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走好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2020-09-26 11:59华青多杰
群文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群众

华青多杰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文化在扶贫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不仅以文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扶贫更是激发扶贫工作的内生力,能够从根源上预防贫困,是扶贫工作治本之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青海省文化旅游部门集合文化资源、凝聚文化力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來,我们创造了减贫的好成绩,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为了这项神圣使命,广大扶贫干部克难上之难、攻坚中之坚,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开对“药方子”拔除“病根子”,脱真贫、真脱贫,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扶贫攻坚之路道阻且长,八千里路风雨相伴,现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驻村扶贫干部终于走到了胜利曙光即将来临的时刻,目标在前,差的是这最后一公里。回望来路多少唏嘘,多少奋斗不息,多少痛定思痛……

2018年3月,我被青海省文化馆选派至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村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坚持精准扶贫,用情走访贫困户,用心服务农户脱贫致富,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谋实事。两年多来,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团结村“两委”班子,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精准扶贫,发展产业经济,扶贫扶智以文化人入手,带领群众克难奋进,红崖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民生极大改善,逐步形成和谐稳定新局面,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平均海拔2720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全村共506户1930人,拥有林地3480亩,耕地4838亩,村民以土族、汉族为主。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将这样一个邻近县城、交通便利、土地广阔的村子与“贫困”二字联系到一起,但这里却是青海省省级贫困村之一。2015年,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513元,勤劳朴实的村民为糊口只能忙于手头的活计,无暇也无意对未来抱有憧憬。是什么让这个美丽的村落沦为贫困村的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导致的贫困

“英雄不问出处”,原本农村出身、家境贫寒,后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际遇成就一番事业的典型不胜枚举。但更加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贫困的“代际传承”,后生对长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生耳濡目染,效仿前人的模式,走上了苟且偷安、等靠要的老路,从小便“画地为牢”圈住自己。很多人从未想过自己为何要画这个“圈”,更谈不上跳出圈外。

“传染”导致的贫困

席勒曾经说过“怠惰是贫困的制造厂”。而贫困本身如同瘟疫,会在一个村庄里蔓延开来。之所以会“传染”,根本还是因为村民的“将就”。谁都不认为自己过得不好,反正在彼此眼中大家的生活状况都“差不多”。好似漂泊在海上的船只没了灯塔的指引,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图安稳、只求享乐。然而与表面的态度大相径庭,很多人内心仍然充满矛盾,安于现状又不满于现状,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周围基本和自家别无二致,虽然生活过得马马虎虎,但看到身边还有很多一样的人,心里便也渐生出得过且过的心理。

“脱节”导致的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又驶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快车道。在工业化、信息化的推动下,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着飞速变革。过去,农家通过悉心耕耘,来年往往能获得好收成。但部分农民对于外界的日新月异敏感不足,思想守旧、眼界受限,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有可能面临落后的局面。

以上不仅是红崖村脱贫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贫穷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在中文里,贫、穷两字都解作极度不足,日常使用里则指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生活上的极度匮乏有了极大改善,贫困更多体现在观念贫穷,贫穷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所需,包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服务的不足;第二经济是否丰裕,钱财、资源(天然资源)是否足够(足够一词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政治、经济上,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欧盟国家对“贫穷”的定义就包含了资源分布是否平等、面临贫穷的人有否被边缘化、是否对他人依赖、能否维持一个健康的家庭、能否教养小孩、能否参与社会上的活动等。)因此,只有了解贫困的根源和成因,才能有的放矢、靶向施治。

自2015年10月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红崖村扶贫工作队驻村背靠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来自厅属各单位的同志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精准扶贫政策和部署,对各个贫困村因地制宜、重点攻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红崖村为例,自2016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至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增长,分别超过了3316元、3532元、3762元和4000元,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内环境不断改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自来水、生产生活用电、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户户通。另外,在开展扶贫的过程中,工作队员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知识,加强扶贫政策宣传,营造浓厚脱贫攻坚文化氛围,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为扶贫提供资金保障、才智方法和技术培训等智力保障,将文化特色转换为文化资源,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将“输血式”文化扶贫,转变成为“造血式”文化脱贫。互助县红崖村扶贫工作队坚持“文化扶贫”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中引领作用,多措并举让文化成为精准扶贫的催化剂、加速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开创了红崖村文化扶贫攻坚的新局面。

在具体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学践而行,与群众唇齿相依,不断提高自身与贫困群众的共情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变快,贫困人口生存面貌明显改善。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各项政策扎实落地,成果显著提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任务仍然艰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正式将文化扶贫纳入政策的“中心议题”,充分肯定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文化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广泛的调研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之上,有着系统完整的理论形态,是助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路径,也是结合驻村干部自身优势,智扶双帮、脱贫富强的最优途径。

一、以文载道,提升文化自信解决贫困根源

《谏太宗十思疏》 中有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想要实现根治贫困、长效脱贫,需要找到贫困的成因才能对症施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时,曾提出扶贫工作要同保护民族、区域、风貌、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也愈发意识到文化起着核心催化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党的扶贫政策,重构、培植贫困群众的精神内核,提升文化自信,坚定脱贫致富信念,重视从思想上“拔穷根”,消除精神贫困,引导贫困群众形成自强自立、艰苦实干的精神状态,必须把生活脱贫与文化脱贫、“扶志”与“扶智”进行有效结合,做到齐抓共管、并驾齐驱、“双轮”驱动。

1.宣贯扶贫政策,筑牢思想基石

扶贫开发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的一项长期性社会工作。扶贫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按照户户走到的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巡村访户工作,挨家挨户上门解释政策、了解民意、化解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在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制定符合实际的帮扶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困难群众自食其力、勤劳致富;每户贫困户建立一套详细情况信息卡,建立村级扶贫政策宣传栏,坚持信息公开,加大政务、村务公开力度,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政策宣讲力度,除驻村工作队外,省文化和旅游厅频繁开展国家惠民富民政策宣讲活动,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通过广泛而不失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困难群众感受到扶贫的利民惠民之处,逐步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播种文化种子,激发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落实文化扶贫工作指导,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全省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领头羊”,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部署,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指导作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志智双扶”,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短缺、专业人才匮乏、农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保障等问题;连续多年实施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化惠民等工程,帮助贫困村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夯实定点扶贫基础工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培训贫困地区文化队伍,将“文化种子”播撒到乡间田野,辅导贫困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协助贫困地区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通过“扶智力、扶志气、扶精神、扶能力”等一系列精神层面施策,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进而改变贫困地区文化面貌,引领落后地区精神文化进步,为巩固扶贫成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青海独特风格符号的特色文化扶贫之路。

3.農家书屋获赞,给农民配上“书袋子”

脱贫攻坚如登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随着贫困地区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脱贫攻坚不只是物质上的脱贫,更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脱贫,如若没有内在动力,即使外部物质性帮扶再多,也只是触其“皮毛”不得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拔掉“穷”根,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近年来,为切实保障农民读者的阅读文化需求及基本文化权益,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行政村建设标准化农家书屋,通过多种渠道向贫困地区提供实用书刊、电子音像制品、网络图书、网络期刊报纸等文化产品,并配备相应的阅读、播放条件,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获取知识文化的渴望,让农民“放下锄头”就能“拿起书本”,引导远离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头脑,读书用书,走科学致富之路。春风化雨,以文化人,把维护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作为工作目标,把文化脱贫、增加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作为目的,通过文化小康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不仅“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激发贫困群众的精神动力。

二、以文化人,聚合文化力量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

以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为例,行走在乡间,文化甘霖普惠村落,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人们洋溢着笑脸、充满了活力,这正是红崖村以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开展为抓手,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积极推行精神文化扶贫的喜人成果。近年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聚合文化力量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从红崖村生动实践来看,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路径:

1.夯实基础,共享文化成果

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作为结对帮扶单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扶贫先扶志,文化扶贫促发展”为理念,将村文化广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和精准扶贫重点工作来抓,着力补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短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省厅投资30万元,建成村标准化的文化广场和小舞台。标准化的文化广场为红崖村同步小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逐步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全力保障基层人民文化权益均等化。2020年,青海省文化馆和青海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合力帮助绘制村文化广场舞台背景墙并解决村库房、锅炉房和篮球场建设施工经费等10万元,进一步美化红崖村乡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2.“志智”双扶,播撒文化火种

过去,“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的生活常态,由于缺场所、少设备,这里的群众文化生活几乎为空白。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配齐了音箱、锣鼓、演出服装等文化活动设备。各社村民还自发组成了舞蹈队,多次参加青海省文化馆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文艺轻骑兵与村文艺队的成员同台演出,增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让老百姓与文化零距离接触,通过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形式可以显著增强基层群众的凝聚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存在感、参与感与获得感。2015年至今,青海省文化馆文化下乡演出为红崖村奉上20余场精彩的文艺演出。以“花儿”演唱、民族舞蹈、川剧变脸、器乐演奏、快板小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国家精准扶贫、惠农富民等多方面的重要政策融入精彩的文艺节目中,为村民送来精神食粮,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红崖村的村民纷纷表示:“过去多少年看不到的演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节目看着新鲜,回回不重样,场场都精彩。”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成为群众的幸福订制,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作用,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3.组织培训,增强造血功能  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就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把握文化脉动,由输血变为造血,广种文化基因,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一方面要扶志,以提升文化素质为目标,向扶贫对象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脱贫信心;另一方面要培智,在贫困地区传授先进文化,开展各类扶贫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向群众传授,使文化与物质的双输入转变为内生动力,推动一般劳动力向技能劳动力的转变,让贫困群体有能力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从根本上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互助县红崖村尝试“订单式”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百姓需求,运用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等多种教育手段,注重创新培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受训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生活技能。一是开办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组织村里致富带头人到外省进行培训,以“走出去、带进来”的模式,转变老百姓思路。二是开展文化艺术培训班,组织村民参加二胡、舞蹈、盘绣等文化培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文化扶贫新模式,使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显得更足。

4.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文化项目,将文化基因深植在贫困地区是当下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互助县红崖村借力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积极挖掘和抢救本土文化精髓,发挥好贫困地区自身文化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激发起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为贫困群众开辟出一条文化富民新路子。

红崖村邻近互助县城,外出务工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家中多有老人、妇女及儿童留守。土族占全村人口的70%以上,村民群众多有较好的盘绣、刺绣基础。红崖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前期广泛走访调研,摸清村庄实际,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到村民对发展盘绣、刺绣产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技术基础和地理位置优势。2019年4月,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协调下,红崖村驻村工作队组织40名村民学员前往互助索隆姑公司参观学习,培育红崖村致富发展新思路,以发展盘绣、刺绣产业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再发力。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带动农民实现增收、农村实现致富,结合村情实际,红崖村驻村工作队制定了短期计划,按照宣传动员农户参与、组织开展参观培训、技术能人带动实施“三步走”,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单位优势,瞄准盘绣、刺绣产业发展前景,打通农户产销之间关键环节,推动农户通过发展盘绣、刺绣产业,提振农民实施产业信心,增强农户自身“造血”能力,在具有紅崖村特色脱贫致富道路上迈开坚实脚步。

5.开发智力,振兴乡村文化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不仅要有经济上的帮扶,更需要智力的开发,要提升基层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水平,改变他们落后的精神面貌,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先行。我们相信,只要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稳步实施,必将改善地区文化知识落后的局面,构建出属于富有地区特色的文化体系,促进贫困地区人们摆脱落后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文化扶贫就是要革除贫困者因贫守旧的贫穷文化,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旧的、迂腐的文化价值观念;用文化充实扶贫内涵,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用正确的价值观改变落后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让其摈弃错误的贫困文化,吸收和接纳先进文化,帮助其在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改变,让其逐步从贫困文化向先进文化过度,在潜移默化中展示先进文化重要作用,构建贫富文化良性循环机制。

三、文化强民,驱动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不能仅限于“授之以鱼”,文化扶贫更不能“填鸭”。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文化的接受者必须主动接纳才能真正发挥其影响力,这要求文化扶贫工作必须以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真正认同并接受先进文化为前提,激发其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只有贫困主体真正意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才能防止其产生被动、消极的心理,并不再将文化扶贫看作是“走过场”“添麻烦”“不务实”的行为。

对此,在文化扶贫过程中,引导脱贫户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脱贫致富的主观愿望,也需要科学施策、量体裁衣。红崖村驻村工作队的做法是:第一,树立典型,在贫困户中优先帮扶底子好,有条件脱贫致富的农户鲁永珍,帮助他学习养猪技术、合理搭建猪棚。年繁殖猪仔40余头,增收10余万元,最早实现脱贫致富,慢慢走上稳定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典型事例在贫困地区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调动了大伙一起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让主动作为、鼓足干劲、坚决脱贫致富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第二,针对某些“等靠要”思想严重,懒惰不作为的扶贫户“越扶越贫”的现象,国家采取产业扶贫后奖补的政策,通过先给予前期启动资金,待到贫困户产业发展达到奖补条件后,再把剩余部分以奖补的方式发放,有效解决了怠懒等靠的问题,调动了贫困户主动作为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情感人,以情化人。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谋出路、找法子、慰问金救助等,帮扶干部成为贫困户的有力后援。年节亲人的问候常在,大事小情有人聆听解怀,你给我找专家出主意,我给你倒杯热茶叙家常,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情感上的相互支持鼓励,为实现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共情基础。

文化扶贫是彻底的扶贫,是预防再度返贫的根源性举措。贫困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能否走出贫困靠的不只是一时的救助,更需要强大的内生动力。如果扶贫工作只停留在经济和物质层面,已经脱贫的群众是极易再度回到贫困状态的。这不仅是对扶贫资源的浪费,更会使贫困群众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因此防止返贫和脱贫攻坚同样重要。人的文化素质是制约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关键,文化扶贫不仅需要坚决脱贫的意志品质,更需要规划未来实现理想的能力。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的转变,不单单是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有以人为本,生生不息的民族自信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孜孜追求。只有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追求,才能实现扶贫工作从治表向治里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系青海省文化馆副馆长,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驻村第一书记。)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群众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攻坚脱贫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