问题整改落实,多搞“回头看”,多杀“回马枪”,确保通过调研得来的措施办法落到实处,从而彰显调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