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顺
第二种类型是“++开花+++”,此类江南民歌不在少数。
吴江县民歌:
井底开花井上红,
篾篮打水一场空,
梭里无纱空来去,
有针无线难并缝。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247 学林出版社 2011)
上海市静安区民歌:
豆蒄开花三月三,
一个虫儿往里爬,
钻了半天钻不进,
爬到花上打秋千。
乖乖我的小心肝,
我不开放你怎么钻。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125 学林出版社 2011)
江西省会昌县民歌:
韭菜开花一条心,
明年想妹到如今,
新打剪刀难开口,
六月火笼难拢身。
(王士均《江南民間情歌八百首》P266 学林出版社 2011)
南京民歌:
蓼子开花节节底,
不要笑穷人穿破衣;
十个指头有长短,
荷花出水有高低。
(林宗礼、钱佐元《江苏歌谣集成(第一辑)金陵区》P105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出版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此类程式中,南京地区用栀子起兴的作品也不少,如:
六合民歌:
栀子开花十里香,
大姐代我去插秧,
秧歌唱得震天响,
人又标志花又香。
(金安凡《茉莉飘香——六合民歌》P96南京出版社 2011)
六合民歌:
栀子开花叶子黄,
姑娘唱歌调戏郎,
等我今年收成好,
花轿抬你做新娘。
(金安凡《茉莉飘香——六合民歌》P102 南京出版社 2011)
南京雨花台区民歌:
栀子开花叶子黄,
姐儿唱歌讽刺郎。
候我来家庄稼好,
娶你回家做妻房。
(姚鸣凤、陈秉坤《南京歌谣谚语》P105 南京古籍出版社 1990)
除此之外,还有对花之作,如丹阳八句式“对花”小调:
啥个开花又开花?
啥个开花在桠巴?
啥个开花不结子?
啥个结子不开花?
棉花开花又开花,
茄子开花在桠巴,
桂花开花不结子,
无花果结子不开花。
“++开花+++”程式的吴歌也传入了河湟、洮岷地区。
河湟的如:
桃花开,杏花红,
栗子开花拧成绳,
石榴开花双双对,
杨柳开花一场空。
(《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专集》P99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 1979)
后三句并列是吴歌的艺术架构之一,这首作品还集中呈现出吴歌的三种程式,“+++,+++”是起兴程式,“++开花+++”是结构程式,“+++一场空”是语言程式。涵盖了桃花、杏花、栗子、石榴和杨柳五种花木,栗子与石榴非河湟花果。
此类作品还有很多,如下:
葛条开花开过梁,
小哥这里站不长,
知心贤妹常问着,
听我落在哪一方。
(《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专集》P99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 1979)
洮岷的如:
豌豆开花排对排,
都说我俩在一块,
已经名声出四海,
你把真心拿出来。
(剑虹、周健《甘肃民歌选(花儿)》P68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57)
芝麻开花遍山蓝,
水豆开花串枝莲,
豌豆开花一丢伞,
小郎越看眼越馋。
(剑虹、周健《甘肃民歌选(花儿)》P78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57)
洮岷地区不生长栀子花,但民间亦有传唱。如:
栀子开花叶儿美,
红花还要绿叶配,
你我如今这么好,
不知后来谁丢谁。
(剑虹、周健《甘肃民歌选(花儿)》P78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57)
此类程式的吴歌,对河湟“花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句式“花儿”中有传承,如:
竹子开花玫瑰色,
牡丹花,
院子里开红者哩;
我牵花儿心牵碎,
花儿的心,
得知道①牵谁者哩。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P18 青海大通县文化馆 1986)
胡麻开花树搭架,
叶叶儿青,
花败了叶叶儿吊下;
你冇有真心了说实话,
阿哥的心,
提悬者冇处儿放下。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P106 青海大通县文化馆 1986)
四句式“花儿”中有传承,如:
白豆儿开花奶子白,
黑豆儿开花紫葵;
你是谁来我是谁?
贴骨挨肉的姊妹。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P115 青海大通县文化馆 1986)
白牡丹开花虎张口,
打泡儿②开下的绣球;
尕妹妹带头往前走,
嫑掉在人家的后头。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儿集》P200 青海大通县文化馆 1986)
白牡丹开花九个头,
叶叶儿比你的花多;
阿哥出门九个月,
清眼泪比你的雨多。
(《青海花儿选》P69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后来,此类程式发生了变异。
白牡丹不开拿水浇,
叶叶儿它个家展哩;
婚姻不成了拿嘴说,
她是个铁心者软哩。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青海省大通县卷:大通花兒集》P116 青海大通县文化馆 1986)
菊花儿长下的九个头,
叶叶儿比它的花多;
二哥哥走了三个月,
清眼泪要比个雨多。
(《青海花儿选》P69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58)
“白牡丹开花九个头”与明代《山歌》之“栀子花开六瓣头”颇有相似之处,后来又变为“菊花儿长下的九个头”,“开花”变为“长下的”,这种起兴程式的变化,显然顺应了河湟人民的语言表达习惯。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看到,洮岷地区保留了明代吴歌及其艺术形式,没有突破吴歌巢窠。河湟“花儿”体现了创新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弯弯+++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这首民歌最早见于南宋。“后在两省,同寮尝戏之,请破‘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此两句,乃吴中舟师之歌,每于更阑月夜,操舟荡桨,抑遏其词而歌之,声甚凄怨。”③
江西吉州人、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作《竹枝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愁钉人来关月事,
得休休去且休休。
这首作品,前两句化用了吴歌的“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后两句是改编。
明代宣德年间的戏曲《刘希必金钗记》第六十六出有几句戏词:
明月弯弯照九州,
你侬快活我侬愁,
总饶掬尽湘江水,
难洗今朝一面羞。
明代冯梦龙《山歌》卷五载: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赏子红缎子,
几家打得血流流。
只有我家官人考得好,
也无欢乐也无愁。④
明人叶盛说:“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中亦多为警劝者,漫记一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幛?多少飘零在外头?”⑤明田汝成云:“吴歌惟苏州为佳,杭人近有作者往往得诗人之体,如云:‘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几人高楼行好酒,几人飘蓬在外头。此赋体也。”⑥
在后来的江南民歌中,把起兴句传承了下来。譬如江苏青浦县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喜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个飘零在外头?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243 学林出版社 2011)
除了“月子”,“月儿”也是江南的民间口语,譬如江西省广昌县山歌:
初一望到月儿缺,
十五望月月儿圆,
妹望与哥共枕席,
望了一年又一年。
(《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P396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 2003)
江西省景德镇山歌《十把扇子》之八:
八把扇子过中秋,
家家户户来酿酒,
大大小小同赏月,
月儿团团照九州。
(《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P368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 2003)
江南地区,用月亮起兴的“++弯弯+++”程式作品颇多,如江南民歌:
月亮弯弯两头尖,
两个星宿挂两边,
金钩挂在银钩上,
郎心挂在妹心边。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115 学林出版社 2011)
上海山歌:
月亮弯弯白沉沉,
好像月中扁豆藤,
扁豆藤缠勒树枝上,
情郎日朝晓夜缠住我小奴身。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101 学林出版社 2011)
江苏泰县:
亮月子弯弯云肚里钻,
姐要偷郎哪怕你看,
杀人场上也有偷刀贼,
万岁爷面前还有贩私盐船。
(《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上卷)》(油印本)P237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编1990)
江西省兴国县山歌:
月光弯弯在半天,
两人相好莫论钱,
云遮日头冇几久,
同郎交情万万年。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254 学林出版社 2011)
“++弯弯+++”程式,有时出现在第二句中,如上海市奉贤县民歌:
隔滨看见大阿姐,
眉毛弯弯像条线,
今年吃仔娘家饭,
来年给我望屋里。
(王士均《江南民间情歌八百首》P52 学林出版社 2011)
上述可见,“++弯弯+++”是江南民歌中常见的一种起兴程式。
江南的这种起兴程式,在河湟地区的戏曲民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除了与“月儿”有关的吴歌留存河湟,《月儿弯弯照九州》在河湟戏曲中传播外,江南民歌中的“眉毛弯弯+++”程式也出现在河湟“花儿”中。
河湟地区与“月儿”有关的古老汉族民间情歌如:
月儿低,月儿高,
月儿出来照树梢。
月兒底下想情人,
比上往日倍心焦。
(许英国:《青海藏族情歌三百首(附汉族近代歌谣)》P13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1984)
其实,这首古老的河湟情歌,就是一首古老的吴歌。
曲艺《月儿弯弯照九州》散见于青海河湟各地。湟源丹噶尔曲艺队平弦唱词如下:
【前岔】
金鸟西沉夜空茫茫牙云儿月,
牙牙月儿挂当空,
月儿圆了月儿缺,
月缺月圆岁月多。
【赋子】
千古兴亡明月照,
人间世事永不了,
继往开来老百姓,
生生不息有大道。
【凤阳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
什么人欢乐什么人愁?
什么人高楼上饮美酒?
什么人流落在外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
得意人欢乐离别人愁,
团聚人高楼上饮美酒,
离别人流落在外头。
【后岔】
日月经天江河行,
青山年年百花红,
唱不尽月缺月圆,
悲欢离合天上人间情,
天上人间情。
大通桥头镇地方曲艺队演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内容如下:
【前岔】
金乌西沉(牙云儿月),
夜空忙忙一灿明,
亚亚月儿挂当空。
【赋子】
月儿圆了月儿缺,
月缺月圆岁月多,
天空晴朗明月照,
人间世事永不了,
继往开来老百姓,
生生不息有大道。
接着是【凤阳歌】和【后岔】,与湟源的【凤阳歌】和【后岔】内容完全相同。
《青海传统曲词汇编——平弦》(内部资料)中的“月儿弯弯照九州”与《玉堂春》有关,如下:
【凤阳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
什么人欢乐什么人愁?
什么人高楼饮美酒?
什么人离乡在外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
皮氏女欢乐苏三儿愁,
赵监生高楼上饮美酒,
王三官离乡在外头。
【倒板桨】
月儿弯弯照当空,
苏三儿盼的是王金龙,
早来三日重相见,
迟来三日不相逢。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中,就有《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除了青海,黄梅戏、延安戏曲中也有《月儿弯弯照九州》。陕西延安酒曲如下:
月儿弯弯照九州,
什么人高兴什么人愁?
什么人高楼饮好酒?
什么人留在门外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
新女婿高兴新媳妇愁。
送人的高楼饮好酒,
吹鼓手留在门外头。
陕北套曲《审录》里也使用了该唱词:
月儿弯弯照九州,
三哥哥欢聚奴还忧愁。
三哥哥身落在何方地?
家丢下苏三受忧愁。
1942年,陕北发现了一种叫《审录》的大型套曲。唱完这个套曲需要一个多小时。故事讲的是贵公子王景隆和名妓苏三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故事。之所以叫《审录》,是因为只节选了苏三落难洪洞县,王景隆亲自会审时的“记录”。“这个‘庭审笔录通篇用倒叙手法,借苏三之口讲述她被卖烟花巷,与王景隆相爱、分离,最后被人诬陷,打入死牢的全过程。中间也穿插了一些王景隆和第三者的唱段。唱词文雅工整,唱腔婉转动人,具有明显的江南风格。”“因为冯梦龙的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自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诞生后陆续有人改变成戏曲。最早在明末就被改编成舞台剧《完贞记》《玉镯记》传奇上演。到了清代,更是被各个地方剧种移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审录》不是陕北土生土长的东西。”⑦
青海平弦又叫西宁赋子,与北方曲种有所不同,委婉隽永,大有南曲之风。王世哲先生认为青海平弦是从明代南京一带随着移民传入青海的,谢承华先生认为“青海平弦是在扬州清曲的流传中,以南方‘赋子(赞)的流变曲调为基础,兼收并蓄了元、明南北散曲及古今许多小调、小曲及其他曲艺的一些曲牌,在青海以西宁市为中心逐步形成的地方曲艺曲种。”⑧从青海《月儿弯弯照九州》看,平弦来自江苏之说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弯弯+++”起兴程式来自江南。流传在青海民和的手抄本《目莲宝卷》中就有此类吴歌:
白云和尚上,唱引子:
两头弯弯一张弓,
终朝每日是英雄,
有朝一日弦断了,
两手落得一场空。
“++弯弯一张弓”不仅是青海“花儿”中的句子,而且“++弯弯+++”是“花儿”的起兴程式,如:
镰刀弯弯割芝麻,
芝麻的骨朵儿吊下;
来哩嘛不来说实话,
清油的灯盏照下。
(《花儿集·西宁演唱特刊》P131 青海省西宁市文化馆1979)
这首“花儿”的起兴句值得推敲。青海无芝麻种植,何来“镰刀弯弯割芝麻”?可见,这是外来的一种起兴方式。这种起兴程式与洮岷“花儿”的“镰刀弯弯割稻田”颇为相同,都是明代吴歌的起兴程式。再如:
镰刀的弯弯割韭菜,
韭菜的根拉乱了;
背背搭搭的你走开,
妹妹的心疼烂了。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花儿专辑:湟中资料本》P112 湟中县文化体育局 民间文艺集成办公室 1986)
镰刀的弯弯割韭菜,
韭菜的根拉乱了;
背背搭搭的你走开,
妹妹的精神儿乱了。
(《花儿集·西宁演唱特刊》P131 青海省西宁市文化馆 1979)
镰刀的弯弯割韭菜,
韭菜的根拉乱了;
你说哈天亮就走哩,
眼泪把碗淌满了。
(《花儿集·西宁演唱特刊》P131 青海省西宁市文化馆 1979)
上面三首作品的前两句都一样,用“镰刀的彎弯割韭菜”起兴,这与“镰刀弯弯割芝麻”一样,均属“++(的)弯弯+++”程式起兴。
眉毛弯弯一张弓,
弓一张,
箭射了天上的凤凰;
小妹妹生下的贤良人,
人贤良,
说一句话儿者稳当。
眉毛弯弯一张弓,
弓一张,
箭射了天上的凤凰;
盼来盼去一场空,
空一场,
难心上加上的愁肠。
(《花儿集·西宁演唱特刊》P149 青海省西宁市文化馆 1979)
这两首“花儿”想象奇特,艺术手法高超,是河湟“花儿”中的优秀作品。“花儿”之“眉毛弯弯一张弓”与上海的“眉毛弯弯像条线”非常接近,与前面的“镰刀的弯弯割韭菜”属于同一种起兴的结构程式,并兼具江南“++弯弯+++”“++弯弯一张弓”“眉毛弯弯+++”三种程式。(未完待续)
注释:
①“得知道”,即“谁知道”。
②“打泡儿”即罂粟花,因罂粟籽叫“御米”,故“打泡儿”又叫“洋米莲”。
③参见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
④冯梦龙著,关德栋选注.挂枝儿·山歌[M].济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⑤参见《水东日记》卷五。
⑥参见《西湖游览余志》卷二五。
⑦狄马.《审录》一部失落的套曲[J].各界,2009年第9期.
⑧参见《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