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晓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手抓德治,一手抓法治。面对学生群体,教师应培养学生兴趣,创设具体可感的互动情境;展开由“他”及“我”的意识传递,内化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行由外而内方式的变更,传授学生更多的生活技能,真正让课堂走向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0-0072-02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笔者教授《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时,将“内化道德,习得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内容的设置、意识的传递、技能的传授,呈现“学有所得”的课堂。
一、创设具体可感的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水滴的诉说》一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珍贵以及当前水资源被浪费和被污染的现状,使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和节水的生活技能。
透过文本,笔者关注到,教材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的事物变为会诉说的小伙伴。笔者将小水滴这个小伙伴请进课堂,采用第一人称的对话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能够在课堂遇见伙伴,倾听伙伴的诉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能够解决伙伴的困难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笔者让小水滴贯穿于课堂始终,串起课堂教学的主线。
1.存在情境:水无处不在
课前谈话时,笔者通过戴手偶的方式化身为小水滴。
师:你或你的家人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我呢?
生1:妈妈洗碗的时候会用到你。
生2:我上厕所、刷牙、洗脸的时候会用到你。
生3:我洗手的时候会用到你。
……
師:在这间教室里,有我的身影吗?(学生在绿植、花卉、水杯等物品中找到水)
师:你们还知道哪里也要用到我吗?(学生提到饭店、洗车店等,教师适时补充)
通过对话,学生将零碎的认识进行整合,得出第一个探究结论:生活处处需要水。(师板书如下)
在与学生交流时,笔者引出一个发现:我们的身体有大量的水。
2.现状情境:水需要帮助
笔者继续化身小水滴,向学生诉说,诉说内容围绕着“总量少、浪费多”来展开。学生从对小水滴的崇拜转为同情,这样小水滴这个角色也就变得更加接地气了。
二、由“他”及“我”的意识传递,内化学生的道德修养
贝多芬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源自生活,课堂中,学生群体是“在场”的。面对水这样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道德意识正确地传递给学生。
德性:人人都要爱惜水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编者提到了这样两种倾向:第一种是仅仅把水当作一种自然资源,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会认为不需要节约水;第二种是把社会规范作为自己的节水原因,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社会不要求就不节水。
传递方式1:直观体会
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视频,学生对其中的百分比不是很了解,所以无从感受水在全球的稀缺。笔者借助滴管和量杯进行以下实验:100毫升相当于地球水资源总量,3毫升相当于3%的淡水资源,滴管里的1滴就是不到1%的饮用水。
学生面对这一滴水表现出的惊讶便是情感的强化,文本的理念通过一根小小的滴管传递给学生:因为稀少,所以要节约。
传递方式2:辨析质疑
辨析即辨别分析,质疑即提出疑问。课堂上的质疑是生活中纠错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堂把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引了进来。
根据生活中的共性问题,笔者设置了两个情境(见表1)。
价值吗? 一个水龙头开着,明明说:“无锡是江南水乡,不缺水,放掉点水没关系。” 节约用水和当地水量有关系吗? ]
笔者设置情境,学生生发质疑,就质疑展开现场讨论,得出表2的结论。
辨析质疑是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反对错误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建构了学生的情感体系,也体现了学生为小水滴解决问题的决心。
三、由外而内方式的变更,传授学生生活技能
鲁洁教授指出:“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要以生活世界为归宿。”学生的日常行动是道德学习的落地。笔者在这堂课中谈了许久的节约用水,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节约用水,还知道要怎么做。笔者先介绍学校里的一些节水妙招,再介绍社会上的一些节水妙招,介绍完后让学生思索家中的节水妙招,在班级共享。笔者提示学生:“这些在学校学到的节水小妙招,回家以后要自己试试并和爸爸妈妈分享。”
最后,笔者拿起实验中的那杯水询问:“这杯水怎么办?直接倒掉吗?”学生集体回答:“不能。”笔者继续询问:“那怎么处理?”学生的回答和做法便是这节课的所得(如下图)。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要遵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当“课堂”转为“学堂”,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