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楷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无意的犯错,切忌上纲上线,切忌大刀阔斧,而应给予宽容、包容,但绝不能纵容。在风趣幽默的话语中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知错改错。这就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面对突发的教育问题迅速作出正确的分析,并立即付诸行动,这是一种应急行为,也是一种灵机,更是一种智慧。教育机智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中显露出来。
一、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促成自我教育
真正的教育机智在于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自我教育。
那是一个星期四上午,我在教室里看到小雪的课桌上摆着一本《101个成功故事》,这可是我很想看的书。小雪告诉我,这是她在家乡的图书馆借的。我向她借来看几天。但后来我因为忙着其他的事而把书落在了教室里,当我发觉时书不翼而飞了,于是便在班里询问。甲说看见书被乙拿了,乙说被丙拿了,大多同学后来都说被小锐拿了。小锐说他拿去看了一下,又放下了,自己并没有拿走。了解了许久,还是不知道书的去向。不少同学或明或暗地告诉我,小锐以前常偷拿别人东西,自己的东西曾经被他偷拿去,由于告状的人多了,连我自己都有点相信了。我跟小锐说,书在你我手上遗失了,你我都有责任,我们一起找回来。
书就是在教室里丢的,我想应该是班里的同学拿走的。平日里我们常说做人应该诚实,现在竟然出现这种事。该怎么办呢?这可是发生在我教的学生当中的事。但转念一想,别小题大做。我想了想随口便说:“‘小天使总会回来的。咱班的‘大天使带‘小天使出去旅游,‘小天使太贪玩,想多玩几天。而‘大天使太爱‘小天使了,只好由着它。我们相信过几天,也许就是星期一下午,‘大天使会带着‘小天使回来的,我们期待吧。”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其实,说这话时我自己也不太有底气,我没多大把握——拿书的同学会把书送回来。如果没有送回来,那要怎么办?我也没有多想,只是希望结果如我所愿就好。学生拿书无非就是想看书,从星期四到下星期一,有足够多的时间看完书,看完了也该归还了吧。因此,接下来的星期五,还有星期一上午我还不忘提醒说“小天使一定会回来的”,旨在提示拿书的同学。到了星期一下午,小王同学手握着书兴匆匆地跟我说:“老师,‘小天使回来了,她在图书角里。”还偷偷告诉我,书不是小锐拿的,而是小英拿的。我让小王一定要保守这个秘密。下午第一节课正好是我的课。上课前,我左手拿着《101个成功故事》,让同学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迷失的“小天使”的归来。从此,班里再也没有丢过东西。因为大家知道,迷失的“小天使”总会自己回来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潜在的动力。”而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而严厉的惩罚绝对没有留给我们任何好的教育的记忆及效果。让“迷失的小天使”自己回来,让所有的小天使都知道人心向善,这样做不但保护了偷书者的自尊心,更让其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完成了正面的自我教育。
二、灵活化解“小插曲”,创造教育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灵活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不但可以化解问题,还能创造教育契机,提高育人效果。
記得那一次,眼看就要下课了,学校一老师到教室前门外跟我说点事,我就走到门边。当我回过头走上讲台时,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感到莫名其妙。学生告诉我,小钿同学朝我作byebye的手势,意在欢送我,我顿生很强的挫败感。小钿这同学学习可不上心,但是有点小聪明,课堂上总喜欢做一些引人发笑的举动,但要说到故意捣乱,也不是。我就来个顺水推舟。“既然小钿要欢送老师,那就由他代替许老师,当你们的老师,请小钿老师上台讲课。”同学们热烈鼓掌,小钿的脸红了,随后干脆把头趴在桌上。接下来。我讲了怎样才能当老师。首先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其次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艰苦奋斗的恒心等等,进而引导孩子们要学会坚持,学会吃苦,方能成功。
孩子就是一个个花骨朵,需要教育机智这阳光雨露的浇灌。如果老师能适时地运用教学机智,就能很好地化解这些“小插曲”,变“问题”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效地提高育人效果。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